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秋雨《境外演讲

2019-05-17 09:45:33  阅读 143 次 评论 0 条

  扫去心底的繁芜庞杂,在万籁俱寂的午夜,我终于鼓足勇气,踏上了余秋雨老师的“境外专列”。

  稳坐“境外专列”,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如倒带的黑白胶卷,一帧一幕浮现眼前,或美好或残缺,或欢喜或悲伤。中华文化之美,从书本跳上车窗,在眼前缓缓流动。它时而在余老师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演讲里跳跃,时而在余老师富含哲理、精彩绝妙的文字里徜徉,时而在余老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识里遨游,时而在余老师纵横南北、贯通东西的足迹里起伏。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中华文化之美,随处可见。祖国的大好河山,穿梭着它的身影;优美灵动的汉字,映照着它的脸庞;不极端、不远征,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对社会公德的疏漏,实证机制的匮乏和疏于法治观念,遗憾地阐释着它的缺憾美。它,时静时动,忽而具体忽而抽象;它,虽屡遭侵蚀,却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

  在世界文化大花园里,中华文化是最璀璨耀眼的花朵。余秋雨老师花费三十多年时间,系统地探索了中华文化。通过对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希伯来文化、阿拉伯文化的贴地考察,通过对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的认真走访,反复对比中华文化后,他得出结论:中华文化是人类所有古文化中唯一的长寿者。他说:“不管承受何等风波依然存活,不管经历多少次‘将亡’‘濒死’依然重生,那就不存在什么侥幸和偶然了,而是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命。”

  中华文化经历过低落,荒凉,危险,但每次都会重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情景,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极端、不远征的根本特性。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哲学。早在《周易》中,卦象、爻位皆蕴含着丰富的中庸之道,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中庸之道的顶级智慧,孔子在《论语·庸也》中首次提出中庸之道。正如余老师所言:“文化就像一个人,过多的营养,过厚的脂肪,过胖的肚腩,都不利于长寿。”中华文化,一直秉承着中庸之道,故能长寿。非侵略、不远征,使中华文化得以完整平安地延续。中国人有着浓重的“厚土观念”和“故乡情结”。中国人深深热爱着祖国辽阔的土地,离家的游子时时惦念着远方的家乡,历朝历代的中央政权对“占领远方”压根儿不感兴趣。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是防守型的,而不是进攻型的。

  缺憾,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种美。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学教授把一束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一定距离观察,判断哪些是真花,哪些是假花。有位学生的判断完全正确,教授让他讲述秘诀。他说:凡是真花,都会有枯枝败叶。是啊,缺憾才显得真实。缺,是万事万物的常态,中华文化也不例外。中华文化对“公共空间”的漠然,中华文化实证机制的匮乏,中华文化对法律观念的疏淡,这是事实,我们必须承认。但正因为有这些缺憾,中华文化才有更强的前进动力,中华文化才能释放出更加久远的光亮。

  不知不觉,我搭乘的余秋雨老师“境外专列”已经到站,但我却久久不愿下车,细细品味着书中的话:“中华文化藏下了很多美,却不知道美要通过晾晒、传播、教化来形成自己的气场。结果,门内的美不认识门外的人,门外的人不认识门内的美。”

  《墨子》曰:“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中华文化之美,早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像我们的呼吸一样自然存在,我们要以饱满的自信来宣扬中华文化之美,续写出中华文化的不老神话。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21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