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启动了第三届“最美吉林交通人”评选活动,在全行业倡导和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交通运输精神,激励全行业干部职工以“最美吉林交通人”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勇争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振奋的精神和更加扎实的作风,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而努力奋斗。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第三届“最美吉林交通人”发布会,对具有典型性、时代性、引领性的15位先进个人和3个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着不同的职业经历,书写着不同的奋斗故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了交通人的“美”,展示了他们对交通运输事业真挚热爱和执着追求。
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共筑吉林交通梦;开拓创新,担当作为,争当最美交通人。
在1月17日召开的第三届“最美吉林交通人”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才表示: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每一位吉林交通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是每一位吉林交通人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此次受表彰的“最美吉林交通人”,是吉林交通奋斗者、拼搏者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忠诚的政治品格、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吉林交通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三届“最美吉林交通人”看上去都很平凡,但他们身处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基层的各个岗位,用执着坚守、全心付出,诠释了“勇于担当、务实重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吉林交通精神,他们的故事壮美了白山松水,他们的情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交通人,投身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实践之中。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去倾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交通是发展之源,它承载着经济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在交通运输行业,有这样一群默默奋斗着的开路人,他们坚守岗位、敬业奉献,有愿做公路建设事业铺路石的养路工人,有温暖待人、用微笑和真诚换取群众认可的收费员,有在科研领域砥砺深耕的科研人员,他们扎根于各自不同的岗位,用最平凡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不平凡的榜样。
41岁的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集通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赵玉国,已在高速公路建设一线个春秋。经过长余、营松等项目的磨砺,他早已成为项目建设的“行家里手”。
集通高速公路是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历史上难度最大的项目,沿线%,其中包含我国季冻区最长的五女峰隧道。赵玉国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转化为无穷的工作动力,在冰天雪地中逐段踏查作业面;在春节到来之前检查人员、设备投入情况;在鞭炮声中逐个标段召开投资计划落实会;在复工后严格按照10天一个节点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他把管理的功夫下在实处、落在细处,做到了对项目建设每一点滴都了然于胸。
集通项目是省交通运输厅“品质工程”“绿色公路”示范项目。赵玉国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深入施工现场,推动新理念落实。他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开挖和弃土,强化在生态防护和人工导入植被恢复的框架下建设绿色工程;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和精益建造,从混凝土防撞墙、护栏底座等工程细节和拌和、压浆等施工环节进行“微创新”,探索出高寒山区创建绿色公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是建设的先锋,也是学习的表率。赵玉国像一颗闪光的铺路石,在巍巍大山之间、漫漫长路之上,无言地诠释着交通人的职责和建设者的荣光。
在临江市公路养护工程公司七道沟道班养路工王延军的眼中只有路。25年来,他克服千难万险,每天24小时待命,默默守护公路养护事业,是一位参加过300多次山体坍塌抢险战斗的“路二代”。
1993年,高中毕业的王延军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养路事业,像哥哥一样成为一名标准的“路二代”。山区公路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养路工们干起活来不分昼夜,更没有节假日,每天24小时待命,养路护路是他们的工作常态,而抢险保畅也是“常态”。在大山深处,王延军和工友们默默地守护着331国道丹阿公路临江至长白段228公里至269公里的安全畅通,在临江市最偏远的道班——七道沟道班一干就是25年。
