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故事(三):我们身边的好老师

2019-02-28 03:30:05  阅读 187 次 评论 0 条

  师德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一个冰冷的规范。“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的内涵。

  对学生的爱、对专业度的追求、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对自身内涵的提高都是师德的体现,师德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存在于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荣获全国“中图版”地理教材课堂现场展示课及录像课评比国家级特等奖;北京市第三届“京美杯”教学论文征集活动市级一等奖;北京市第一届“京教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市级三等奖等;多次进行国家级、市区级公开课及教材教法分析。

  ◆教育感言:教育和教学,不是给予而是唤醒,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学生前行之路上的引路人。

  路在学生脚下,教师先行引路。对于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高中地理教师王立涛来说,陪伴与指导是对学生“最长情的告白”,她也在15年的从教历程中,默默书写着这封“最深情的情书”。

  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迟到、参与班校级活动次数……在王老师的班里,班干部手中有一份事无巨细的“小组成绩单”,小组每一名成员的各方面表现都将量化成分数计入小组总分,以小组为单位自治,形成“小组-班委-班主任”的纵向管理模式,让班主任真正做到“退居二线”。

  上学期,一名惯性迟到的学生突然“戒掉”了迟到的毛病,每天准时到校,这引起了王老师的注意。问过详情才知道,他是“不堪其扰”才不得不按时起床。“他跟我抱怨道,每天早上至少接到5、6个叫早电话,想赖床都赖不了。”王老师笑称,这些“叫早服务”都是由小组成员们无偿提供的。在小组成绩单中,迟到作为考评项目将被扣除小组得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诸如这支小组的“叫早服务”。有惩也有奖,为了给丢分组员“将功补过”的机会,王老师特别设置加分项,参加学校值周、帮助师生等都将优先照顾这些同学,让他们为小组“挣工分”。王老师表示,这也是为了发现更多学生的闪光点。在王老师的班里,小组自治的典型案例每天都在发生,班级既像“公社”也像家,而王老师则成了“无为而治”的大家长,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中。

  初创这一班级管理模式,王老师坦言是受到一名学生的启发。这还要追溯到她初当班主任的第二年。“当年学校中考的头名落在了我们班,这名学生像是我的‘引路人’,无论在班级管理还是学科专业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帮助。”这名学生曾结合班级和学生特点,帮助王老师分析班级管理的切入点,他让王老师意识到,借学生之手管理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精髓所在。

  作为地理教师,王老师历届的毕业生中有不少最终选择了地理相关专业,甚至走上了地理师范之路,其中原因或许正是受到了她的影响。如今已经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大学时“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心愿的她,曾经却是一名理科生。正因如此,在来到十九中任教后,王老师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素养上“笨鸟先飞”,成为后天优等生。

  在王老师的办公桌上,时刻会放着两本备课教案,一本是以前的、一本是本学期的。密密麻麻的字迹和颜色分明的重点标注,都是王老师对比新老教材、考纲和时政热点后认真的梳理。“新的考试形式下,地理虽然作为一个单独学科应考,但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就是培养综合性思维人才。” 所以,王老师依然关注时政热点,用文综的大课思维要求自己,将国际局势、历史典故等内容融入日常课堂与教学中。在她的微信中,还有多个地理学科交流群。“市里的一些案例分享,我觉得好的会再分享到我们年级的地理群里,让老师和学生都了解一下。”作为海淀区地震监测员的她,还在课堂中将实践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防震减灾的方法,并将课堂所学活学活用。在学校的地震疏散演习中,逃生路线就是由王老师所带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的。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不掉队。”王老师常说。于是便有了区级教师进修场场不落的“全勤”和从教15年年年不断的地理期刊订阅,学习是一种习惯,也是王老师以身示范的准则。

  初入高中的班主任是教地理的王老师,她用幽默的语言播种,浇灌开一张张开朗的笑颜;用多彩的粉笔耕耘,盛开出美丽的心灵花朵;用挚爱的心血滋润,成就了自信的我们。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班主任王老师如一缕清风,开启了属于仰之班的独特班风文化。

  她带领我们参与策划的新颖主题班会,一下拉进了同学之间的心距,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她指导我们制作的一期一期的班刊,让我们不仅多方面锻炼了自己,更深深留恋我们的仰之班;她为大家定制的个性化感人的可口可乐,让我们感动到能在这个温暖集体里,是多么幸福。

  而她的地理课,节节都是趣味课堂。她在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时不时穿插一些非常有趣的拓展,还经常利用别的科目的内容与地理联系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地理的观点。同学们当然会兴趣大增,课堂效率自然就很高。

