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王阳明格言“少点欲求才能快乐”

2019-05-13 16:51:04  阅读 179 次 评论 0 条

  在病中他次对朱熹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在此后的几年里,王阳明不停的“格”来“格”去,可是却一点没有豁然贯通的迹象,反而时时生活在痛苦的“格物”中。于是他对朱熹的质疑不断的加深,终在虚度了十九年的光阴后,王阳明在农场里“顿悟”了,这就是的“农场悟道”。四川心学洞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当时明朝灾害连连,叛乱四起,他不知轻重,向朝廷上书:“愿领精兵一万,征战沙场,直捣逆贼巢穴,使海内共享太平。”?吓得他老爹赶紧出面制止,连声斥责他:“太过狂妄!”王阳明老爹怕他惹祸,左思右想,只想出一个招来:让他早点结婚。以为结了婚,会让他变得守规矩。于是,十七岁的王阳明,被打发到南昌,在那里,他将和姓诸的姑娘完婚。但到了洞房花烛的时候,王阳明却不见了踪影,急得他老丈人,派人到处寻找,一直追查到深山老林的一座道观中,才找到他。原来他正和一名老道士,相谈正酣。众人长舒一口气,王阳明倒不慌不急,解释说:“昨晚偶遇高人,言语投机,聊着聊着就把时间忘了。”原来是聊天太过专注,以至于忘了洞房花烛。结婚以后,王阳明还是没放弃当的理想。

  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却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王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

  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于是王阳明和他的朋友便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王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王阳明也差不多快“格”出精神病来了。《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每个人都有一个定盘针,指引着自己前行的方向,这就是人内心的良知。无论学识如何、地位如何,自始至终,所有的取舍抉择都源于自己的内心。可是人们却把这一切颠倒了,以为决定这一切的都是外物。只要祛除内心的杂念,内心的良知自然显现,往外追寻,不过是缘木求鱼。他遵照朱“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的指示开始了“格物”之旅。

  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30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34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明先生36周岁,本命年。史上荒唐的皇帝和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

  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

  开悟后的阳明先生发现吾心即天理。“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意念出现,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的“知行合一”论断。此说当然有其不可磨灭之处,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与郑玄一样,在此问题上都“师心自用”了。 “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到后来甚至于jiangjieshi认为“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他说:“日本自立国以来,举国上下,普遍学习我们中国的什么?就是中国的儒学。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13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