2011年以来,临江市境内共有山体坍塌325处,土石方量达4.07万立方米,王延军参加了300多次抢险战斗。2016年1月,国道331线米处发生山体崩塌,王延军攀爬到悬崖上面,查看危岩,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此次抢险,王延军等人在刺骨的寒风中坚持了72小时。2018年5月4日,国道331线米处发生山体塌方,正在清理边沟落石的王延军当即赶往塌方现场,采用单车道通行模式,确保滞留车辆安全通过。公路恢复通车后,为清除边沟和边坡的塌方,王延军在塌方现场默默坚持了12小时。为提升公路服务质量,王延军在完成每天的养护任务外,承担起269公里公路景观带和休息区、停车场的垃圾清理等日常任务。
在大山深处,王延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养路工的责任与担当,那橘红色的标志服也成为守护在公路上的不变“风景”。
作为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设计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成铭凭着对交通事业的满腔热忱,在交通行业一线从事公路与桥梁的勘测设计及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开拓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近年来,他主持或参加的项目先后获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设计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省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1项,2011年他荣获省直机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7年获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荣誉称号。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在实际工作中,成铭本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参与了《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吉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政策研究》《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南》等国家、省级标准制定,承担了《大广高速公路联络线双辽至嫩江高速公路双辽至洮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国道丹阿公路鸭绿江、图们江沿岸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处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吉林省“十三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和标准研究》等公路可研编制和勘察设计,承担了《吉林省东南部山区边坡滑坡崩塌破坏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弃渣弃方巨粒土路基填筑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成铭始终抱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工作的挑战中实现着职业价值,并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点点滴滴,纪世奎,一位普通的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技术员。在辉白高速公路项目中,他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俊秀的公路线形,在鹤大“双示范”工程建设中一步步踏入绿色公路设计的殿堂,作为《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写者,他见证了吉林交通发展新旧理念碰撞、升华的进程。
作为一名勘测设计者,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以使用者的视角,做好每一次设计,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测设成果,并通过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测设理念,大胆尝试,坚持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为《延吉至长春高速公路龙井至大蒲柴河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优秀奖、省级一等奖贡献了力量,实现了从“新兵”到“骨干”的转变。
作为一名规划人员,他厚积薄发。为谋划好“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不畏辛苦,对多达1000多页各单位材料逐条梳理,对重点难点问题,他绞尽脑汁,连续加班至深夜,摒弃“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做法,以全新的视角,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给问题一一开出“药方”。通过他和同志们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写工作,从顶层设计上,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破解好,相关政策运用好。
纪世奎以开阔的专业视野、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交通人的执着与热情。
