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月,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的《新华日报》就将迎来她80岁生日。在全媒体转型的今天,这份有着悠久历史的党报,怀揣着她80年来的梦想和故事,如一位站上风口的少年,迎着朝阳,再出发!
一路前行,不忘故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等,不仅是《新华日报》的创办者和领导者,而且为《新华日报》撰写了许多重要文章。《新华日报》的编辑队伍中,走出了夏衍、乔冠华、刘白羽、廖沫沙等各领域的大家。《新华日报》的副刊不但曾是进步文化艺术界人士的重要论坛,还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发表创作的园地。茅盾、老舍、郭沫若、田汉、艾青、臧克家等大家,都曾以撰稿人的身份,和《新华日报》有过交集。近年来活跃于全国文坛的知名作家周梅森、黄蓓佳等,当年未成名之前,都是被《新华日报》挖掘出来的。
抚今追昔,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华日报》创办80年来的光荣传统。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很多普通读者和通讯员,都和这份中国创办的第一张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新华文章,读懂时代变迁;为新华供稿,写出人民心声。
牵手《新华日报》的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新华故事”。把这一个个带有个人印记和时代温度的故事勾连起来,就如打开了新中国八十载的漫长画卷。今天,交汇点记者将和各位网友掀开历史一角,凝听岁月回响,重温“新华时光”。
夏衍以作家和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身份知名于世,但他自己却说:“我平生最怕被人叫做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
夏衍1944年到《新华日报》工作。当时,乔冠华以于怀笔名写“国际述评”。每周一篇,议论透辟,文笔漂亮,是《新华日报》的独家精品,影响很大。他早已准备在美英盟军登陆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之际好好写一篇,不料恰恰在那一天前夕,他突患肠梗阻进医院开刀,“国际述评”怎么办?夏衍临时上阵,以“余伯约”笔名打了这一仗,同样好评如潮。他把这个专栏一直写到乔冠华出院。
古人说善书者不择笔,夏衍写文章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著名演员秦怡回忆在重庆的夏衍时说,那段与夏公交往的日子让她亲身感受到了夏公敏捷的思维和旺盛的创作精力。“虽然忙,他却总是稳稳当当、有条有理的,点一根烟,不一会儿,一篇文章就一挥而就,而且内容和文采俱佳。”
夏衍自己说他常在轮渡上写、在火车上写、在会场上写、在闹哄哄的编辑部和会客室里写、别人谈天的时候更可以写,总之随时随地写。不管是什么纸,也不管纸张大小,写起来顶天立地、不留空白。他一生用过的笔名约有一千个。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老舍只身来到武汉,投入抗日救国的爱国洪流。1938年3月27日,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老舍当选为常务理事之一,任总务部主任,实为“文协”的总负责人。老舍在武汉、重庆主持“文协”的7年间,多方奔走,任劳任怨,广泛团结作家、艺术家,表现出极为感人的爱国热诚。
老舍和《新华日报》关系密切。《新华日报》经常报道“文协”的工作情况和老舍的活动。1940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老舍为纪念该报创刊二周年所写的题词:“团结抗战”。2月10日,又发表老舍的文章《艺术家也要杀上前去》。老舍在文中召唤那些逃避抗战躲在象牙塔内的艺术家:“出来吧,艺术家们!青年热烈的等着你们,呼唤着你们呢!大时代不许你们‘悠然见南山’,得杀上前去啊!”
