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感动--长征文艺作品背后的故事

2019-02-27 08:24:03  阅读 116 次 评论 0 条

  专题报道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周婷玉周玮)70年前,中国红军总行程6万多里,跨过近百条江河,翻过无数大山险峰,越过充满“陷阱”的草地……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线多年的岁月打磨令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熠熠生辉。作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2002年8月,《长征组歌》在北京举行了第1000场公演。如今,它正在长征沿途连续进行26场巡演。

  在参与作曲的生茂眼里,《长征组歌》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告别》《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10个乐章的谱曲经过仿佛昨日之事。

  《长征组歌》是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一拿到歌词,生茂的心弦就剧烈地震动。“虽然我没有参加长征,但在抗日战争中,挨饿、风雨行军都亲身经历过,胜利的喜悦、失败的伤痛等感情都是相通的。”他说。

  最让他感动的还是周恩来总理对《长征组歌》创排的关心。“谱曲前,周总理就作出三条指示:一是革命的,二是民族的,三是大众的。”生茂说,这为创作者指明了方向,于是决定“到哪山唱哪山歌”,从各地的民族音乐中获取灵感。

  “《告别》体现了赣南采茶戏风格,《遵义会议放光辉》吸收了苗族山歌和瑶族音乐特点……《祝捷》和《报喜》虽然发生在西北,但它是由老红军讲述的,而红军中南方人居多,所以这两首风格靠近湖南花鼓戏和赣东北采茶戏。”78岁的生茂老人对每首曲的创作细节记忆犹新,并不时地眯起双眼,用手打着拍子哼唱几句。

  1972年,蔡继渭带领摄影、美工等10多人从井冈山直至延安走了一遍长征路。沿途采访群众,搜集素材。多次体验使蔡继渭对“四渡赤水”情有独钟。他说:“它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大战役,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经典战例。”

  蔡继渭说,当年最让他们激动的是见到了“毛主席”。停机休息时,群众亲切地围着毛主席的扮演者古月,并给“红军”送来许多吃的东西。“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长征组歌》中的情景再现得如此自然。

  拍摄过雪山草地时是2000年9月,高原上已经很冷。可如果仅仅是在雪山上走走,不能表现长征的艰苦,于是导演搬来鼓风机。“地上的积雪吹落在演员脸上简直就是冰茬儿,被体温融化后顺脸流进脖子里,冰凉刺骨。但没有一个演员躲避退缩。”金韬说。

  过草地的一场雨戏也让金韬念念不忘。走出草地的最后一场戏本是“草地上点起堆堆篝火,战士们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舞庆祝胜利”。可这样不能表现沉重的牺牲过程,没有感情升华的效果,于是金韬最后改为“红军战士们在滂沱大雨中和一起手挽着手走出草地”。为了“下雨”,两台消防车10分钟拉一次水,后来就干脆抽草地上的积水,一开始抽的是水,最后抽的就是泥浆,拍完后演员都被浇成落汤鸡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49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