收费工作平凡却并不简单。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通化分局通化西收费站站长宋扬,从业20多年以来,始终以一名优秀高速人的标准守望着蜿蜒秀丽的山区高速公路,将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收费工作的第一标准,始终把司乘人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了打造“业务精湛,作风硬朗”的收费队伍,宋扬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岗位以“过筛子”的形式考核每一个收费员的文明服务标准,赢得司乘人员好评。为提高工作效率,宋扬创新收费站无纸化办公,试验将收费站监控室改革为收费站指挥调度中心,多次创新收费岗位交接班流程以及文明服务礼仪标准。带领收费站赢得了“五星级收费站”“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宋扬的带领下,收费站工作氛围和谐温馨,站内自发创建的“通化(原二密)收费站青年志愿者协会”不断成长,收费员们努力践行并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敬老扶弱、助学帮困、宣传环保等公益项目均赢得好评。近年来,宋扬带领站协会成员们参加志愿服务52次,结合收费工作开展“文明出行、平安回家”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2次,个人志愿服务时间长达316小时,树立了崭新的窗口服务形象。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第五届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等荣誉称号。
用微笑传递交通温度,用服务回报公众期许。虽然他们没有参与过重大项目的实施,也不是高精尖的科技人才,但是他们始终肩负着公众出行的责任,寒来暑往、晨昏更替,他们用最热情的服务温暖着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为乘客服好务,是他们心中一直坚守的信条。
袁辉,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也是长春市精英雷锋车队队长。从军队转业后,23年来,袁辉开着出租车走遍长春的大街小巷,他和他的“精英雷锋车队”无私奉献、爱心接力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高度评价。
从一名普通的“的哥”成为现在长春市唯一的一名“五星级出租车驾驶员”,袁辉在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人”、第34届“长春市劳动模范”;2018年荣获吉林省第七届“优秀志愿者标兵”、第六届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吉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市敬老好儿女”和“吉林好人标兵”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为长春这座“最具幸福感”“最有人情味”的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光彩。
1997年,袁辉自发组建“精英雷锋车队”,他们就向全社会做出了“七十岁以上老人一律免费乘车”的承诺。此后,袁辉和他的车队在爱心助老、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公路救援、爱心送考等各项公益活动中都争做表率和先锋。他和队友轮流照顾伤残老红军盖凤林、关怀空巢老人张熙峰、仁义家庭的故事被传为佳线年起,他坚持带领队员们定期去慰问吉林省孤儿学校的高三孩子们,并在他们高考结束后,为孩子们发放一定金额的奖学金,至今已累计捐赠8万余元。每年中、高考期间车队的爱心免费送考已累计免费接送考生近千人次。同时,袁辉带领队员们经常投入到各类突发事件中,为迷路的外地车辆领航,为来长春救治的患者开辟生命通道。
普通“的哥”,真诚大爱。袁辉用他的朴实、线多年前的承诺,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
辽源市公共汽车公司1A路公交线驾驶员赵敬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好每一天,才是出彩人生”,这是他的工作格言。多年来,赵敬刚始终把雷锋精神看作是鞭策自己的最好镜子,在平凡的公交驾驶员岗位上用崇高的职业道德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乘客,用真诚与爱心谱写着新时代公交人的绚丽篇章。
在工作中,他总结出了“六心四点”工作法,即,对老年乘客贴心、对外地乘客热心、对儿童关心、对残障人细心、对挑剔乘客耐心、回答乘客诚心,头脑灵一点、笑容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运作快一点;“四主动一温馨”服务法,乘客上车时主动礼貌热情地打招呼,遇车辆转弯时主动提前提醒,老人上下车时主动搀扶,遇乘客携带行李时主动帮忙。在全公司广泛推广,起到了“传、帮、带”作用,成为了新入职驾驶人员的必修课程。他所在的公交车是公司命名的“党员先锋岗”,并作为流动的“新时代传习所”重点车厢,成为“五传”的阵地。他在车上设立了图书角,准备了宣传党的声音的书籍资料,并利用发车前的时间向乘客传播党的理论和安全常识,使流动的公交车车厢成为传习所温馨的课堂。他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传递好声音,从而扩大了传习所宣传党的精神的覆盖面,让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内化于心,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他是大家心目中的最美司机,他就是李德军,吉林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驾驶员。作为吉林与长春公交联手打造的“长吉号”共建车厢驾驶员、吉林市“最美交通人”提名奖的获得者,多年来,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爱”注入整个车厢,坚守驾驶岗位15年,无一天病事假、无一次服务纠纷、无一起安全事故,是企业名副其实的“金牌员工”。
作为一名,李德军转业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投入到干一行爱一行的实际行动中。他身怀绝技,为练就平稳的驾驶技能,在车上放了盛满水的杯子,上面放一只小鸭子,无论路况多么复杂,水从来没洒过。他充满爱心,爱心座套、爱心伞、爱心乘车卡、便民箱、充电器、为低血糖乘客准备的食品,让乘客感到如家般的温暖。他充满真情,遇有特殊乘客,总会优先停靠在他们上车的位置。为抱老人下车,他犯过腰突;素不相识的乘客生活困难,他拿钱资助;分公司张贴着许多乘客送来的表扬信和锦旗,他的占了一半。他不计个人得失,只要线路缺车,就主动加班加点,冬季清理厂区积雪、夏日坑洼处铺垫路面,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由于身体原因,医生建议他换个工作环境,可他怕给组织添麻烦,绝口不提调换线路。在特大水灾发生时,他连续出车奔赴灾区,应对道路水毁安全运送群众,在平凡的岗位诠释了一名员的初心和本色。