据统计,郭沫若在《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上,先后刊登各种稿件302篇!有专家评价,重庆时期的郭沫若,可谓是《新华日报》“不在编的斗士”。
郭沫若多次为《新华日报》题词,而每次题词,既反映出他对《新华日报》的感情,同时,也是他面对现实局势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1938年1月9日,郭沫若从广州抵达武汉已是傍晚,他不顾旅途劳累,满怀喜悦地挥毫为《新华日报》创刊题词:“发动全面的力量,从铁血中建立新的中国”。
“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约请郭沫若撰写《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反击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一书,文章客观剖析了明朝灭亡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特地向全党推荐了这篇文章,要大家引以为鉴,不要犯胜利骄傲的错误,并热情致函作者加以鼓励。
一部《人民的名义》,让原本已是一线作家的周梅森又上了一个台阶。但不管走得再远,他依然记得,当年,是《新华日报》编发了他这个煤矿工人的“处女作”。那时的《新华日报》副刊,叫“钟山”。这份情谊,延绵至今。
1974年,周梅森从徐州矿务局干部学校毕业后,就在当地做了一名煤矿工人。工作之余,爱好写作的他也尝试着写点东西。1979年,《新华日报》刊发了他的处女作《家庭新线岁。
从《家庭新话》就能看出周梅森的创作原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今,他依然坚守着这份信念。《人民的名义》热播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过,“我是一个文学的在场主义者,30多年来,我的创作和书写不断追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随着我人生经历、阅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我对社会的看法也在不断变化。”谈起自己这些年的创作,周梅森由衷地说,一个时代需要有一部分作家站在社会的前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它崛起的过程中,如果文学总不在场,文学总是站在圈子外面,那么文学就会与人民越来越远。
对新华日报文体部主任薛颖旦而言,报庆80周年回访各界名人,再一次让她想起了去年逝世的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3岁。他的《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发行已逾160万册。如此著名的一位大作家,在薛颖旦的印象中,却是一名“谦虚的作者”。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十多年前,陈忠实曾是新华日报新潮副刊的特约作家,给新潮副刊写过很多稿子。虽然他很有名,但在和编辑的交往中,陈老从不以一个大作家自居,为人谦和朴实,每次寄稿子,信中总会附一封亲笔信,表示如果不合适,则可‘扔字纸篓’,文中内容也可由编辑‘自由删减’。”过年过节,陈老还不忘寄上一张问候的明信片。最令她感到遗憾的,因多次搬家,这些信件和原稿都没能保留下来。虽然从没见过陈老一面,却有无数电话、书信联系,薛颖旦感慨,“老想着什么时候能去西安见他一面,事实却是,有了想法不付诸行动,有些梦想也许就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陈老去世后,新华报业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特意编发了6篇陈忠实老师在新潮发表的旧文,算是纪念和送行!编者按说, “此刻,我们阅读您的文字,感受你的音容笑貌,体味您对人生的种种领悟,我们希望在您的文字中获得营养,聆听教诲,得到许多精神的共鸣。”
对知名作家黄蓓佳而言,1973年8月13日是她终身难忘的一天。那一年,高中刚毕业的她第一次给《新华日报》投稿,这篇题为《他们长大了》的小说,是她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没想到,不但一投即中,还发了一整版。那时的《新华日报》副刊,叫“工农兵文艺”。
接到记者电话时,她仍然记得小说的主题:暑假里孩子们义务劳动,为生产队放鸡放鸭,暑假结束时,鸡鸭长大了,孩子们也长大了;依然记得编辑来信通知用稿时那份激的心情;至今难忘当时心里的幸运——一个无名小卒在新华日报发了整整一个版。
从那之后,黄蓓佳就和《新华日报》副刊结缘:与编发《他们长大了》的编辑保持联系直到他退休,又与接替他的编辑成为朋友。今年,《新华日报》继续推进内容创新,正式创立《人文周刊》,《人文周刊》·新潮版第二期的主打文章,就是黄蓓佳的《志愿者海伦》。“好朋友约稿,当然不会拒绝。而且,一定要把我写的最好的拿出来。”黄蓓佳说。
