《核桃湾》演绎真实脱贫攻坚感人故事

2019-02-26 10:09:43  阅读 120 次 评论 0 条

  说起运城地区的戏曲,许多人都知道蒲剧和眉户,11日、12日晚,也就是大年初七初八,运城垣曲人给省城观众又送来一台好戏《核桃湾》,而且是很多人都没听过的曲剧——这是垣曲曲剧23年后再次来太原演出。

  曲种称为“曲剧”,顾名思义天然会和垣曲有关系。但实际上,曲剧并非山西土生土长的剧种,而是来自河南,且是河南除了豫剧之外的第二大剧种。

  曲剧诞生在河南南阳、洛阳一带,垣曲县曲剧团团长张红伟说,曲剧来源是黄河岸边拉纤的船歌、船号,在长久的劳动中,形成了些固定的曲子,慢慢发展成如今的曲剧。

  垣曲位于晋豫交界,垣曲人有大部分是因战乱和灾荒而从河南迁来的移民,自然会将曲剧这样的河南文化带过来。

  1952年,垣曲县成立了曲剧团,到目前为止,还是我省唯一的曲剧团。在垣曲一带,曲剧拥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县文化局局长尚斌说,曲剧团,一年大概要演出将近400场,演出多的时候,三天要演5场。每次演出,都是场面火爆。张红伟说有一次在露天舞台演出,小广场人山人海,下起大雨,人们也不愿意离开,撑着伞看到剧终。

  垣曲县曲剧团主要演出当然在垣曲本地,但晋鲁豫三省都跑过。曾经在省城还红火过一段时间。原县文化局副局长姚明选说,1979年左右,他们的古装剧《卷席筒》跑遍太原的大小剧院,连演4个多月;1996年,他们新创的现代戏《情系法网》,在太原演完还不算,又去了晋中等地,演出40多场,引起轰动。珠玉在前,20多年后的《核桃湾》想来也是垣曲曲剧团的又一佳作。

  这次垣曲曲剧团的《核桃湾》来省城演出,是省文旅厅从全省基层院团中精心挑选出15部优秀剧目,给省城观众进行汇演。《核桃湾》是第一个演出的剧目。

  这部剧以垣曲脱贫攻坚为背景,讲述核桃湾村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发展核桃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抓,让核桃树有了相当规模。不想几年之后,核桃不挂果,让群众心生不满和质疑。林业局驻村干部、何富民给村民讲政策想办法说前景,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致富,最终不仅解决了核桃产业发展的问题,也做到了扶贫要“扶智”“扶志”,大家长技术长志气,一起走向致富路。

  这部剧取材自垣曲县真实的脱贫攻坚进程。几年前,垣曲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调研和论证,决定把核桃打造为特色富民产业,现在,全县种植核桃林40万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核桃产业基地,并要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将核桃卖到全国。县委主要领导指示曲剧团,请编剧,请导演,打造一部反映县里脱贫攻坚情况,回应核桃产业发展问题,激励全县上下脱贫攻坚士气的剧作。

  主创团队就往山区农村核桃种植户家里跑,调查采风,收集了大量的故事——剧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有真实的原型,然后编剧、排演,剧本几易其稿不说,排好后两次上演,又两次被推翻重来,一年半后,才终于通过审验,正式亮相。

  这部剧,既讴歌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扶贫干部,通过懒汉成为勤劳致富带头人的转变,更表达了扶贫要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也要精神扶贫,扶智、扶志并重,促动群众积极主动奔小康的观念。

  县委宣传部部长卫鹏说:“这部剧要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受启发,推动垣曲的脱贫攻坚工作。”

  《核桃湾》从去年9月份正式上演后,到目前已经演出了30多场,去年12月,入选省文旅厅全省基层院团调演优秀剧目。身边人,平常事,干部看见榜样,群众生发希望,怪不得它大受欢迎。

  山西主要的代表剧种,是四大梆子,但是这个来自河南的剧种,和它有着很大的不同。梆子戏属于板腔体,而曲剧属于中国戏剧板腔体之外的另一大流派曲牌体。

  相较于板腔体。曲牌体更细腻委婉、悠扬舒缓,表演方式更生活化,天生就适合表现家庭戏、情感戏,同时曲牌体文辞优美,且用接近普通话的河南方言演唱也让更多的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具体到本剧《核桃湾》,是个轻松诙谐的轻喜剧,采用了“文戏武唱”的方式,热闹不沉闷,光听名字就很有乡土味道,形象也是基层非常熟悉的“大婶”,让大家很快入戏,而串起整个故事的懒汉王勤俭,有点类似丑角,神情动作、唱腔唱词,都引人发笑,舞台效果非常好。

  《核桃湾》的创排,是垣曲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县委、县政府不仅要求它反映现实,还要对现实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起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统一思路、教育干部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49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