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咸六村:“江南第一彩船”的华丽变迁

2019-05-01 13:58:12  阅读 143 次 评论 0 条

  一个是因为它的传统文化、艺术,荡蟹、纺布、彩船等在全区乃至全市都有着令人称道的口碑。彩船更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彩船”。

  根据最新的数据,咸六村目前有土地面积1000亩左右,户籍人口1700多人。时至今日,在村里,传承传统文化村民仍有不少,在整个咸祥镇数一数二。以朱阳飞为首的木工和以朱英度为首的漆工,他们都有一手好活儿,经他们之手做成的双龙彩船、彩船等,做工精细,形象生动。

  村支书朱苗其一直担心这些依靠口耳相传的历史有一天会出现断档,不过村文化礼堂的建成,让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个建筑面积五十多平方米的平房里,既有村里现当代的名人,也有往日的传统手艺,既有介绍村史的书籍,也有陈列一些老底子的器具,包括婚嫁用品、传统行当的器械等。

  “希望我们的后代还能继续看到这些东西。”在村里,一群60岁以上的老人不止一次向我们表述这个朴素的愿望。

  这个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是咸祥镇第一个,它既赋予了曾被以往的宗祠、礼堂以新的生命力,也满足了村民对传统文化、村情村史的需求。

  为了建设这个文化礼堂,咸六村专门成立了一支“资料搜集小组”,把村里的历史重新整理了一遍。

  到咸六村的路四通八达,临近的西宅村、咸一村,仅隔一条马路。水泥路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成荫。到村里正值中午,几名村民正站在村口的咸祥河旁闲聊,村里的活动大楼建起来了,路宽了,两个村公园也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爱去的地方。

  “俭,德之共也,恶之大也。”“礼之用,和之贵。”……路边的民居,墙壁上写着一句句古往今来的名言,在历来崇尚读学的咸六村,这些话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尊老爱幼更是一直以来的传统。

  咸六村民居老房子的一大特色是瓦爿墙建筑。因咸祥地区靠海,台风袭击频繁,常有房屋倒坍,破瓦爿较多。前人就地取材,用碎瓦爿建成瓦爿墙作房屋山墙,既省料,还相当牢固。

  过去所建造的老房子缺少整体规划,住宅密集,弄堂曲折而狭窄,留存下来的大多是宗族祠堂。

  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提高,新建的民居有了整体的规划,大多是一户两间,一个墙门出入。村里道路硬化,各类配套基础设施齐全。

  55岁的朱庆琪说,每到逢年过节,村里还会有天天演的演出,放在以前,这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村里以前有条环河南路,1000多米长,晴天黄泥飞,雨天走不了了路,村民们反映强烈,每年的村民代表大会,要求修路的呼声从未停过。如今,这个让村民们吃够苦头的环河南路摇身一变,成了一条“通衢大道”。

  咸六人引以为傲的还有他们的大龄青年安置房。临近村口的位置,是5幢醒目的大龄青年安置房。这是咸祥镇第一个建成的村级大龄青年安置房。从规划落地到项目建成,足足历时6个年头。

  时间之长,正说明了它的意义深远。村支书朱苗其说,咸六村地处咸祥镇中心区域,因为土地资源紧缺,宅基地审批受到控制,村里很多人住房困难。两年前,村里通过社员集资建造的办法,开建5幢大龄青年困难房,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解决了126户村民的住房需求。

  咸六村的经济并不发达,村级收入一年不足30万元,而支出却要达到70万元,这个家不好当,但村里该少的东西一样没少,清卫保洁、扶贫帮困,各方面的工作,村里在全镇17村中都走在了前面。

  老百姓的认同,让身为村支书朱苗其欣慰。后者从2005年开始担任村支书,今年,换届选举,朱苗其再度高票当选。“群众越信任,压力就越大,但工作必须要做好。”朱苗其说。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85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