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驶进宽敞的移沿山湿地碧波长漾,站在船上眺望,对面的数个孤岛在秋色中静静地立着,这许多的湖就被小岛隔开着,像墨泼的幕布一样的山。湿地里有好多小湖泊,她在秋日的斜晖里欢快地奔腾着,像湿地身上美丽的一条飘带,向远方飘去。它,就是距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城区10公里的移沿山湿地。区域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1平方公里,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的核心地带,江、浙、沪三省市交接的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的移沿山村。 听当地老人说,天有天脉,地有地脉,山有山脉,水有水脉。脉就是生命之源。天地万物都有生命,都有它们自己的脉,人要做事,万不可伤害生命,移沿山湿地就是一处有生命的湿地。
同行的文友蒋国荣,曾是区委宣传部领导,也是这片湿地的追寻者和崇拜者。无论是对移沿山的亲身观感还是对移沿山的历史沿革,他都是很有见地的。也曾为它的留存担过忧。前些年,当他知道村里为经济发展而要有所动作时,凭了他与村支书褚云江的友情,双方心灵相通:不能伤其元气,损其生命和文脉,不能给后人留下遗憾!家乡那依偎江南水乡、保存良好的原生态湿地,是任何金钱、任何经济腾飞换不来的。由此,也留下了这段佳话,而今人们看到的仍然是原版的移沿山湿地。
湿地的形成有它独特的天时地利优势,但是它的生存与发展却更多地依赖于人和的庇护。它无不表达一种对生命的关注,对乡村生活和谐的祈愿。据史料记载,移沿山湿地的香樟、银杏,大都在百年以上,有的树龄长达上千年。然而在自然的演进和社会的动荡中,移沿山的儿女们悉心呵护着这片圣洁的宝地,他们避乱移沿山,宁可饱受饥寒,相依为命,却从不伤害湿地的一草一木,即使是砍树炼铁,焚庙毁寺的那些年月,他们仍然巧妙周旋,竭尽努力,为维护这块胜境的安全无悔辛劳,无怨付出。今天,精明的移沿山人,讲究科学发展,拟投巨资整治湿地,疏浚湖泊,保护生态,使湿地在喧闹的都市乐园场景中傲然独立,宁静自然,纯朴可人。
湿地是感受自然,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在湿地的腹部,宁静是主题,一切静悄悄地,静得使人感到有些荒凉,这种荒凉的美自然清新,幽然飘逸,在纵横的阡陌上,树影婆娑,小道幽幽;湖面是抑郁的深青,暗沉沉地,迎着太阳,可见点点粼粼的波光;岸边片片苍黄的芦苇,苇杆或傲然独立,或微微地一致低伏;冷不防有数只白鹭、野鸭冲天而起,腾飞而去。同行的美女们采摘湖面的菱花和红菱,男士们则端起相机和手机忙着采风……湖水边的小岛上长满了齐腰高的芦苇,在温煦的秋风的轻抚下舞动。几只秋虫在芦苇中轻轻歌唱,似乎打动了湖水的心。不信吗?你看,微风过处,水波粼粼,像是湿地的心在跳动。转了一大圈,船儿回到了原先的上岸处,顺着碎石路便到了洗马桥,倚着石桥的柱子,任秋风滑过脸庞。
望着这如诗如画的情景,心,早已深深地陶醉其中。我对着湿地悄然一语:来,或许只是为着你的美名,像每个人那样;或许真是欣赏你那份已濒灭绝的原始风情,那份浑朴纯真未加雕琢的天然神韵。所有的人都走近过你,进入到你的最深处,一次次走进又走出。然而,又有几人真地读懂了你?而此刻,我也一样,也是红尘俗世之一员,一样地没有耐心来细细读你,就像没有耐心去读我自己,读到这颗心的最深处。
移沿山湿地景观是骨肉,生命文脉是眼睛。景观依人文而活跃,人文赖景观而相彰。而今,当我们畅怀于清丽湿地,骋目于水乡风情,惬意于天然氧吧,忘情于乡野气息的时候,是否倾心于那些有名或无名的移沿山湿地的保护者和拥戴者呢?
作者简介 林国强,笔名林丛中,1957年7月生,浙江湖州吴兴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州市写作学会副会长,主任记者。作品散见《散文选刊·原创版》《北方文学·》《湖南散文》《江河文学》《浙江作家》《文学港》《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文苑·经典美文》《中外文艺》《文存阅刊》《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浙江日报》等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随笔集《羡慕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