采访鲁敏,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当年,鲁敏在南京新街口邮局做宣传工作,和新华日报邮政条口记者常常合作。“本报通讯员鲁敏”的落款,让她和新华日报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尽管那时爱好写作,但鲁敏一开始并不敢给《新华日报》副刊投稿,那时的副刊,已改名叫新潮,并一直沿用至今。鲁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那时,在业余作者心中,新潮的地位挺高,只有水平到一定程度才敢投稿。被录用了,就觉得是很光荣的事。当时投稿都是盲寄——看到版面上编辑姓名,就写信寄过去。可能稿子用了不少,但很多年后见到编辑,却依然不是很热络,只是点头之交、君子之交。”在鲁敏看来,这正是非常好的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也是新潮的气象:作者遍及各行各业,但又有严格的文字标准,看质量说话。
如今,拿下鲁迅文学奖的鲁敏已成了名作家,但她和新潮的感情一直没变。每逢新潮有什么重大策划,向她约稿,她总是第一时间答应,并反复、认真地与编辑商讨。
作为70后作家,鲁敏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做到文学品质和大众传播的双赢。“好的文学可以通过一种软着陆的方式,让更多人接受”。但鲁敏也认为,“现在读者太喜欢读软绵绵的东西了,我不想过分纵容读者的口味。太容易读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很好的东西,有时候也要读一些生涩的、粗糙的东西。就像全麦面包一样,可能口感不是那么好,但是它富有营养、最为有益。”
“‘书’写两会”,是新华日报全国两会报道的保留栏目。每一次,都少不了著名书法家言恭达的泼墨挥毫。
2015年,新华日报从新街口搬到了河西奥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第六届艺术展同期开幕。“老朋友”乔迁,怎能不来看看。“我是从小看着《新华日报》成长起来的,如今看着报社气象一新,非常激动”,言恭达在参观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新址后很是感慨,当即草书“智达高远”。他解释说:“大数据时代,全媒体传播更需要智慧和科技才能占领制高点,才能传播广远。看了报社的新大楼、新构架,我觉得,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大数据时代构建了全媒体发展的新格局。”
“新华全媒体艺术馆”的馆名,是著名书法家孙晓云题写的;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日报》邀请8位书法家撰写8副对联,以艺术的方式传播两会声音,抒发议政感言,传递美好畅想,孙晓云便是其中之一;当年9月,孙晓云又特意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系列报道《80年,长征长歌》激情书写《七律?长征》,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孙晓云和新华日报的缘分,就是从这一幅幅书法作品说起的。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回忆起这几次“书”写,她对“长征”印象最深,“当时,我是带着一份崇敬感为此次报道书写《七律?长征》。长征是中国精神的代表,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永不磨灭,是永远的旗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期的长征,我们要坚持走下去,永远前进。”
江苏新华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长健告诉记者,新华日报创刊77周年之际,孙晓云专门创作了词《卜算子?咏梅》和周恩来的诗句“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以此表达对新华日报的感情。
每次采访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高云,他都会亲切地喊一声,“新华日报来了,老朋友你好。”
高云和《新华日报》的情缘,始于上世纪70年代。接受记者采访时,高云回忆说,“作品第一次登上报纸是1976年,新华日报准备刊登整版绘画来庆祝打倒,找到了还在苏北的我,当时我就创作了一套6张的组画。”
后来,高云拿到了很多全国奖项,《新华日报》还为他写了一篇专访,标题就是《得奖专业户》。所以,高云总是说,“《新华日报》为他做了很多,他也想为《新华日报》做点什么。”
2013年,《新华日报》在策划全国两会报道时,希望他以速写的形式报道两会盛况,栏目名就是“‘画’说两会”,高云当即应允。当年,这个别出心裁、创意迭出的新栏目引起了极大反响。
从纸质版《新华日报》到新闻客户端“交汇点”,高云始终关注着“新华日报”。“交汇点”筹备阶段,他还为交汇点绘制过标题和Logo。对于当下的媒体转型期,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对所有报纸而言,媒体转型都是一次挑战。如何让主流媒体起到主流作用,影响主流人群,期待新华日报走出一条新路!”
