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东阿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从东阿县 人民政府获悉,其中山东中膏滋补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膏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和中膏膏方 制作技艺,同时入选东阿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山东中膏滋补品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东阿县首家获得“双非遗”保护单位的企业。
作为阿胶的发源地,2500年的人类智慧凝结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阿胶文化,世世代代的阿 胶匠人传承着心口相授的传统阿胶技艺,中膏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和中膏膏方制作技艺正是七 代传承人继承、发展、发扬光大的结晶。
东阿县是阿胶的发源地,在已经挖掘整理出的3000多张古代验方中,阿胶被广泛地应用 于膏方的制作,中药最为重要的四种核心剂型为“膏、丹、丸、散”,膏位居首位。清中期 山东人氏曾德生在京师承“妇科宗主”——崔建庵。在得到恩师真传的基础上,博采众医家 之长,提出“中道入药”的思想,中医之本在于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在于“中”,在此思想的 基础上独创“中道制膏法”,在他经年累月的制膏过程中,总结发现“荤膏”制作的优劣取 决于阿胶的优劣。
曾德生发愿学习制胶,于是遍访东阿制胶名师,道光九年,曾德生返回山东老家,寻遍东 阿周边方圆60里,拜访胶头36人,堂口23家,历时三年,并结合多年行医经验,参照先师所授秘 方,对阿胶的配方以及制作工艺加以筛选改进,历经千百次的失败总结,终于研制出制作阿胶 的独特配方,用东阿水,配以独有秘方和独特工艺,炼制成质地纯正,色如琥珀,气味甘香,口 感甜润,疗效显著的阿胶。
曾德生学习历练过程中融会贯通,将膏方制作的“浸泡煮熬煎炼烊炆蒸”9字心法,应用 于阿胶的炼制。结合东阿县本地名师的传统技法将阿胶的熬制工艺总结为“冬至取皮,子时 起灶。金锅银铲,桑木火烧。水火相济,九转成胶。天道九九,繁不可少。冬去春来,立夏成 胶。”以上口诀经历7代人的口传心授形成了独特的“中膏九转阿胶制作技艺”。曾德生创 立并传承至今的“中膏九转炼胶技艺”,是在总结东阿历代制备精华的基础上,注入独到的 思想和方法,是东阿县阿胶制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转炼胶”技艺,起源于东阿县,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2500年东阿区域经 历了从古东阿到老东阿再到今东阿,三个阶段的历史变迁。在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维度里, 世世代代的阿胶匠人们分布在以“今东阿”为核心的周边区域,传承着心口相授的传统阿胶 技艺。在“中道入药”的核心思想指导下,“中膏九转阿胶制作技艺”明确了驴皮的前期炮 制的重要性,强调了“时辰”在炼制过程中的起承转合的核心意义。运用了“九转炼丹”的 系统炼制方法,对阿胶的炼制进行了系统的流程梳理,细化了工艺流程。同时也对阿胶在炼 制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这是“九转炼胶”法的核心价值所在。
中国膏方的制作技艺,在中国广为分布,尤其以长江以南最为广泛密集。作为北派膏方 的典型代表。由曾德生创始的“中膏膏方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在“中道入药”的思想基础上,曾德生独创“中道制膏法”,并将膏方制作技艺总结为 “浸泡煮熬煎炼烊炆蒸”9字心法。采选东阿县阿胶炼制“阿胶膏方”,精研道地本草炼制 “草本膏方”结合云贵民间验方炼制“外敷膏方”。
“膏方”作为中医药“膏丹丸散”最核心四种剂型之首,《山海经》记载:言味好皆滑 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经过3000年的发展,膏方进一步 细分为“内服和外敷两类,外敷膏方是中医外治常用剂型。除了用于皮肤、疮疡、骨病以外 ,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内服膏方因起滋补作用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伤骨 等大病后体虚者。
由曾德生创立并传承至今的“中膏膏方制作技艺”,是在总结历代膏方制备精华的基础 上,注入独到的思想和方法,是中国膏方制作技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膏方文化的传 承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中膏膏方制作技艺历经160余年传承发展,传承人从北京到聊城到 东阿,历经7代人的迁徙与传承,中间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的传承 人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有的传承人为生活所迫另寻生计。幸运的是,经过历代传承人的坚 守,中膏膏方制作技艺得以传承。
“曾受恬自京南归,余寄回银四百两,高丽参半斤,鹿胶阿胶共五斤,不知家中收到否。 因金竺虔南旋之便,付回五品补服四付,水晶顶二座,阿胶二封,母亲耳环一双。阿胶系毛寄 云所赠,最为难得之物,家中须慎重用之。”据《曾国藩家书》载,在外为官的曾国藩经常会 给家里寄一些日常用品,其中重要的有两项,几乎每次都会出现,那就是阿胶和母亲用的东西 。
曾国藩把阿胶作为一种家庭必备用品,供母亲日常滋补之用,表现出他对母亲的深切关 怀与挂念之情。另外,他和曾德生是知己,又有同宗之道。曾国藩两次山东祭祖,都是由曾德 生与毛寄云陪同,并且有楹联相赠。曾德生每年都赠送阿胶给曾国藩,以滋日用。
光绪十七年(1891年),传承人曾纪先为父守孝三年,继承先父遗志,继续完善“九转炼胶 ”技艺。清代名医曾懿到山东嘉祥祭祖,由曾纪先陪同。在当朝第一女医的指导下,曾纪先 让“九转阿胶”与红参、熟地、知母、贝母等配伍研制出多种复方阿胶。
曾广胜是第三代行医兼制阿胶的传承人,形成了“医门制胶,授效如神”的美誉。 告 老还乡的御医叶嗣高与曾广胜是邻里同窗。曾家与叶家邻里相处,共济苍生,治疗女科,每方 必用阿胶。
曾召成是第四代传承人,生于动荡的年代,经历了辛亥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先进, 主张抗日。并支持长子曾宪文参军抗日。曾宪文为国捐躯,曾宪文的名字镌刻在英雄纪念碑 上。时代动荡,但是曾召成还是坚守祖业行医兼制胶,他以乐善好施闻名乡里。资助同宗好 友曾福臻刊印《汤液经》,这在中药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曾宪章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曾经在上海新华制药厂以及中华制药厂做过技术指导。对“ 九转炼胶”技艺有推动性的历史意义。1978年,改革开放后,阿胶行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 展阶段,曾庆贵作为新一代传承人,担起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
2008年,作为第七代传承人,曾繁凯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效仿先祖曾德生遍访东阿县阿 胶行业名师113人。走访古东阿,老东阿、今东阿410个自然村,行程56000多公里,历时6年, 深入研究了阿胶2500年发展史以及各堂口公益传承体系,行成了“莫有门户之争,老实做好 传承”的思想,在“志诚、志简、忠恕、利他”价值观的指导下组建了中国膏方集团。
