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王阳明格言懂一句就够用一辈子的话

2019-05-13 16:50:20  阅读 146 次 评论 0 条

  在病中他次对朱熹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在此后的几年里,王阳明不停的“格”来“格”去,可是却一点没有豁然贯通的迹象,反而时时生活在痛苦的“格物”中。于是他对朱熹的质疑不断的加深,终在虚度了十九年的光阴后,王阳明在农场里“顿悟”了,这就是的“农场悟道”。四川心学洞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今天又有人跟你说:国家要在3年内打造七亿中产阶级,让你变成百万千万富翁,更有人说:是纯粹白日做梦!你不信没关系,但是这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一个又一个变成了现实,等你再观望几年,这些梦全部被别人实现了的时候,那我说你就会变成真正的做梦者了!当下社会你不学习,你不成长谁也帮不了你,一年后的你依然还是你,只不过年龄大了一岁!

  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却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王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

  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于是王阳明和他的朋友便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王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王阳明也差不多快“格”出精神病来了。阳明12岁时,问私塾先生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等事?”先生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阳明半信半疑,说:“登第恐怕不是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先生无语,恰巧父亲在边上,笑着说:“你想做圣贤啊?”中国的读书人一直人格***,天天念圣贤书,但目的只在于科举。读圣贤书,学做圣贤,逻辑上成立,但没有人真心当一回事。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30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34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明先生36周岁,本命年。史上荒唐的皇帝和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

  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

  开悟后的阳明先生发现吾心即天理。“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意念出现,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的“知行合一”论断。要善恶分明,更要爱恨分明,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人只要喜好善行如同喜爱美色,憎恶恶行如同讨厌恶臭,他就是了。王阳明告诉我们,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心正就是少发怒: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想知“理”就需要“格物”。于是“格物致知”就变成了“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即所谓的“格物穷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13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