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

2019-04-29 15:04:08  阅读 141 次 评论 0 条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6日电题: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改革开放,激发了库布其人空前的治沙热情,淬炼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改革创新的“库布其精神”。它犹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大地上。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古老歌谣,唱出了库布其沙漠的忧伤。

  库布其沙漠横跨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5个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上海市大小。

  杭锦旗道图嘎查,是沙漠北缘的小村庄,沙丘重重包围,房前屋后积沙成堆,羊顺着沙堆上了房;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牧民去趟镇上,步行、骑骆驼,要走两三天……

  保卫田园,保卫村庄,保卫母亲河,一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治沙战斗,在库布其沙漠打响!

  20世纪50年代初,当地政府设立第一批治沙站、国营林场,沿着沙漠边缘营造锁边林。

  没有车、没有路、没有水井……杭锦旗什拉召治沙站的第一批治沙工人陈宝荣,和20多名工友背着窝头、咸菜和水,起早贪黑在沙漠里栽树。

  10年后,18岁的贾尚付接过了继父陈宝荣的铁锹,担起第二代治沙人的使命。1985年,贾尚付的儿子贾文义也走进什拉召治沙站。

  一次,下起大雨,父子俩抢雨播树籽,贾文义在前面牵马,贾尚付在后面扶耧车,雨淋得眼睛睁不开,劳累困乏,贾文义几次被马拽倒在沙地上。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到库布其,农田牧场分包到户。鄂尔多斯市在全国较早推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造林新政,广大农牧民、企业承包沙地造林的热情被空前激发。

  几十万农牧民拎起铁锹,扛着树苗,背着水桶,挺进广袤沙海,打响了一场治理沙漠的战争。

  1978年,中国最大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库布其沙漠成为主战场。

  高林树,达拉特旗官井村第一个承包沙地造林的人。1986年,他以一亩两毛钱的价格承包荒沙800亩,赶着驴车走了3天,用3只羊从80多公里外换回一车沙柳苗条。

  高林树带着3个儿子吃住在沙漠里,冒严寒,战酷暑,20多年摸爬滚打,让5000亩荒沙披上了绿装。

  贫穷的官井村人纷纷行动起来,一茬种不活再种一茬,一块治完再治一块,硬生生把沙漠腹地的19万亩明沙变成绿洲。

  1997年,杭锦旗决定修建一条穿沙公路,吹响了治理库布其沙漠阵地战的号角。

  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数万人组成治沙大军,筑路基、挖树坑、栽苗条;号子声、马达声、铡苗条声,工地上人山人海,驼马嘶鸣。

  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大地,人们头顶烈日,脚踩五六十摄氏度的热沙。20多人一口锅,铁锹当铲,沙坑作灶,大风吹来,沙子卷进锅里,饭半生半熟、半饭半沙,人们笑称为“沙拌饭”。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睡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人们回想起当年大会战的场景,依然心绪难平,激动不已。

  修路缺钱,全旗干部群众和企业纷纷解囊,群众十元几十元,干部几十元数百元,共捐款400多万元。

  亿利集团的前身杭锦旗盐场位于库布其沙漠南缘,是旗里唯一的工业企业,距最近的火车站不到70公里,却被大漠挡道,外运产品需绕路350公里,每吨盐的运输成本增加几十元,连年亏损。

  历时3年,全旗10余万干部群众组织7次万人大会战,打通第一条纵贯南北、长达115公里的穿沙公路。

  路打通了,困难踩在脚下。库布其人从此突破了心灵羁绊,树立起敢想敢干、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

  向远沙大沙“硬骨头”挺进,向绿色高质高效转变,把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党和政府主导,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库布其探索出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群众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性支撑的库布其治沙模式。

  传统方式治沙,规模小、力量散、见效慢,库布其沙漠治理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1998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库布其沙漠治理进入点面结合、遍地开花的新时期。

  近20年,国家在杭锦旗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5亿元,占总投入80%;在达拉特旗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过13亿元,占总投入70%以上,全面改善了当地生态面貌。

  在达拉特旗,有8条流经库布其沙漠的季节性河槽,当地俗称“孔兑”。每年夏秋季,雨水裹挟着上亿吨的泥沙涌入黄河。

  第二大孔兑罕台川流域,运用世行贷款、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资金,20多年持续治理,裸露的地表披上绿装。其他孔兑也像罕台川一样,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奠定了治沙工程的坚实基础,坚定了人们治沙的信心。

  达拉特旗农民李布和弟兄3人,早年因沙害远走他乡。新世纪初,当地政府出台治沙扶持政策,事业有成的三兄弟又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家乡,投资4亿多元,在银肯塔拉承包沙地10万亩,治沙发展生态旅游。

  三兄弟一度被乡亲们称为“傻子”,李布和却信心十足:“政府给我们投了六七千万元,有了这个垫底,我坚信一定能成功。”

  今天,4万多亩沙漠完成了治理,银肯塔拉生态景区远近闻名,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招拍挂沙地经营权……鄂尔多斯市出台的一系列生态政策,吸引了大批企业和群众参与,如今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规模1年胜过初期10年。

