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与朱自清两家三代的世交情

2019-05-05 21:14:30  阅读 157 次 评论 0 条

  [摘要]和朱自清同为扬州人,在1988年朱自清诞辰90周年和1998年朱自清诞辰100周年时,两次为纪念朱自清题诗,记录和展示了江、朱两家三代的世交情谊。江、朱两家的情谊,不仅有朋友、同窗、师生之情,而且有共同奋斗的革命情谊,从中也折射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扬州旧城安乐巷27号,是一处坐西朝东的普通民居,为晚清所建,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1930年春以后,朱自清一家三代在此居住了13年之久。如今徜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由题写的“朱自清故居”匾额和两首诗。

  1988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为纪念朱自清诞辰90周年,题七律一首: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两首诗均为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

  这两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朱自清散文名篇的欣赏,和对其“清芬正气”的推崇。不仅如此,在书写这些诗句时,同为扬州人的的思绪,或许也悄然飘至20世纪初期的老扬州,那由七拐八绕,枝枝蔓蔓,曲径通幽的扬州旧巷见证的江、朱两家绵延三代的交往情谊。

  朱家自1903年迁居扬州,曾先后在扬州的天宁门街、弥陀巷、皮市街、琼花观、安乐巷等地居住。而江家是在1915年前后,迁至扬州城内居住的,先住在东关街田家巷附近,后迁至江家桥、东圈门等地居住。对于两家的交往,的七叔江树峰曾有诗曰:“散文背影重人伦,三代交谊可细论。我见圣陶前辈议,犹思才气广陵人。”(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

  的祖父江石溪与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都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交往甚密,为同庚好友。对于朱小坡,不仅熟悉,且分外亲切。1917年冬朱自清的祖母病逝,办完丧事后,他和父亲同车北返赴北京继续学业,在南京浦口车站与父亲分手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背影》。“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对于少年来说,却是时常能够见到的。与朱自清次子朱闰生(即《荷塘月色》中提到的“闰儿”),以及朱自清的妻弟武钟乾都是中学同班同学。与朱闰生两人经常一起结伴上下学、一起到对方家中完成功课。对朱闰生的祖父,自然是十分熟悉。曾经在给朱闰生的信中这样写道:“回忆少年时期常去你们家,看到令祖父小波[坡]老,再读背影一文感到分外亲切。”(扬州朱自清故居处资料。)儿时的记忆是深刻的,尽管岁月流逝,却总是难以忘怀。2006年,给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陈希致信,要将中学同学朱季和送给他的一幅手书《荷塘月色》转送给清华大学,信中再次深情地谈起了与朱自清一家的情谊:“我又回忆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和我的祖父江石溪是世交、朱自清和我父亲江世俊是扬州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同班同学。朱自清先生的有名散文《背影》所描绘的原型则是我们这些中学同学那时经常看到的。”他说:“回忆起这么多往事,宛如昨日。这么多巧合和机遇,不由得使我想起把这幅字转送给清华大学,以表达我们浓浓的乡情。” (扬州中学校史馆资料。)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呼叫中心ENGLISH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95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