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现:带头签署名字护宝 朱自清爱国壮举提前13年

2019-05-05 12:04:22  阅读 158 次 评论 0 条

  1948年6月18日,中国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之中。那一天,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匆匆赶到朱自清家,他的手上,拿着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因受严重的胃病困扰,此时的朱自清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就连正常的起居都有困难,但他在阅读完这段宣言后,依然郑重地在《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这天的日记中,朱自清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

  就在朱自清签下这份宣言后不到两个月,也就是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就因严重的胃溃疡最终导致胃穿孔,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这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一段往事,朱自清的这次签名,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家国危难时,内心中那股熊熊燃烧着的爱国主义情操。当时,同志曾给朱自清以高度评价:“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今日,随着扬州学者方晓伟发现的两则史料重见天日,我们才发现,在他签下拒领美援《宣言》的13年前,他就曾联名签名护国宝。而这两则史料,一直处于尘封的状态,之前从未被关注过。

  2018年10月,方晓伟供职的扬州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正和扬州公共外交协会合作编纂一本名叫《扬州对外交往》的文史资料。“当时我正在读桑兵先生撰著的《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在读到第7章《伯希和与中国学术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段往事。当时英国想从中国‘借’走一批珍贵的文物举办展览,还不肯买保险,中国很多文人联名抗议,其中就有朱自清的名字。”方晓伟说道。

  这是一次中国文化学者的集体护宝行动,在当时“弱国无外交”的情境之下,这种行为无疑源于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方晓伟立刻查阅了这件历史事件的时间,是发生在1935年,要比朱自清签下拒领美援的《宣言》早13年。那么,朱自清到底有没有参加这次爱国行为?他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历史虽然远去,但印记都会留下。

  这个时候,方晓伟研究“红学”时结交的北京朋友们就帮了大忙,一位是《红楼驿站》创始人兼CEO顾斌,还有就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曹立波、许鎏源师生俩,方晓伟请他们去国家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半年多的等待和查找,终于在国家图书馆的微缩文献阅览室内,找到了两份1935年的《北平晨报》,一份是1935年1月20日《北平晨报》发表的《我国学术界反对古物运英展览》,另一份是1935年1月27日《北平晨报》发表的《平市学术界第二次宣言反对古物运英展览》。

  在这两份珍贵的报纸上,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同时也以不争的史实充分证明,朱自清不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更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且首先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看懂朱自清为什么会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并在1938年3月到昆明,担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被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朱自清为什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朱自清为什么会在自己贫病交加之际,毅然决然地在拒领美援的《宣言》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1934年底,为庆祝英皇乔治五世加冕二十周年纪念,当时的英国政府邀请南京国民政府,于次年将故宫博物院等公私方面收藏的古物运往英国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所需经费,由中国在对英庚子赔款中垫付,会后再由售票所得归还。在中国完全接受其提议,并组织了由若干国际汉学家参加的筹备委员会以后,英国政府居然照会当时中国驻伦敦公使,要求中方免购保险,中英两国政府的这一举动,特别是英国帝国主义的狡诈,引起了当时学术界一些爱国志士的强烈反对。

  于是,在1935年1月20日《北平晨报》第六版上,发表了《我国学术界反对古物运英展览对运送不保险尤感危险》一文,副标题为《联名发表伦敦艺展的意见》:“报载1936年初,将举行于伦敦之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由英国政府邀请我国政府筹备,我国政府已允所请,展览范围,我国包含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公私收藏,规模极为宏大,惟事关国宝,进行上不得不深为考虑者,同人等兹就所见,愿为政府一睐。”文中说:“国与国之交往,不复在水平,是我政府应付此事殊有因时制宜之必要,望我政府,据理力争,如无效者,拒绝加入,未尝不可,否则消极应付,亦当严定国宝范围,如以书画瓷器言,则自元朝以上,概以印刷品代替,不送宝物,一切由我选定,方为不失体度。至若故宫博物院与古物陈列所全部收藏悉行运送,或择其至精无上之国宝远涉重洋,既令重价保险,亦无人放心得下,况并保险而无之乎?举世界已有之国际展览会,不闻有此先例也。”这封公开信的签名者为王力、李碧芸、林徽雅、侯宗濂、陈之迈、陈岱孙、赵诏雄、朱君允、沈性仁、金岳霖、秦宣夫、沈有鼎、陈铨、熊佛西、朱自清、周培源、金岳荣、浦薛凤、张荫麟、张真如、刘信芳、李健吾、林振纲、姚鸿翥、梁思成、李濂、张奚若、杨景任。

