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钟山镇九狮村董氏尚书祠资料记载,董氏先祖居湖北襄阳,元末,董安保应明太祖征入闽,授怀远将军,后奉命调仙游兴泰里,定居后子孙主要分布在钟山、大济、西苑、永泰县梧桐、瑞应、芭蕉等。而钟山镇朗桥村的猪母山下,成为仙游董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
董姓是炎帝第五世祝融(烛龙)八姓之一。董姓是风姓分支,祖先名飂叔安,其子继承太昊氏(风姓)驯养扬子鳄(古称龙)的本领,服侍于舜,赐董姓,为侯伯,因而可以在居邑设立天文仪器“重”,有了祭天权。董由天文仪“重”(中)和四游表构成。“重”为主表居中,四隅方置四游表。
相传上古帝王颛顼的儿孙中有个董父,善于饲养龙,帝舜就命董父专门饲养龙。在董父精心饲养下,这几条龙学会表演各种舞蹈,舜帝高兴,便封董父为川(今山东定陶)侯,后又赐为董姓。
有一支为“董仙杏林”的董奉,携家入闽,居吴国侯官的董乾村(今长乐古槐镇)。后董奉后裔由长乐迁入莆田。另据张琴《莆田县志》载:唐吏部尚书董勇,由晋江迁莆,居南门外。
《游洋志》载:董氏,古陇西人,出自光州固始县辅王审知入闽,寻移清源东里龙眉。今子孙迁于永福大障。而龙眉有祠在焉。”
仙游钟山镇九狮村董氏尚书祠资料记载;董氏先祖居湖北襄阳,元末,董安随明太祖征入闽,授怀远将军后奉命调仙游兴泰里,定居后子孙分布钟山、大济等地。
先祖安保,征战八闽,功成身退,归隐陇亩。开宗600余载,地灵人杰,枝繁叶茂。
历览先贤,或耕或读,或居庙堂,唯其读书怡情,品高行端,是为不朽。因为此训,诫勉后人。处世立身,修德为先。居庙堂之高,勿恃宠妄为;怀万贯家财,戒骄纵淫逸;时运不济,不堕青云之志。须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乃先贤之训。一言一行,当每日三省。兼听则明,忠言逆耳,利于修身;乖僻自是,悔误必多,祸及自身。持家须俭约。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寸缕,恒念物力维艰,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忠孝系立身之本。勿论官盛位卑,常怀报国之心,济世之志。百善孝为先。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父母既老,敬奉不可不勤。敬老慈幼,推已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万事和为贵。居家宜邻里团结,兄弟友爱,夫唱妇随,婆媳和睦,父严子孝,母慈幼贤。仁义乃处世良方。外出勿饮盗泉之水,勿贪意外之财,勿恋风花雪月。待友谊诚信为本,视为手足,知恩图报。读书为成才之路。纵观族内后彦,皆倡读书以至闻达。“读书可以医愚”、“知识改变命运”系至理名言。后学须志存高远,敬重师长,珍惜光阴,潜心攻读。科技知识,书山学海,唯勤为径,唯苦为舟。十年寒窗,终有一跃龙门之时;“双凤齐飞”,更期后学发扬传承。诚如是,则千秋万代。“卧虎家声大,陇西世泽长”。
据钟山镇九狮村董氏尚书祠资料记载,董氏先祖居湖北襄阳,元末,董安保应明太祖征入闽,授怀远将军,后奉命调仙游兴泰里,定居后子孙主要分布在钟山、大济、西苑、永泰县梧桐、瑞应、芭蕉等。堂号“陇西”。
也就是说,600多年前,在钟山镇朗桥村的猪母山下,仙游董氏祖先到此开疆拓土,置业安家。如今,这里成为仙游董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肥沃的山间小平原吸引了欧中种源生态谷落地此处,也培养了一代代有为奋进的董氏人。
董氏一族重教由来已久,清朝时期,族人将共有的土地分给有孩子读书的人家,具体份例已无人知晓。民国时期,家中若有孩子上小学,这个家庭可以分到一分田,上初中的则可以分到1亩田,待孩子毕业后再收回,以此鼓励父母培养子女读书识字。“倡读书以至闻达”、“读书可以医愚”、“知识改变命运”已然成为家训。