“一米见微笑、一语送真诚、一举现规范、一心系旅客”,这是对刘小湲工作状态的最佳表述。作为通化长途客运有限公司公路客运站值班站长,她曾被通化长途客运有限公司评为“服务标兵”,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自2012年刘小湲走上客运服务岗位起,她就暗下决心,要在这个社会服务窗口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情对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旅客,在自己的岗位上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发扬光大。
刘小湲先后做过售票员、检票员、问事员、值班站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视旅客为亲人,始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担任售票员期间,她刻苦钻研业务,在迅速、准确、无差错售票的同时还能对旅客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做检票员的时候,她勤宣传、勤疏导、勤观察,大大提高了旅客的正运率;做问事员,她更是全身心投入,除了业务知识,还利用公休日了解火车、时事、风土人情等情况,用过硬的本领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自从担任值班站长后,刘小湲带领站务员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并根据工作需要带头苦练哑语、英语服务,为特殊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她的带动下,站务一组的全体站务人员工作热情日益高涨,在工作中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客运站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多年来,刘小湲共为旅客做好事1385件,收到旅客表扬信29封、锦旗5面,受到新闻媒介报道3次,连续多年被长客总公司评为服务标兵、先进工作者。服务无止境,她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已,将全部热情投入服务旅客当中。
认识杨洪英的人都说,杨大姐是个嘴甜、脸暖、心美的“热心肠儿”。作为松原市公路客运站售票班班长,她始终奋战在站务一线,力争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不忘初衷。
作为售票班长,在工作中,她主动给自己加压,不仅保证自身“产量”不减,同时还帮助班员解决售票纠纷和业务难题,无论遇到多么无理、蛮横的旅客,她都未红过脸,嘴角永远挂着微笑,做到唱收唱付一口清、真诚服务到永远。
杨洪英勤劳、务实、能吃苦。春运、抗击“非典”“黄金周”……她都积极请战,加班加点冲在最累最繁忙的一线,总是比别人来得早、走得晚,不仅兼顾钱款、票据、月度结算,还要分配人员、排班,做好设备管理、安全保障。
她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业务素质也出类拔萃,工作干劲高、对旅客周到热情,待旅客胜似亲人。在她的带动下,客运站售票班传承着“客票是请柬,旅客是亲人”的服务理念,老、中、青“传、帮、带”,包揽了2017年全市第一届文明服务标兵岗位技能竞赛前四名,她所在的售票窗口先后被评为“党员先锋示范窗口”“文明服务标兵窗口”。杨洪英也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春运先进个人”“岗位标兵”“文明家庭”;被松原市交通运输局授予“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她又被评为第三届全省运输行业“十佳服务员”;2013年被松原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被松原市委组织部授予全市“党员先锋岗”。
在宋艳英文静的外表下,是一颗对公交事业火热的心。这位公交战线上的女“尖兵”,是万通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公交车队队长。
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任票款清点员、车间核算员、公交车队队长。多年来,宋艳英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并多次获得“优秀员”“五一巾帼标兵”“城市公交管理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从事票款清点时,宋艳英总是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确保工作完成。燃料添加需要对车辆概况了如指掌,掌握燃料的行情变化,懂得加油技巧,又要了解各车型燃料消耗情况。核算员会影响到成本计算,宋艳英总是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项记录汇总。
2015年,宋艳英被任命公交车队队长,她的工作日程就此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每天6点到达公司检查车况、提醒驾驶员保障安全行车,随后开始一天工作,到了晚上7点,所有的公交车都收车后,确认所有车辆安全无误后,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365天始终如此,从不间断。
为打造品牌服务,她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职业道德学习。为确保安全运营,每天清晨她都带领班组长对车辆安全设施、技术状况和车容车貌进行检查。为了让驾驶员安心工作,她一有时间就找他们交流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英姐,整个公交车队也变得亲如一家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时代的交通运输发展更需要好的榜样,在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不仅涌现出了很多热忱的服务者,还有许多默默守在交通一线的奉献者,因为甘于奉献,他们成了最美的吉林交通人。
被村民们看作主心骨、自家人的韩宝宁,是省运输管理局党办主任。2015年7月,被省交通运输厅选派到靖宇县景山镇崇礼村担任;2016年1月,任延边州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
