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工程,满足全社会日趋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强读书会社交平台建设,提升读书会社交平台品质,2016年9月22日上午,由人民出版社主办,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办公室承办的“读书会社交平台百位名家签约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建臣为签约大会致辞。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观战略之中。全民阅读也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中央的部署和指引下,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已经蔚然成风。
全民阅读不仅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也写在了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当中。前不久,几个相关部门起草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通过法律的方式,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向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李建臣指出,读书会从成立到现在刚满两岁,社交平台上线刚满一年,虽然时间非常短,但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作为读书会的首席导师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李建臣对读书会寄予厚望,希望读书会用新的方式方法和指导思想,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于青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于青表示,人民出版社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政治书籍出版社,有义务更有责任推动“全民阅读”。出版工作者应帮助读者了解高质量的内容,倡导大家读书,反之也要在读者驱动下出版高质量的图书。在这种双向驱动关系中,需要有一个平台,让作者讲述创作的过程和感受,答疑解惑,让读者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让编辑成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由人民出版社打造的“读书会”社交平台自2015年改版上线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反响,起到了良好的桥梁沟通作用。
于青指出,“读书会”社交平台自2015年8月26日改版上线次迭代更新,截至目前入驻名家、团体、出版社、兴趣读书会千余家,注册人数50余万人,访问量突破1200万人次,发布线余种,实现了新书发布、话题讨论、限时阅读、直播间、活动报名、书摘书评、阅读快讯、社交圈、今日推荐、公开课等基本功能。特别是“读书会”社交平台开发的“好好学习”专栏,为广大读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学习家园。
氧分子网)了解的,2015年12月,“读书会”项目从全国550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颁发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16年8月,“读书会”项目荣获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法兰克福书展、法兰克福学院颁发的“第三届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新产品奖银奖”。读书会已经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新阵地,成为促进出版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引擎。
此次签约大会由读书会办公室负责人徐庆群主持,读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一诺介绍了读书会社交平台。
在中央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大背景下,2011年,人民出版社团委在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党委指导下,开展了“书香行动——向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推荐好书”活动。为深化“书香行动”,2014年8月,在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下,人民出版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先进青年自组织——读书会。
为进一步助力“全民阅读”工程,发展壮大读书会,2015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成立数字阅读部(读书会办公室),专门负责读书会各项工作。
截至2016年9月22日,读书会已举办80期线次调研,分别在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建立分会,成为北京市加强区域化党团建设的典型案例。先后走进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武警北京指挥学院、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华彬集团、老舍茶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机构;走进福建建阳、浙江宁波、陕西延安、新疆克拉玛依等地。
2016年4月和6月,来自全国140余家读书会的负责人参加了全国读书会联盟(筹)第一期和第二期培训班。除定期举办培训外,为针对读书会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办公室和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联合成立了读书会研究中心。
签约大会上,读书会名家签订了入驻协议书,并接受人民出版社读书会聘书,十余位读书会名家作代表发言。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的名家虽然来自社会各界各个领域,但他们都是心怀家国、热爱思考、直面问题的读书人,是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作出卓著贡献的专家学者。
发言的名家有: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原《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哈萨克族著名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和龑、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吴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党委宣传处处长王军、《证券日报》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騋、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庭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许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程亚文、著名作家崔岱远。(各位嘉宾发言内容将整理刊发,敬请广大书友关注;更多现场资讯请查看“读书会”社交平台直播链接:
【文/王晨 摄/汤惊雷 主持/王晨 设计/李灏 执行主编/晶林 值班总编/张皓俞】
变弯了的他,就再也不是你喜欢日读月读的她了,你会抛弃它,继续找下一本线;我说错了吗,你除了糟蹋一本书,还能?……糟蹋一本书,还能?……糟蹋一本书,还能?……糟蹋一本书!
简略,概括要点,忽略细节。太详细和臃肿的思维导图是失败的。无论纸质还是软件,有两三个色彩是锦上添花。
你不是图书馆,不是复读机,不是U盘,认清这个悲惨的现实吧,你是一个人类。
鲍勃:有些书的结构都要坏掉了~~~~~~~~~~~~~好讨厌!(其实你是高潮了吧?)
露西:别看我,我又不做读书笔记!我他喵的会告诉你能写出跟作者类似的书才叫完全掌握了一本书吗?
