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格外寒冷,在这里的高原部队当了11年兵的毕淑敏,真真切切体会过阿里高原每一场刺骨的寒风。而这些真实的体会,后来都融进了她的文字里。
1969年,17岁不到的毕淑敏结束求学生涯,响应号召离开北京,来到藏北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成为入藏的第一批女兵,也是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严酷的高原环境,卫生所里的那些残酷的生老病死,甚至令她一度想到轻生。但当站在悬崖边准备纵身一跃时,“我的手反而更紧地抓住岩石缝,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青春的生命还有这样一种本能。”
毕淑敏忽然顿悟,体现生命的本能,寻找生命的真谛,这她的写作生涯变得更加充满筋骨。
1980年,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继续从事医学工作,工作之余,她根据自己西藏的经历,写出了处女作《昆仑殇》。当时已经34岁的毕淑敏,不仅是一家卫生所的所长,还要肩负着养育孩子的责任。“我又不是想出名趁早的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她力排众议,完成了首部作品的创作。一经发表便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毕淑敏从此步入中国文坛。
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为写作这部小说,毕淑敏亲身到临终关怀医院去体验生活,和那些快要离开人世的老人住在同一屋子,品尝死亡的滋味。
作为医生,毕淑敏见过太多病人和家庭的喜怒哀乐,也正因如此,她的每个字都来自她对生活的注视。直至不惑之年,毕淑敏才选择脱下白大褂,专心文学创作。至今,毕淑敏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46岁时,她萌生了要对人性更多一些认识的想法,便又去攻读了心理学博士;10年后,为了“人生无悔”,她用半生继续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2014年,已经62岁的她又独自深入非洲,去感受那里神秘的文化。
年届七旬回首人生,毕淑敏已将梦想逐一变成了现实,贤妻良母,好大夫,优秀作家,这是人们众口一致的评价。她就是以这样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到文坛的今天。“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从平凡的见出光彩,从普通的见出诗情画意,她的文笔见微知著,让我们一次次感受生命、幸福与人性的美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