3年来,他心怀赤诚、扎根热土,秉承产业扶贫、生态扶贫、行业扶贫、党建扶贫工作思路,为明东村建设起千万元帮扶项目,建成全省第一个村级历史博物馆。2016年,明东村在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被省民委评为“双十双百”示范单位,被延边州委评为“全州文明村”;2016年、2017年分别被龙井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村集体”;在2017年度全省直155个单位考核中,省交通运输厅被评为第一名,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
“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按照这一宗旨,韩宝宁带着感情驻村,把村民当亲人,以诚相待,真心帮扶。在来到明东村后,韩宝宁勤走访、深调研,用心研究脱贫致富思路,谋划了重点项目扶持与特色产业增收相结合的脱贫模式。如今,养牛项目、好米酒厂项目、日光蔬菜大棚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红峰企业项目均已见效收益;开发中国朝鲜族文化教育第一村,尹东柱故居、明东学校吸引了国外游客流连驻足;农家乐乡村旅游、绿色蔬菜采摘日光温室大棚项目,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品牌。他还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着力推进交通建设扶贫,修缮龙井市至三合18公里破损公路路面,建设村旅游停车场,新建龙北线至长财、四组至五组巷路水泥路4.5公里,明东村屯与屯间和屯内道路硬化水泥路共计10条13.3公里等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520万元。
从年轻力壮到白丝隐现,长春公路路政管理局政工科科长刘晓军,从业28年来,坚守的是一种品质、责任、担当和情怀。
在治超工作中,他创新案卷整理、设备管理、科技信息化工作方法,克服了年龄大、工作强度大等诸多困难,始终坚守在治超工作一线,赢得了“国检”零扣分优异成绩,连续多年获得省交通运输厅优秀员、长春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九台市总工会优秀工会干部、公路路政管理先进工作者、征费能手和优秀员等荣誉称号。
2012年,净月治超站成立。作为治超办主任,刘晓军发扬爱岗敬业、善于钻研的工作精神,对治超办的业务工作提出合理化创新建议,并付之以实践予以论证,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并广泛推广应用。在2015年开展的联合执法试点工作中,他率先深入一线。在他的带动下,一线执法人员克服了年龄大、工作强度大等诸多困难,较好地完成了联合执法试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在交通运输部2015年“国检”工作中,他担任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以单位为家,在他的带领下,长春市局最终顺利地通过了这次“国检”,并取得“零扣分”的优异成绩。2016年,刘晓军开始负责政工科的全面工作。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政工科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营造了良好的党建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别人能吃苦,自己能坚持;别人能认真,自己能刻苦;别人能做到,自己能做好。”刘晓军始终坚守着一名员的坚定信念,在路政岗位上无私无畏,阔步前行。
他不惧严寒,不畏烈日;他不善言谈,坚信实干;他自认平凡,却骄傲于航道事业每一天。他就是省航道局吉林分局局长张郁峰。在28年的工作中,他用身体为测量仪器遮风挡雨,足迹踏遍松花江定级航道,用真情谱写了航道管理的动人华章,用爱心弹奏出雄洪激越的护航之歌。
350余份船舶维修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消除了船舶潜在的故障;800余份图纸,见证了日夜设计的辛劳;14艘船舶建造技术全面把关,确保了船舶质量与安全;814.75公里松花江的定级航道,留下了他踏查的足迹。
松花江上,张郁峰是“领航员”,他坚信队伍就是团体,他带着这支团结、高效、勤奋、务实的高素质队伍,风雪中“战严寒”,烈日下“战酷暑”,连续6年的除夕都坚守在岗位上。测量航道他是“践行者”,对白山湖库区二道松花江航段往返220余公里的巡查,每逢降雨,他用身体支撑船衣为测量仪器遮风挡雨,依然持续航行,测量数据,“挑灯夜战”,电脑显示屏上不停地汇集着水下地形和水深数据,打印出一张张区域航道图。建立助航标志他是“灯塔”,力主引进航标遥控遥测系统,布设航标灯27座,施工期间,他坚守一线,困了就在工棚里闭一会眼睛、饿了就吃口盒饭继续施工。而今,夜晚的松花湖库区航标灯闪烁,回港的游船在航标灯的指引下依次靠岸,这样美丽的“风景”,每每让张郁峰激动不已。
28年,他用青春年华与吉林港航一同经历、一同奋斗、见证着吉林水运事业的发展,作为吉林交通人他自豪,吉林水路也因他而骄傲。
她用镜头记录吉林交通发展脉络、用视频展现交通形象,是30余部交通专题片、20余本宣传册的主创者,她就是省交通宣传中心影视部主任阚世儒。她不仅是出色宣传作品的“代言人”,更是工作上的“多面手”,在交通宣传岗位上15年如一日,将全部的青葱岁月与聪明才智,贡献给了交通宣传事业。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兼任《吉林交通》编辑、记者、美术编辑、影视策划、专题片制作、宣传品制作、素材库建设等多项工作职能,还是中心影视部主任、团支部宣传委员和工会主席。在各个不同岗位上,阚世儒始终保持着一份积极进取、默默奉献的初心,用谦虚、执着、奋进的精神坚守员本色。
她在《吉林交通》报一线版面编辑岗位坚守至今,除正常的组稿、编辑、排版工作外,她热爱钻研,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版面配色、图标设计、专版优化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她是文字记者,更是优秀的摄影记者,多次被中国交通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她是出色的宣传品设计人员,先后设计编辑了治超、安全生产、高速公路通车、海事工作等近20本画册、宣传册。
