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海燕

2019-05-16 15:04:17  阅读 119 次 评论 0 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散文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这首散文诗是运用象征手法取得巨大成功的范例。象征手法,类似比喻,但又不象比喻那样直截了当地“以彼物比此物”,它是通过强化象征体的本质特征,曲折地表现与之近似的人与事,情与理。高尔基说:“在象征下面,可以巧妙地把讽刺和大胆的言语掩蔽起来,在象征中,可以注入很多的思想内容。”在诗中,作者由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象“黑色的闪电”高傲飞翔,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革命到来之际的战斗风姿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外,乌云象征沙皇的反动统治,大海象征广大群众,海鸥、海鸭、企鹅则象征形形色色的害怕革命的人,暴风雨象征推翻沙皇反动政权的革命运动。散文诗运用象征手法,往往是通篇的运用,而不是某个句子的象征意思。在诗中,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把一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这首散文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比和烘托手法的巧妙运用。在诗中,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这首散文诗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上具有强烈抒情性。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行动;有比喻、有夸张(“箭一般地”,比喻中兼有夸张),形象特征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海燕》为我们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20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