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如初相见,没有后来的失望和变迁,没有后来的旧爱新欢,一切的誓言还不曾飘散,一切都如初见时的模样,在千万人的人海里,于古今更迭的时间里,不早不迟,不紧不慢,恰好遇见你。那时,我们脸上都有明媚的笑颜,相视一笑的默契里,漫不经心的陪伴里,有了淡淡的欣喜和温暖。万语千言都不说,只说一句:“认识你,真好。”
只是,后来的故事总是那么凄惨,人生若只如初见,愿宝黛初会就各自转身,两两相忘,省却那滴不尽的相思血泪抛红豆;愿刘彻不忘若得阿娇做妇,必造金屋藏之的诺言,免却阿娇幽居长门宫里千金求取相如赋;让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男耕女织,做一对平凡的逍遥夫妻;让相如莫要忘记凤求凰的雅意,莫要辜负文君夜奔、当垆卖酒的勇气。也让你我一直保持着初识时的感觉和距离,永远微笑着,没有后来的恩怨。
一见如故的亲切,朦胧模糊的诺言,都会渐渐磨灭和消散。开初千般华丽的帷幕,万种热闹的场面,也只是最后海市蜃楼一场空的铺垫。后来的变化总是莫测,人生若只如初见,愿你我把邂逅时刻谈笑自若、百无禁忌的刹那深深珍藏,不能前进一步亦无须后退百里,不能亲密无间亦无须躲避远离。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不要爱和恨,不要恩和怨,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随意和欢笑。
“人生若只初相见”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的第一句。对这首词整体的分析相当的多,不想在这里续貂。只是想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在第一次读到这一句时的内心感受。
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以一句假设开头,再写这种假设之后的可能,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这一句而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这种写法让人想到江淹在《别赋》中的开篇第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其余韵缭绕哀转久绝,让人不忍卒读。
其实一切感伤与慨叹都缘于“初相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能保持最初相见时的美好印象而到永远;或者人与人之间能保持最初相见时彼此厌恶的情形而不继续来往,就不会有后面无数的悲欢离合。但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假设,善良的愿望。
人生若只初相见,那么多爱恨情仇,苦辣酸甜就会永驻心间。因为“初相见”,彼此会竭力向对方展示自己最可爱最迷人最优秀的一面,恰如孔雀开屏只把绚丽多彩的一面露出一样。这方面的典型当属高山流水中的俞伯牙与钟子期。俞伯牙因为钟子期对他音乐的理解,“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就把钟子期当成自己的知音,以至于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不复弹琴以谢知音。
只是一次见面,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效果?能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指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种心理效应往往出现在不熟悉或是很少见的人之间。
社会交往中,个体获得对方第一印象的认知线索主要是相貌、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饰、语言等外部的信息。黛玉初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就是根据宝玉的相貌、身材、仪表、服饰、语言来判断的(书中的解释是另一个话题)。但这些首次获得的信息往往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宝黛之爱就是这个判断的延续吧?人们日常社会交往中,若第一次与人交往接触留下了好印象,则在彼此分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会保留在脑中;当第二次再相遇交往时,则会不由自主地按脑中原来第一次形成的好的评价的视角来认知评价对方。首因效应,也会使个体在第一次交往所获取对方少量的信息后,就动用个体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对这少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分析、综合、比较、推测客体的特点,形成总体评价。
引起首因效应产生的关键原因,是信息输入的先后顺序。社会心理学家鲁申斯做过如下研究:他用文字来描述一个取名为吉姆的人。第一段把他描述成一个开朗、外向喜欢交际的人。第二段却把他描述成一个害羞、内向不喜交际的人。然后,鲁申斯将描述交给四个小组的人阅读。第一组按第一段到第二段的顺序阅读,第二组按第二段到第一段的顺序阅读,第三组只读第一段,第四组只读第二段。结果,鲁申斯发现各小组的人对吉姆的评价都最是先读的是那一段的描述:第一组有78%的人认为吉姆比较开朗,第二组只有18%的人这么认为,第三组有95%的人也持同样的观点,第四组则仅有3%的人对此观点没有异议。很明显,这里存在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现象。
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内在原因。
首因效应的影响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并不是难以改变的。孔子“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吾今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也就是这种变化最经典的说明。
对于这种因信息输入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有种种不同的原因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细; 而后续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人生若只初相见”,那么,会有多少浪漫?会有多少怨恨?如果只保留“初相见”时的评价,首因效应会多么强烈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