4月14日,记者一行在董氏族人的带领下来到猪母山。猪母山中,万竹成林,行至山腰,清风灌袖,一座古朴清幽的小书亭赫然映入眼帘。亭子上方书有“书亭”二字,下方一副对联“亭踞半壁石山化土毓灵秀,冠凌绝顶宝峰为冕领风骚”,在旁边嶙峋怪石与苍翠古树的辉映下显得浩然大气。亭内供奉一尊孔子像,两侧分别挂着两副名家手书《陋室铭》跟《赤壁怀古》的书法,给整个书亭增添了一股别样的雅致。
关于读书,这里还有一个励志的故事。清康熙年间,书生董先勤勉致学,料必高中。然而发放红榜这天,他听到远处传来锣鼓声,以为是自己题名高中,前去一问才知道,队伍是去给邻村举人贺喜。他胜心难平,把书屋建在这与山风为伴,草木为友的半山之中,潜心准备三年之后的科举赶考。最终红榜有名,成就一段佳话。
半山书亭从此得名,董先坚毅隐忍、刻苦好学的品质广为流传,静谧山林间的这一处亭子也成为读书人向往的圣地。或许正是这样一段代代相传的故事,这样一种人人称赞的精神,砥砺后来的朗桥人家。明代有工部尚书董公偃,清朝康熙年间有董策、董希旦兄弟二人同榜举人,雍正年间又有文举人董兆焕等,在这仙游山区一隅,代有名人。
几年前,朗桥村人共同出资出力,花费8万余元,将书亭修缮一新。书亭边上有习作椅样式的天然石头,“椅子”边上砌有一个洗砚池,董先的传说被刻在一旁的石碑上。时至今日,常有长辈带着将要赴考的学子前来祈愿,说是祈愿,更多的是让他们学习先人立志出乡关的远大抱负,和“闭关”苦读的精神。新建的土地庙前写着“愿子孙尊孔孟,祈后代效先贤”的对联,寄托董氏族人企盼代有人才出的美好愿望。
山里条件艰苦,学中作乐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延续,而美好的愿望确也在这样浓厚的教育氛围中逐渐成为现实。当代,1932年出生的董枝国,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金城夏季反击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后转业到县邮电局,退休后笔耕不辍,在建党80周年、建党85周年、北京奥运会等征文活动中,撰文并获奖。被编入全国的“董氏当代名人卷”。1936年出生的董文忠,曾是河南省纺织厅纺织系统教师职务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在纺织业技术研究发明方面曾获轻工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出生的董洪玉,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硕士学位,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台湾研究工作,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近百篇论文。60岁的山区退休教师董寿富也曾是这里的学子,毕业后曾在朗桥小学、钟山中学任教。40年的教师生涯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他自制无数教具,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省、市、县各级荣誉。个人曾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农村教师荣誉称号”。
就像一个董氏游子所说——“这里负载着现实的激情,又引后代子孙以书为楫,畅游天地,心向圣贤,在坎坷中自我激励。漫长岁月中,这种坚韧勤勉精神如流水不息,世代传承。”
说起钟山镇朗桥村新厝自然村里的热心肠,朗桥村的村书记董美敢向记者介绍起村里的董炳清,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董炳清:“人在曹营心在汉”。
董炳清如今44岁。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初中毕业后便只身前往上海打工,努力打拼几经挫折,如今他经营建材生意颇有成就,一家人定居上海。
尽管一年回来不过几天,但他没有忘记自己也是大山里走出的孩子。董美敢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董炳清不在家乡生活,但村里的公益事业如修路、修祖厝等遇到资金困难,董炳清总会二话不说提供帮助。近年来,每年春节,他都会邀请新厝自然小组60岁以上的老人,到自己家里吃个团圆饭,并给每位老人300元压岁钱。
