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 综合 - 新京报网

2019-05-09 10:03:28  阅读 113 次 评论 0 条

  安土重迁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生活信条,但是近40年来,数以亿计的农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离开土地涌入城市。这场几千年未有的农民迁徙潮,打破了这一信条。

  户籍制度的松动,城市发展的刚需,沿海经济的活跃,改变生活的渴望,让农民去乡进城成为可能。

  从1984年的“百万民工闯深圳”,到1992年的460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个群体以每年数百万的规模在快速扩张,直到今天,仍在城市务工的农民,达2.88亿,占全国近14亿人口的20%。

  农民工,官方的定义是“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没有人算得清,总共有多少人成为了农民工。但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助跑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无论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建筑,抑或是互联网时代一键到家的快递服务,农民工都功不可没。

  广州农民工博物馆中的雕塑,描述农民南下打工,在火车站候车场景。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如今,近40年过去了,他们老了。那些最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们,普遍过了五六十岁,高龄者甚至已经七八十岁。这个在中国经济腾飞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群体,他们如今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记者在北京、河北、山东、甘肃、广州、深圳等地,走访了数十位年龄超过50岁、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之中,有人留在了城市,转变了身份,不再是农民工,成了新市民,享受着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但更多人仍是农民,不管他们已经回乡,还是仍留在城市,都还保留着“农民工”这个身份。

  几十年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也放弃了依附在土地上的社会关系、亲缘网络,投入陌生的城市。在城市里逐渐耗尽了青春、耗尽了体力,他们中的一些人,如浮萍一样,既无法锚定在城市,也难以重新寄托在土地上,毕竟家乡的房子已破败乃至消失。他们曾经离开的故乡,早已变得陌生,他们为之奉献的城市,对他们来说,却仍是他乡。抛开人文关怀部分不谈,部分已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工,年迈后的生存困境似乎无从避免。这其中涉及的养老、社保、居住、医疗乃至更多社会问题,在以前并不凸显,现在却有些迫在眉睫。在记者走访的一些地方,为他们兜底保障的政策与措施正在陆续出台,但覆盖面毕竟还远远不足。新京报乡村频道希望通过这组专题报道,以老年农民工的故事唤起更多目光关注,同时搜集与传播各地具备温情与创意的解决方案,希冀能对这一群体有所裨益。

  这曾经是一个诚实劳动的群体,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攀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列车,城市里遍布他们年轻时汗水挥洒的痕迹,当他们老去,不该老无所依。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03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