  美丽——用这个词形容王立涛老师,再合适不过。美丽的容颜,王立涛老师无需修饰,腹有诗书气自华;美丽的课堂,去观王老师的课,看到的是大方得体的教态,听到的是亲切温和的语言,体验到的是生动活泼教学氛围,感悟到的是精致高效的教学设计;美丽的教育,王老师时刻用敏而好学,乐观阳光,爽快利落,真挚热情去感染她的学生和同事,她时刻用美丽诠释教育。

  孩子们眼中的仙女,声如清泉,笑若阳光,讲课最有神彩,活动最有创意,爱孩子们又被孩子们热爱的优秀老师。

  ◆海淀区骨干教师、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曾获中国幼儿教师优秀课件评选一等奖、海淀区骨干教师说课展评特等奖。

  ◆教育感言: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

  在常老师的班上有一对双胞胎——大宝和二宝,他们具有典型的双胞胎特点,看上去长得一模一样,行为具有相似性。但也显现出鲜明的个性,哥俩之间天生就会使用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语言,牵扯着班上老师所有的精力,也影响着班集体的正常生活。“只要足够有爱心,就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本着这样的信念,常老师为这哥俩花了不少的心思。

  周一入园是他俩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常老师尝试着把他们分开,先带着大宝先进活动室,抱着他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搂着他一起玩他最喜欢的小汽车。依偎在常老师的怀里,大宝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注意力转移到他带来的这辆小汽车上,而且开始介绍自己的这辆“名车”。二宝入园时情绪稍好一些,常老师就安排班上的生活老师先带他到外面去玩一会儿,等他进教室后发现大宝这么开心,很快也就参与到汽车的话题中。在他们暂时分开的时间,老师们总会及时给予关注,用爱心和耐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当看到大宝拿着小汽车在建筑区“驰骋”时,摸摸大宝的头,送给他一个夸赞的微笑,在图书区帮助二宝找来不同的书籍,鼓励他多看书。渐渐地他们彼此之间减少了依附性,小哥俩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会上厕所了,也不大哭大闹了,遇到问题也会用语言表达了!有时他们还会走到常老师身边,拉拉老师的手,抱着老师说:“常老师,我喜欢你!”

  常老师从小学习音乐,她一直希望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再为六一做点什么。于是,在六一70周年的院庆时,常老师给六一创作了一首“院歌”。她一遍遍地构思着序曲、扩展、渐强、高潮、重复、休止等旋律,试图用最短的时间把其实一直蕴藏在内心深处的音符统统倒出来。 然而她觉得心中的旋律总是不能那么自如、写实、美好地流淌出来,几易其稿,她又推到重来。直到有一天,下班后常老师一个人在院子里随便走走,穿行在一栋栋新、旧建筑间,常老师忽然就涌上一种别样的感觉:这些不说话的建筑,其实就是凝固的六一的历史,就如跃动在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而这个音符似乎就是属于这些建筑,而这些建筑、树木花草、包括这样的音符,又全都是属于孩子们,这里就是一个家!也就在那一刻,所有拥塞的音符活蹦乱跳地全都跑了出来,如咱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蹦跳着、欢笑着冲到她怀里、身边。一瞬间,歌曲有了雏形,如此真实地能给人类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这首歌曲获得了北京市首届儿童歌曲创作大赛的银奖,每当孩子们和老师们唱起这首歌曲的时候,常老师的内心总是激情澎湃。

  常老师是个尽职尽责的老师,兢兢业业。她作为大班年级组长,在生活上就像大姐姐一样关心我们,使我们倍感温暖。常老师常说,在六一工作了十几年,感情越来越深,这也激励着我们新入职老师编制自己的幼教梦。

  常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用自己的微笑感染着每一名幼儿和家长,常老师非常有才华,会很多乐器,经常带着孩子们弹琴唱歌,这也深深的感染着每一名孩子,孩子们也非常崇拜常老师,常老师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春雨润物般的言传身教不仅使孩子获得渊博的知识,还使他们拥有纯洁而高尚的灵魂,在孩子的点滴进步中看到了老师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一切。

  我眼中的常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和蔼、亲切。常老师既美丽又有才华。她是一本百科全书,知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什么问题都难不倒她。她是一个大力水手,每天都充满着无穷的力量。我爱常老师,我想用最漂亮的笔来绘画我眼中的常老师,永远将她记录在我的心里。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50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