去年春节前,董炳清主动捐资在新厝自然村内建造了一个停车场,方便每逢过年过节在外打拼的人回来停放车辆。董美敢说,今年,董炳清还依托家乡的旅游产业优势,准备回乡投资创业,种植紫藤花等植物,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钟山镇朗桥村,革命烈士董文智一家子的英雄事迹流传甚广,如今更是由后人编写成了爱国教育剧本。
董文智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其父董亦周和姑丈刘钦、舅舅刘灯等都是革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早早地便在董文智幼小的心灵里扎根。
据董文智的侄子董福星介绍,1949年3月,16岁的董文智参加革命,他常到敌占区侦查了解敌情,将自己的手枪和密信放在米粿里,瞒过敌军的调查,出色完成上级的任务。党组织看其胆识过人,先后任命他为游击队后勤总管及朗桥小学首任校长。
在这期间,董文智常常与家人交流革命情感,一些人受到感动也加入了革命队伍。革命战争胜利后,董文智带领学生到各家宣传政策,办学搞好教育建设。然而,当时还有部分军隐藏在钟山、游洋等深山老林中。1950年3月,兵包围了董文智的家,在激烈的枪战中,董文智寡不敌众,光荣牺牲。董福星说,村里还打算为董文智建一个纪念碑以激励后人。
近日,记者在钟山镇朗桥村村民董寿富家看到了一本拥有上百年历史、书角褶皱、页面泛黄的族谱。然而,在收藏人董寿富眼里它却是无价的。
族谱是线装本,翻开这本族谱,里面大有文章,全是毛笔手抄楷书,字迹工整,字体有力。董寿富告诉记者,这本族谱是他们自己家的“家谱”,传到他这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代了。以前在钟山镇几乎每房董姓人家都会有这样一本手抄族谱,一代传一代,不能断续,但由于很多村民家不够重视,导致现在很多董氏宗亲家里的族谱丢失,目前保存完善的也只有他们家这本了。
这本族谱记载着钟山镇朗桥村董氏渊源,还记录着2个“24孝”一共“48孝”的故事以及孝的精神,教导董氏子孙要孝敬先人、父母和长辈。同时也记载着传统节日冬至、清明节扫墓的方式,祖先墓葬地点,祭祀时的仪式,具体到点几支香、烧多少纸钱、祭品要怎样摆放等旧礼节。董寿富说,现在懂得这些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些传统节日,该有的仪式还是要代代延续下去。在他们家,他会让子孙好好保存这本族谱,并让它在传承中得到丰富。
在钟山镇朗桥村走访时,村主任董美敢拿出一份由该村走出的大学生董慧雯写就的家乡人文风物介绍。记者看到,文章从清朝时期的董氏先贤说起,一一介绍了先辈们艰苦的求学历程,字里行间还依稀可见作者对家乡的推崇和眷恋之情。董美敢告诉记者,董慧雯是村里走出的大学生,这篇文章是她在今年春节回乡时,听村里的老人讲历史、忆先贤时写下的,出众的文笔及极具感染力的文字让村里的老人们连连称赞,对常年在外生活的她能有如此的爱乡情怀更是不吝赞美之词。
翻阅董氏族谱,记者看到,其中记载着不少在外游子感怀家乡的诗文,“尽管家乡仍简陋,游子永恋故乡美”、“把酒同祈新一岁,品茗共忆旧华年”、“年年家山春来临,声声枫笛传乡音”……一首首充满着家乡的绚丽气息,一句句回荡着游子的深情呼唤,都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族人心声。
“百姓故事会”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们时常碰到十分热心的族人,有些族人在介绍先辈历史故事的同时,还会极力推荐自己家乡的人文风物,在他们的心中,家乡与先辈记忆一样,都是情感的寄托与归属。董氏族谱中,留存着一张张族人们生活过的村落照片,似乎恨不得把家乡每一角都记录其上,成为一份永远不会忘怀的记忆。
振奋消息!高三省质检仙游一中摘得文科全市第一名!起底仙游教育的这些变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