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嫡孙,扬州市文化研究所所长,具体工作是收集整理有关祖父的资料并做研究。他的父亲朱闰生是朱自清的次子,即是《荷塘月色》里的闰儿。
1925年10月,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后不久,写了一首《我的南方》:“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地飞扬!”抒写了他对南方、对温州的留恋,以及回顾那几年动荡流离时的复杂感情。
在温州文博会期间,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应文博会瓯海分会场邀请,莅临瓯海时尚智造小镇,参加“绿”文化时尚产业论坛。在温期间,朱小涛接受记者专访时称,因为祖辈与温州的情缘,他把自己也当成半个温州人。近几年来,他多次来到温州寻找祖父的踪迹,为研究祖父探寻积累第一手资料。他也曾经纳闷,祖父在温州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何会写出《绿》、《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等精品名作。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温州对于朱自清的人生转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朱自清先生于1923年经同学介绍来到温州,在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任教。五四运动后形成的新思潮、新文学运动,让他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因此他是带着希望来到温州的,特别是要把这种新文学运动思潮带到温州,并积极推广白话文。在他的国文教学中就明显感受到,他出的作文题目如《窗外》、《书的自述》等让当时的学生感觉特别清新,甚至还让学生自己命题,这与传统教学反差强烈,深受学生的喜爱。
朱自清的学生、南开大学中文系原主任陈维之回忆朱自清时曾说过,朱自清来到温州后,温州的文学活动顿时活跃起来了,文学交流活动也多起来了,在报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也多起来了。
朱自清之前一直侧重写诗歌,1923年,他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两人约定同写一篇秦淮河的散文。朱自清回到温州不久便写出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刊发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从此他的散文之路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出了《绿》、《背影》、《荷塘月色》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精品散文。朱小涛说,朱自清从写诗歌转向散文的转折点是在温州的这段岁月。
1932年7月,朱自清被聘请为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主持中文系的教学工作长达16年之久。他到任不久便提出了“古今贯通、中西融汇”的教学方针。朱小涛在研究中发现,朱自清提出这个方针的萌芽源于温州,他为温州中学写的校歌的最后一句“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其实就是他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提出的教学方针的最初萌芽,从中可以感受到朱自清的情怀、胸襟、气度格局。歌词中的“英奇匡国,作圣启蒙”至今还是温州中学的校训。
朱小涛说,朱自清一生唯一的职业就是教师,从中学教到大学,此外没从事过其他职业。他也曾给很多学校写过校歌,但没有一首能超越温州中学校歌。
朱自清在去梅雨潭之前,游过不少名山大川,也写过不少游记散文,为何唯独这篇《绿》能成为精品名篇?朱小涛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他数次来温寻访踪迹,拜访祖父故交的后人,他认为,温州的人文风情为朱自清的散文注入活力。
这里不得不提及朱自清与温州望族马家的关系。朱自清在温州中学与同校教员马孟容、马公愚兄弟交游甚密。马孟容知道朱自清喜欢海棠花,便以月色、海棠、八哥赋丹青一幅,赠与朱自清。朱自清甚喜,随即回赠一篇散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成就一段以文换图的文坛佳话。
在写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一周后,马公愚先生陪同朱自清前往仙岩梅雨潭踏青,之后就写出了这篇经典散文《绿》。
朱小涛说,通常朱自清的写作速度是比较慢的,但为何在温州这么才情亢奋,写出了这么饱含深情的《绿》,这与温州的风土人情有很大的关系。自古以来,温州少贵族,多乡绅,这些乡绅善商贾,又崇诗文,深深感染了朱自清。在五四运动大背景下,处于最年富力盛、最具有创作热情时期的朱自清,被温州的人文风情深深感染,与志同道合的友人游玩梅雨潭后,文思泉涌,最终成就了经典名篇《绿》。
朱自清在温州的一年多时间,应该是他人生中精神最富足的日子,尽管当时的生活比较拮据,还经历了战乱。
朱小涛:1924年10月,朱自清举家离开温州后便没有再回温州,但对温州却一往情深,后来他在给马公愚信中说“温州之山清水秀,人物隽永,均为弟所心系”。受祖父的感染,在我心里,温州是一个很温暖、很有亲和力的地方,一想到温州就浮现祖父在温州的日子。
温州人商行天下、善行天下,我在扬州生活工作,女儿在意大利留学,接触到一些温州人,都能感受到温州人的一种特有的向上的人文力量。这种力量与朱自清先生当年在温州的感受是息息相通的。温州人自古善商贾,也很重视文化,这两者的结合在若干年后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温州的商业、文化更加闻名天下。
朱小涛:祖父没有给我们留下物质财富,但这不等于他没有留下什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他的气节、风骨、精神是留给我和我家族最大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朱自清现在不仅仅属于朱家,更属于全中国。
我认为,朱自清身上具有古代士人的精神,他的气节、风骨、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我现在研究朱自清,是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祖父,而不是一个被过分拔高的“高大全”式的民族英雄。我希望这种士人精神能在新时代赋予新的含义,为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文化正能量。
朱小涛:祖父在温州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温州为祖父修缮故居,立碑建亭,还聘请我担任绿文化代言人,我从内心也非常感谢温州。《绿》是祖父在温州期间写温州的,我觉得新的时代要赋予“绿”新的含义,从自然之绿演绎到生态之绿、产业之绿、科技之绿,融入到绿色环保、科技创新、设计创意等领域中来。明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我和马孟容、马公愚先生的后人马亦钊也商议过,要在温州扬州两地做些文化交流活动,为温州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商报记者叶朝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