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开始关注非遗 的保护和发展。无论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是着眼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他们的加入都为 非遗保护注入了特殊的力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古老厚重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9年1月31日,东阿县人民政府下发的《东阿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要求,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 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
东阿县东依泰山,南临黄河,隶属“运河古都”聊城市,为中国阿胶之乡。阿胶与膏方制 作技艺一脉相承,代代相续。阿胶的炮制方法见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有30种之多,其中汉代1 种,南北朝时期1种,唐代4种,宋代11种,元代3种,明代和清代各5种。而发展到解放过后,到 200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阿胶炮制仅仅剩余两种。
“东阿县有祖辈流传的制胶技艺,得天独厚的制胶水质,优质纯正的驴皮原料。历代医 家同仁也在理论知识和炮制技艺上有很多珍费的经验,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大历史背景下 ,我们应当珍惜祖辈传承技艺,为中医药文明的复兴贡献绵薄之力。”第七代传承人曾繁凯 表示。
自今年2月下旬起,全国阿胶最主要产地之一的山东省东阿县,开始实施史上最严阿胶和 阿胶糕行业标准,这个被称为东阿县阿胶和阿胶糕团体标准,不但涉及阿胶真不真,还涉及阿 胶含量足不足等,实施新标准目的是规范阿胶市场,重拳打击假冒伪劣,促进阿胶行业高质量 发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东阿县这次全面推行的阿胶团体标准作为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明显高于目前实施的行业标准,提高了阿胶行业的准入门槛,将为优化产业链、扶优治劣、 政府监督提供依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阿胶行业协会会长李贵海也认为,东阿县全面推行的阿胶行业标准,是纠正和制 止阿胶行业乱象的有效途径和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周祥山参与团体标准的制订,他表示,滋补市场与民生息息相关,东阿县阿胶行业标准的 发布,将对人民健康、地方品牌、地方信誉以及整个阿胶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东阿县的部署,“东阿县阿胶团体标准”由东阿县阿胶行业协会2019年2月22日公 告实施,“东阿县阿胶糕团体标准”由东阿县阿胶行业协会2019年1月18日公告实施。
按照该团体标准,东阿县药品批文阿胶和保健食品批文阿胶均须执行“东阿县阿胶标准 ”,也就是说各生产销售企业,必须在现有国家药典标准及国家补充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增加 马皮源、猪皮源掺假特征性检测,及阿胶中驴皮源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东阿县阿胶糕执行 “东阿县阿胶糕标准”,阿胶糕中阿胶含量不低于10%,增加牛皮源、马皮源、猪皮源掺假特 征性检测,及驴皮源阿胶的定量检测方法。
专家分析,此标准的实施,将使假冒伪劣生产销售厂家“现形”,在政府执法部门全面监 督之下,原有的执法漏洞将随着阿胶标准增加条款的实施,得到有效弥补。“没有规矩,不能 成方圆,对于产品来说,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就是没有规矩。各自为政的‘规矩’无法保护 中华民族瑰宝的历史尊严。”聊城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朱明华表示,立了规矩就要遵守,企 业要自觉遵守规矩,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做好监督,共同保障阿胶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第41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1981年全国人大做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山东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1.6亿人次,共植树超过46亿株,为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聚焦“五大重点领域”走高质量“前行之路”近日,全省煤田地质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提出聚焦“抢险救援、非常规能源、地灾治理、检验检测服务、海洋地质”五大重点领域,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为山东“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贡献智慧和力量。向“高”而行...[详细]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先行区,济南肩负着先行先试、先行先改,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探索经验、蹚出路子的重任。王忠林介绍,济南先后设立了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11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7家。[详细]
为此,青岛银保监局将开展“容错激励”行动,旨在强化尽职免责,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尽职免责机制,实现“敢贷”,青岛银保监局要求银行机构健全民营企业授信责任管理体系,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工作机制。[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能源局获悉,山东省今年将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实现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量主要由绿色电力提供,全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35%。山东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山东省将聚焦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波...[详细]
2019年年初,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介绍,这次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通过调整各级财政分配关系,优化全省财政资源配置。[详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