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实际上是写给蔡其矫的。蔡其矫是一位华侨,很早就回国参加抗日活动。他去过延安,上过鲁艺,翻译过聂鲁达、惠特曼等外国诗人的作品。早年也写过许多有关自由有关抗战的诗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做过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蔡先生诗才横溢,个子高挑,长得也英俊,很容易成为文艺青年的崇拜对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我听过他的课。那次是来讲苏俄文学,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我在一篇《春天的文学故事》里写过他:油亮卷曲的头发,除稍高的前额外,其他该长的地方都长得非常茂密。看学员时,他喜欢把头一低,眼光从两个眼镜片上探出。
“对比是一切艺术的基本技巧……”他还是从诗歌本行出发,十四行诗、交响曲、词,最后过渡到肖洛霍夫,“罗希卡,达维多夫的情妇,放纵、轻浮,追求享乐;瓦莉亚,爱上了达维多夫,她真诚、纯洁、深沉,这是人物对比……”
蔡先生用对比的刀,从人物的出场,主次要人物,场景和情节、笔调、细节、插话等方面细腻地解剖作品,解剖肖洛霍夫和达维多夫。另外,对该小说第一个中文本译者、中国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也做了简单对比,可以看到后者对于前者的明显借鉴。
1975年,蔡其矫到鼓浪屿做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漂亮的女孩子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却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我在出版社工作的时候,曾经与蔡先生有过书信往来。他的字写得十分工整。一个个漂亮的行书,在稿纸绿色的格子中规矩地立着,使人看来很舒服。后来,他一个人来过我的办公室。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到这个城市的,和谁一起来的,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只是见了个面,就匆匆握别,连饭也没吃上一回。我毕竟听过他的课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