此外,她还兼顾团支部、工会工作,团结带动年轻同志积极进步,为中心赢得省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贡献力量。多次获评优秀团干部、优秀员、优秀通讯员、优秀特约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没有靓丽外表,没有壮语豪言,有的是巧干会干加实干苦干。这就是阚世儒,一个以实际行动在交通运输宣传一线默默耕耘的优秀员。
创新之路,有汗水、有泪水、有坚持、有喜悦,每一个集体,每一位成员都在兢兢业业地奋斗着。在本届“最美吉林交通人”的评选中,增设了先进集体的评选,这些集体敢于面对困难,寻找新思路,开拓工作新局面,有着敢破敢立的勇气和魄力,为吉林交通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这是一个年轻、热情、充满温情与爱、彰显勇气与责任的团队,零投诉、零违纪,长春地铁人民广场地铁站的站务员们踏出新兴行业服务的新轨迹。
自2017年6月30日长春地铁1号线开通至今,他们践行认真、热情、细心、周到的服务宗旨,在长春地铁线路中首屈一指的繁华大站内,做到了服务零投诉,广受公众好评。
他们是业务精湛的团队。该站毗邻重庆路、卓展等大型商业圈,日均客流量近1.4万人次,在这种情况下,甲班客运值班员林生凭借认真、细致的工作方法,做到了运营以来票款零差错。
他们是热情服务的团队。由于站区客流量大,乘客遗失物品的情况时常发生,旅客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情况更是经常出现。这时,用热情的微笑、贴心的服务,迅速安抚乘客急躁的情绪,积极联系沿线站、车找回失物,搀扶、护送甚至急救老弱病残孕旅客,就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内容。至于以温柔的话语、不变的微笑、耐心的态度,直面旅客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质疑、抱怨甚至不理解,舒解情绪,化解矛盾,就更是他们服务工作的常态。
他们是勇于担当的团队。他们曾在站区内通过照片比对发现盗窃嫌疑人,立即联系驻站公安,将其抓获,最大程度地减少乘客的经济损失;也曾在站内屏蔽门发生故障等突发情况下,迅速疏导乘客、解除故障,保障正常运营秩序和乘客安全。
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群众解绊,工作中始终贯穿“我是一个申请人”的服务理念,这就是省交通运输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工作团队。
自2006年4月成立,12年间,省交通运输厅行政审批办公室这个团队,始终秉持“方便申请人、服务无止境”的理念,不懈探索,大胆创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行政审批工作,成为各级领导认可的放心窗口、群众认可的满意窗口、媒体认可的热播窗口。
从关系到企业命脉的物流“超限运输许可”到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涉路施工活动许可”,以及与百姓出行息息相关的“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每一个申请人的需要,都是全面、快捷、方便。为此,他们优化许可流程,共取消了21个审批事项33个证明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并将审批各环节纳入网上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进行监管,做到审批全程透明;拓展服务范围,省级所属59个交通办事事项全部实现互联网在线审批;提升服务标准,“一口清、形象好、效率高、气氛佳、队伍廉”,提供“不间断”式服务,实行“容缺受理”,深受申请人欢迎。
更让申请人满意的是,2014年以来,审批办组织研发了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成为省直单位中第一家实现“空中审批”的部门。新的系统可以实现办事群众坐在家里,鼠标轻点,就能完成网上报批、查询和打证。
现在,无论在工地、矿山,还是高速口、马路边,超限车主只要通过手机app便可随时报件,并在手机端生成电子许可证,真正实现“E路畅通”。系统上线以来,已网上办结审批件123200件,提前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以路为业,不遑暇食,独运匠心,圆梦高速……这就是省高建局集通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指挥部的线年项目开工起来,集通指挥部以打造“品质工程”、建设“绿色公路”为轴线,在山高林密、河宽流急的东南部山区,倾力推进集通高速公路工程建设。
集通高速公路全长82.2公里,桥隧比达37%,其中7.9公里长的五女峰隧道,更是我国季冻区最长的公路隧道工程。项目汇集了山区高速急难险重的所有工程特质,越岭跨河之中设大型桥梁40座,复杂多变地质地形之中建隧道10座,在险峻狭困的沟谷间设互通立交及服务场区等近30处。集通指挥部自组建起,便保持着超常规的工作状态,实现了2018年2月25日(正月初十)隧道工程全部复工、3月23日全线复工的创举。
每一份精品工程都是驰梦交通强国的有力实践。集通指挥部以技术创新、信息化管理、标准化施工为手段,面向工程全生命周期,推行工艺技术创新和精益建造。通过开展“微创新”和“五小活动”,厚植工匠文化,打造产业工人示范品牌;通过开展十大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施工质量管控;通过“技术比武大赛”等专项活动,在全线营造出了“人人关心品质、人人创建品质、人人分享品质”的浓厚氛围。
守护青山绿水,建设幸福美好吉林。集通指挥部结合项目特色,提取“入城”“越山”“伴水”的直观元素,进一步完善绿色公路实施方案,在国内首次实现“零借方、零弃方”的绿色公路建设目标,改变传统工程建设细节,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集通项目上一一铺展、实现。
铁骨铸路魂,匠心塑丰碑。集通指挥部矢志不渝铸造精品、致远未来,即将在吉林省东南部山区擎起又一条山水通道。
走近“最美吉林交通人”,倾听一个个奋斗、服务、奉献的感人故事,感受到的是全省交通运输战线上跳动的发展脉搏和奋进的激昂乐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最美吉林交通人”榜样力量的带动下,吉林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将在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用他们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续写交通强省的崭新篇章,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