  1988年5月,王文彪走马上任杭锦旗盐场场长,当乘坐的吉普车走到盐场附近时,却陷在了沙窝子里,前去欢迎的队伍变成了“抬车队”。

  沙害深深刺痛了王文彪的心。他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治沙林工队,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提取5元钱治沙。

  生于斯,长于斯的王文彪,30年倾心治沙。身为董事长,他带领亿利集团与当地政府、农牧民携手,把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库布其企业治沙的“领头羊”,本人也荣获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和“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东达、嘉烨、绿远、西蒙等一大批企业也纷纷投身治沙事业,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其人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

  在沙漠南缘干旱区,飞播灌木密植造林;北缘,依托有水的立地条件种植乔木锁边林;中部依托穿沙公路、孔兑,营造护路林、护堤林;腹地的丘间低地和地下水位较浅的区域,建设绿岛、绿洲。

  群众在治沙中展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亿利集团等企业总结发明了容器苗、大坑深栽、迎风坡造林、甘草平移种植、水气种植法等治沙“黑科技”。

  水气种植法——一米多长的水枪竖插进沙里,水流冲孔、插苗、浇水、回填一次完成。

  甘草平移种植法——用机械化作业,变甘草竖植为横植。相比传统的竖植技术,单株甘草固沙面积可达1平方米,提高了10倍,还减少了采挖对沙地植被的扰动。

  近年来,伊泰集团以整体规划、划片招标、统一施工、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治沙,营造碳汇林56万亩。最多的一次,5000多人同时作业,一年共造林18万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沙、扶贫、产业发展,库布其人走出一条三轮联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筑起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体系,昭示着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

  几场雨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图古日格嘎查草天相接,碧空如洗,呈现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曾经饱尝沙害之苦,这位51岁的“生态卫士”,20多年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忍饥渴战病痛。

  有一年除夕,他到外地拉苗条,回家的路上拖拉机坏了。前不靠村,后不着店,他又渴又饿,咕咚咕咚地喝拖拉机水箱里的水,等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0点多。

  艰辛的付出终获回报,8万亩沙地披上绿装,养畜加上禁牧、公益林等政策补贴,一年收入20多万元。

  1992年,道图嘎查七社的王连斌流着辛酸的泪水,背井离乡。2014年,他和老伴喜气洋洋,返回了魂牵梦绕的家乡,住进政府助建的3间新瓦房。村舍林木环绕,绿意盎然,王连斌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生态兴,百业兴。祖祖辈辈为沙所困、因沙致贫的库布其人,大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达拉特旗官井村是有名的“穷沙窝子”,每个村民都吃过草籽面窝头。如今,沙地变成了良田。去年以来,两家企业看中这里的发展前景,投资2亿多元,养殖奶牛5000多头。2013年,村民们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销售沙柳苗条,去年收入12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2万元,成了小康村。

  2012年以来,杭锦旗有近3万人口脱贫,全旗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不到3000元,增长到2017年的1.6万元。2018年7月,一举摘掉国贫县帽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人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不断探索“点沙成金”、绿富同兴的奥秘。

  库布其沙漠东北边缘的风水梁,曾是起伏的沙海,53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一户人家。2005年,东达集团在这里推沙丘,打深井,栽树木,建工厂。如今,绿树萦绕,成为“生态小镇”。

  用沙柳等枝干生产人造板,下脚料种食用菌;用柠条等灌木枝叶生产饲料,养殖獭兔;用獭兔屠宰下脚料饲养狐狸、貂,下游发展起肉食、皮草加工项目。目前,风水梁进驻企业30余家,直接吸纳1000多名农牧民就业,带动3000多养殖户。

  61岁的白音道尔计是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的牧民,他家种植了7000亩甘草,每隔5年采挖一次,每次能收入四五十万元。“现在的生活真是没得说。”白音道尔计说。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了黄沙,兴了产业,富了百姓,库布其人在茫茫沙海里书写着绿富同兴的故事。

  从为沙所困到艰苦治沙,再到富美田园,库布其铺展出一幅绿富同兴、人沙和谐的美好画卷,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挺拔的杨树,苍翠的松树,粗壮的沙枣,郁郁葱葱的草木随风起伏,绿涛般涌向沙海深处。生态治理区内沃野千里,阡陌纵横,鸟语花香,绿洲与沙海交相辉映,农舍与城镇珠璧交错。

  库布其沙漠治理创造了人间奇迹,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

  沙漠过去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输入泥沙1.6亿吨。如今,输入的泥沙减少八成。沙尘天气从每年几十次减少到零星数次,降雨量呈逐年增多之势。许多绝迹多年的动植物,又出现在库布其沙漠。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生态理念在库布其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00年,鄂尔多斯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以草定畜政策,彻底解决边治理边破坏的困扰。

  达拉特白土梁林场,职工们种了30余年共4000多亩“工资田”,从今秋起将全部退耕还林。“中央重视生态建设,林业迎来了新的春天。”白土梁林场的老场长赵永强说。

  昔日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银肯塔拉……一个个旅游景区在沙漠中崛起壮大。

  2014年,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也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2017年9月6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并认为“值得世界借鉴”。

  “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将为世界上其他面临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去年6月,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库布其沙漠治理考察后说。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82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