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举报”效果几何

2019-03-30 14:36:51  阅读 120 次 评论 0 条

  对于微博认证为“国家柔道队队员”的马端斌在其个人实名认证微博发布的《柔道世界冠军实名举报两任村支书:贪腐上千万、勾结地痞殴打村民》一文,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官方28日回应称,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经成立多个调查小组进入该村进行全面核查。(3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此新闻曝出,有两大看点:一是名人效应下的举报往往能够快速产生反应;二是个别地方黑恶势力称霸的问题再次通过举报事件进入人们视野。

  不难看出当地村民对柔道冠军身份的马端斌举报地方基层干部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村民们曾经的举报要么石沉大海,要么举报后倍受威胁和打击报复,也因为社会上曾经有过名人举报成功的先例,所以寄希望于当地唯一一个相对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来替他们鸣不平。整个社会舆论其实也因此作出了较高预判,认为通过名人的举报,此事定会得到解决。

  这似乎成了民间权利救济的一种“路径依赖”——单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获得满意的救济结果,于是不得不借助名人之力来完成这一诉求。就如同在网络中,知名人士总会收到不少来自普通民众的求助,这些民众希望名人替自己发声,解决因权力蛮横给自己带来的不公。诚然,一些时候,这种办法确实行之有效,有一定话语权的名人将受害者的声音放大之后,社会的确能够很快形成关注,以倒逼权力方作出回应并加以解决。但这显然不能作为一个常规渠道,一是这社会上没有那么多“为民请命”的名人,二是若权力的嚣张跋扈不能以制度和法治手段去从根本上解决好,那么单起举报事件的成功就不能称之为胜利,只不过是一种“名人仗义挺身”的英雄主义叙事。况且,在这种叙事中,我们看到的信息也是零散的、碎片化呈现的,远离事件漩涡中心的名人其实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村级基层组织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往往掌握着决定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诸多资源,也极易导致腐败。一些人的自利寻租,使当地基层生态日益恶化,并败坏民众日常的生存基础。在此过程中,其自身的势力不断被加固,使民众在维护合法权益时因忌惮其势力而不得不噤若寒蝉,打落牙齿和血吞。此事件中的桦树甸子村几位曾经举报村支书的村民最终就因为遭到打击报复而背井离乡,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才选择“剑走偏锋”,将希望寄托于马端斌这位名人的身上。

  事情经过网络舆论的发酵,目前当地已经展开调查。尽管舆论对柔道冠军替家乡人士举报村干部一事抱有极大的乐观态度,但从事件本身来看,被举报的两任村支书之所以横行无忌,无疑是有足够底气的,至少其中的一个信息反映了这一点:有村民告诉记者,该县纪委的人曾明确告知“告到哪里都没用,最后还得我们管”。若果真如此,那么上下沆瀣一气的利益联动,无疑又会给举报增添不少难度。这大概也是马端斌最终删除微博举报长文,徒留一声叹息的原因所在。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61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