记者刚在电话里表明身份,《新华日报》老通讯员秦九凤就笑着说,“是不是关于报庆80周年的采访啊,我都在报纸上看到啦。”
秦老今年77岁,身体康健,每天都坚持看报纸,尤其是看《新华日报》。他告诉记者,20日,他一打开《新华日报》就看到了二版刊登的“我与新华日报”征文启事,“正想着写点什么呢,你就打电话来了。”
回忆起这些年和《新华日报》的感情,秦老很是动情,“1975年,《新华日报》驻淮阴站记者刘峥到我们村做支农工作(学大寨工作组)。老刘没有一点‘大记者’的架子,对已被罢了大队会计的我一点也不歧视,要我没事时继续练练笔,坚持写下去。1978年下半年,我被淮安县委宣传部报道组抽去培训写新闻,跟《新华日报》的同志接触也更多了。在刘峥、杨步才那批老记者的帮助指导下,我写作的通讯《百年老集又开放了》在1979年1月23日《新华日报》二版发表,编辑部还让画家胡博琮绘了插图。那是我在《新华日报》上第一篇配插图的稿件。”
这些年,尽管早已退休在家,但秦老还经常和刘峥保持联系,两位老人还经常在电话里探讨业务。
当听到原通联部主任刘寿桐去世的消息后,秦老很难过,他回忆说,“1980年春,刘寿桐老师和我一道采写稿件《有了责任制,农机作业亏变盈》,发表在1980年5月3日新华日报二版。那是我与报社记者合作写出的第一篇稿件。通过联合采访写作,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秦老对《新华日报》的感情很深,他对记者说,“回忆我成长的过程,仅《新华日报》帮助过我、支持过我、关心过我的老编辑、老记者就有几十位,我总忘不了他们,没有他们对我的培养、指导就没有我的今天。”
尽管年近八旬,秦老这两年依然很忙,“周恩来同志的研究工作、地方民俗、地方文化的研究,我都在做。《新华日报》教会了我认真和坚持,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
为《新华日报》做了半个世纪的通讯员。让生于1937年的顾长清,始终把自己看做《新华日报》的同龄人。昨天,顾老接到记者电话时,由于耳背,只能靠儿子的帮助,才能交流。
顾老的儿子顾学东转达了父亲对报社的关心。他说,父亲的身体还算硬朗,一直是《新华日报》的忠实读者,坚持日日读报纸,天天看新闻。老人对《新华日报》评价很高,认为《新华日报》一直办得很好。
顾老回忆说,他在《新华日报》刊登第一篇稿子是1960年9月28日。那时,射阳县文教局为加强对农业中学领导,抽调四名教师组成“农业中学辅导组”,他是其中之一。为此,他写了个百十字的消息,寄去没几天就见报了。拿到报纸,他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比过年还高兴。于是,就接连不断地写下去。编辑对我发去的稿子,多次作了精心的修改。见报次数多了,我便成了县里小有名气的通讯员。1969年1月被正式调到县里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干就是21个年头。
第一次上《新华日报》头版头条的故事,老人自然不会忘记。1980年8月,他采写了海通公社通兴大队民主理财的新闻,时任农村处陈仁波看了觉得这篇稿子有指导价值,但文体不活,便写信要我改成现场新闻,并详细写了修改提纲。我按他的要求修改后,稿子上了头版头条。
尽管已经退休,顾老依然对《新华日报》很关注。2006年,他专门写了两份关于报纸发行和报纸改版的建议寄到报社。时任《新华日报》总编的周跃敏看到这两份建议后,专门给他写来亲笔信。对此,顾老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周总当时在信中对我说,“为党的新闻事业有你这样一位矢志不渝的老通讯员而欣慰,你的执着,你的追求,值得包括年轻编辑记者和广大通讯员在内的新闻界同行的尊敬和学习。”报社领导对我的肯定,其实也是对千千万万基层通讯员的肯定和褒奖。
在和记者交流时,他还特意问清楚了报社现在新的地址。次日清晨,他又发来短信说,“昨天接完电话,我很激动,就想给报社写点东西。晚上开了夜车,早上天亮又继续写,现在已经写了几千字,明天就能给报社寄过去。”他说,当《新华日报》通讯员有半个世纪了,我深深感到这段路没有白走,没有走错。在我的有生之年,这条路还将继续走下去,做到活一辈子,当一辈子《新华日报》的通讯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