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佛教中经文最短的一部经典,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版本,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的“心”就是心脏,是精髓的意思,也就是说《心经》是整部般若经的浓缩、精华,像人的心脏一样重要。今天我们分享其中的两个经典名言,感悟一下什么是般若智慧。
这里的“空”是空性;“色”是指一切现象。整部般若经讲的就是两个字——“空性”,我们的自性、本性、佛性是空性;一切自然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它也是空性。
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用现在的科学就可以解释了,科学家把物质细分后,发现了分子、原子,现在又发现了中微子,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小的基本粒子,中微子是什么?它只是一种波动,已经看不到物质了。无论任何我们能看到、接触到的物质现象,都是由这些基本粒子组成的,细分到最后,就是空,根本看不到物质了。
比如桌子、椅子,我们确实能看到,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是色,但它们都是由同样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我们就看不到了。原子和中微子还不能说就等同于佛教讲的“空”,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空性”。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明白这一点,色跟空就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从外面看它是色,往里面看,它是空;所现的相是色,但本性是空。
“色”和“空”是不可分开的一对,是一体两个面,无论你执着哪一方,都是错误的。色由性生,性由色显,“色”和“空”是一不是二,“空”现相了就是“色”,“色”的本性就是“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看问题,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能光讲本质不看现象,那就脱离实际了。
“诸法”就包括了万事万物,一切自然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当然也包括佛法。前面我们了解到一切诸法,都是空性,那为什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
佛教讲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生,缘去则散,它不是永恒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它确实是有生灭的,但相对它的空性而言,相对宇宙来说,就是不生不灭。就好比我们做梦,我们在梦境中感觉有生灭,但从梦中醒过来后再看,哪里还有生灭?什么都没有改变;再比如我们人,人生几十年,对我们来说很漫长,是个大事,但对整个宇宙来说,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根本看不到变化。
“不垢不净”,污垢和干净,都是我们人的主观分别,现在我们觉得瓷砖地面很干净,土地面的就脏;纯净水比较干净,河水就比较脏。其实放到大自然来说,根本就没有干净和污垢的分别,正是因为有了人,大自然才受到污染,才有了干净和污垢的分别。如果地球上没了人类,相信不出几年,地球还会恢复到那个不垢不净的状态之中。
“不增不减”。有增有减,还是我们人类的主观看法,放到大自然来说,确实是“不增不减”。大自然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这里增一点,那里就会减少一点;这里减少一点,那里就会增加一点,从全局来看,它就是不增不减。
当然,这只是拿大自然作比喻,毕竟空性比较抽象,难以言说,但道理是相通的。只要拓宽我们的心量,站的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常常读诵经文,自然就会悟出一些道理,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