  一周以后,也就是1935年的1月27日,《北平晨报》又在第六版上发表了《平市学术界第二次宣言反对古物运英展览》一文,驳斥伦敦中国艺展筹委会的复函,这一次的签名者为司徒乔、朱君之、朱自清、沈性仁、沈从文、吴世昌、李健吾、林徽音、金岳霖、梁思成、黄子通、许地山、秦宣夫、张真如、刘敦积、熊佛西、闻宥、钱稻孙、顾颉刚,而由朱自清领衔。这篇副标题为《驳艺展交欢政策为最下计谋,力陈珍宝出国无保险为可虑》的文章说:“兹朱自清等,又发表反对古物运英意见,驳伦敦中国艺展筹委会函……洞观近代也,吾人愚陋,未见因一艺展而改善国家地位,亦未见因一国际艺展即改善国家地位……艺展如为一交欢政策,吾人诚不多欲妄言,为其政治之最下计谋也……夫文化之不胫而走,中国艺术不待吾人宣扬,久已流传海外,成为欧西文化发展之一途径,其见于瓷器模仿者,比比皆是,近且驾乎吾人而上之。此刺激性,不待艺展开幕,早已尽人皆知。即令刺激,吾民族之需正不待他人之下。政府应以上年美国为法,借来流落异域之作,启发吾民族自我的认识,如此方为刺激。试问英国能否以其博物馆之收藏,暂借我人一阅,破浪而来,重睹此垂亡之祖国?”

  文中还说:“此千五百件稀世珍宝,或系釉色柔脆之古瓷,或系质地不坚之古铜,或系颜色娇贵之名画,绝无保险,自海而陆,自车而舟,往返不下数万里,乘一邮船前往,假令有一寸高磁瓶破碎,有一细弱鼎足折断,有一小块粉色改移,政府能为我东方文化古国一计损失耶?”文中又说:“综以上所述,吾人实不能冒作赞同之言,如期成命竟不能收回者,则筹委会应速谋补救之方,吾人以为应先立一选择标准,即明代以前之古物绝不出国,而出国者均须完全由我选择,万一对方不能同意,坚持其康熙为断之条件,则铜磁字画均应置诸范围之外,否则唯有作为罢论。”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想邀请伯希和等筹委会委员到上海住两个月,从故宫南迁文物中挑选一千五百件,租一艘邮轮运到伦敦去展览,于是朱自清等人就联名写了第一封信,据理力争,看上去是要求买保险,其实是想阻止这次展览。当时中国国力孱弱,这些国宝到了英国,能否完璧归赵,恐怕难说。”当时中国学术界还想坚持的是,中国的古董出国去展览,选哪些东西参展,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决定。按照这些学者文人的想法,“明代以前之古物绝不出国”,康熙以后的古董才能出国,而且上古铜器、陶瓷、字画都不在允许出国的范围内,能出国展览的只有玉器、漆器、手串、图章、砚台、拓片之类被人们称之为文玩杂项的。方晓伟说道,“最终,这个展览会应该未能成行,因为在一些介绍故宫文物南迁的电视专题纪录片中,从未提及过这次展览。”

  方晓伟感叹说,他很赞同别人对于朱自清的这段评价:“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无论有任何理由、任何借口,都绝不出卖自己的人格,绝不出卖自己的灵魂,更不能丧失民族气节、苟且偷生、甘当侵略者的汉奸走狗”。

  朱自清先生的这段爱国往事,是否被发觉被提及过呢?方晓伟翻阅了多种介绍朱自清的研究专著,如姜建、吴为公所著的《朱自清年谱》,陈孝全所著的《朱自清传》,包括在扬州朱自清故居的展览和陈列中,都没有提到这一段历史。而朱自清的嫡孙朱小涛也说,这是他刚听说的一段往事,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然,对于朱自清来说,他是一位诗人、散文家、学者、教育家、民主战士,但是在这些头衔之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身份,那就是爱国主义者。从他带头签署宣言保护国宝,到他签名不领美国救济粮,都说明在朱自清的内心深处,始终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旗帜。朱自清先生的家国情怀,终其一生,未曾有过须臾的褪色。”方晓伟说道。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95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