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一篇《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流行,再次引发了大家对语文课文的关注。说是“再次”,因为大家对语文课本的“挑刺”从来没有停止过。就在三个月前,还有小朋友指出人教版教材关于宋代官帽的一幅配图有误。
平心而论,教材有“刺”与读者“挑刺”,都属正常。教材的地位非常特殊,其人物或言辞,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这一点,我们每个人,只要回忆下自己的成长历程,相信都会感同身受。因为如此,教材当然得力争尽美尽善。但是,“零误差”的确也很困难。因为小到标点,大到故事,它不得不长期面对着全国人民的“挑剔”。
争论最激烈的《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把电影中故事拿出来,而这个故事实际上并不符合历史。分析上面的回应,前四点都回避了“爱迪生的故事”是否有问题的判断,也回避了是否属于“有些修改”的范围,甚至多少有点“王顾左右而言他”,扯虎皮做大旗的味道——一个小小的爱迪生的故事,会牵扯到哪些历史深处的东西,或者为了什么样教学的需要呢?正面回应问题的,只有第五条,但是,却引出了一个“真”问题:语文教材中,类似爱迪生这样的故事,可以虚构吗?
说是个“真”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争论。比如,在1963年《人民日报》与中国作协联合举办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就曾经达成如下看法:“(2)如写出真姓真名,更要求完全线)写真姓名就全部真,假就全部假,不要真假不分”。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真假”倒再次成了问题。退一步,语文教材中,这一问题也许并不能只由一两位专家说了算,应该经过慎重讨论,形成一个公之于众的标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