处于贤者模式的教徒;哎,看完一本书连类似的书都写不出来,还看什么书呀真是的!(不如去接客赚大钱)
克里斯蒂娜:很好,我在少女时代,欣欢之余,总感心力交瘁,究其源,概是文字之交流,总略显苍白,无色而乏力。偶遇一天人,语:皆因自然之无穷,非文字所能及也。
说人话:图像与想象是与作者交流的最好方式,你必须将一字一句想象成具体的场景。
卡耐基遇人不微笑不夸奖他人,有一天他被人捅了三刀,恶徒大骂道叫你摆张臭脸像个泼妇,卡耐基吓尿,侥幸逃命,获此真理,后著书,遂成名。
鲁迅有一天吃了一口馒头,痛心疾首,腥味如此之浓,如何下咽!那做馒头之人是何居心?中国人真是劣根无比!急忙下笔,著《药》。
概率论:此处秘穴不能逃脱,尽是分身,他只一人,却身处龙骨穴、狮吼穴等处,我入一处,有一处之幻影,实际并无真身。
知识点编织成知识网,知识网共同攀附于知识树上,知识点是一个生命,他/她/它能动,他在动,他无所不能。知识网是一个村落,村落住着各个知识点家庭。知识树是一个城市,他包含着各个村落。
你的知识点在那里生活,其属性即其个性,其特征即其外表,他与周围知识点之交互,之活动,即其逻辑关系。
克里斯蒂娜:你已经无所不能,你阅尽天下事,非读万卷书。天赋异禀之人,至此,便能无师自通故事类比,而非要我再次点拨一二。
入门级经常欺负悲惨级,悲惨级是个傻小孩,他手里老是拿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和划线糟蹋他的书,糟蹋完他自己的书,他就会把入门级的书也拿来糟蹋一番,那些书里的字句经常跑到他们家投诉,那些可怜的纸哭着说:悲惨级老是拿划线砸破他们家整洁干净的玻璃,又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疯狂地给他们家的墙壁涂鸦。
这是入门级经常欺负她的原因,入门级实际上并不太坏,他靠着贩卖思维导图赚了一大堆读者的时间,他卖的思维导图又短又粗,十分好用。在这之前,市面上能看的思维导图大多又烂又长,粗制滥造,色彩单调,相连的线条之间连屁的关系都没,就这也想满足读者,实在扯蛋。入门级喜欢画思维导图,他常常画出风景画,他画思维导图就是为了成为梵高,因此他经常模仿他的作品,再卖给别人。他发现模仿是成为梵高的最快的方法了,这是他姐姐高手级教他的,他好感动。他想把梵高的所有作品都画出来,再编织成书,卖给那些爱阅读的人,这样他就达到了模仿的最高境界。
挣了时间之后,他想花好多好多的时间给高手级画一个充满爱意的图像锚笔记。他们的大姐姐高手级在外打工就快回来了,她是一个天才,她经常用图像锚笔记将读者折服,读者一点都不会用,却觉得很厉害。高手级天才(动词)在她周围的世界都在动,就像没有死物一样,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被这吓坏了,她看到一本书的字跳出来求她读它,她看到句与句在那跳舞,在那打架,她就像一个巨人在那窥视着它们的小世界一样。逻辑神父告诉她这叫关系结构映射,一个可怕的魔鬼,在她童年的时候就附身到她身上了,她不能改变这个现实,但是她可以用这个不太纯洁的能力为读者的理解能力打工,她要从那些招摇撞骗的阅读方法里抢走读者的时间,同时又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读者。她很开心,因为前几天克里斯蒂娜做主持人为她带来了名声,好多人都说要用图像瞄笔记,她现在就在她家的书桌上,踌躇满志地写下这篇文章。她能轻易猜测出一本书背后的故事,就像她现在在写这篇文章轻而易举一样,她现在所写的,都是关系结构映射的本质;她一边写她弟弟妹妹的故事,一边向读者说完了图像锚笔记的真谛,高兴地落笔。
变弯了的他,就再也不是你喜欢日读月读的她了,你会抛弃它,继续找下一本线;我说错了吗,你除了糟蹋一本书,还能?……糟蹋一本书,还能?……糟蹋一本书,还能?……糟蹋一本书!
简略,概括要点,忽略细节。太详细和臃肿的思维导图是失败的。无论纸质还是软件,有两三个色彩是锦上添花。
你不是图书馆,不是复读机,不是U盘,认清这个悲惨的现实吧,你是一个人类。
鲍勃:有些书的结构都要坏掉了~~~~~~~~~~~~~好讨厌!(其实你是高潮了吧?)
露西:别看我,我又不做读书笔记!我他喵的会告诉你能写出跟作者类似的书才叫完全掌握了一本书吗?
处于贤者模式的教徒;哎,看完一本书连类似的书都写不出来,还看什么书呀真是的!(不如去接客赚大钱)
克里斯蒂娜:很好,我在少女时代,欣欢之余,总感心力交瘁,究其源,概是文字之交流,总略显苍白,无色而乏力。偶遇一天人,语:皆因自然之无穷,非文字所能及也。
说人话:图像与想象是与作者交流的最好方式,你必须将一字一句想象成具体的场景。
卡耐基遇人不微笑不夸奖他人,有一天他被人捅了三刀,恶徒大骂道叫你摆张臭脸像个泼妇,卡耐基吓尿,侥幸逃命,获此真理,后著书,遂成名。
鲁迅有一天吃了一口馒头,痛心疾首,腥味如此之浓,如何下咽!那做馒头之人是何居心?中国人真是劣根无比!急忙下笔,著《药》。
概率论:此处秘穴不能逃脱,尽是分身,他只一人,却身处龙骨穴、狮吼穴等处,我入一处,有一处之幻影,实际并无真身。
知识点编织成知识网,知识网共同攀附于知识树上,知识点是一个生命,他/她/它能动,他在动,他无所不能。知识网是一个村落,村落住着各个知识点家庭。知识树是一个城市,他包含着各个村落。
你的知识点在那里生活,其属性即其个性,其特征即其外表,他与周围知识点之交互,之活动,即其逻辑关系。
克里斯蒂娜:你已经无所不能,你阅尽天下事,非读万卷书。天赋异禀之人,至此,便能无师自通故事类比,而非要我再次点拨一二。
入门级经常欺负悲惨级,悲惨级是个傻小孩,他手里老是拿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和划线糟蹋他的书,糟蹋完他自己的书,他就会把入门级的书也拿来糟蹋一番,那些书里的字句经常跑到他们家投诉,那些可怜的纸哭着说:悲惨级老是拿划线砸破他们家整洁干净的玻璃,又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疯狂地给他们家的墙壁涂鸦。
这是入门级经常欺负她的原因,入门级实际上并不太坏,他靠着贩卖思维导图赚了一大堆读者的时间,他卖的思维导图又短又粗,十分好用。在这之前,市面上能看的思维导图大多又烂又长,粗制滥造,色彩单调,相连的线条之间连屁的关系都没,就这也想满足读者,实在扯蛋。入门级喜欢画思维导图,他常常画出风景画,他画思维导图就是为了成为梵高,因此他经常模仿他的作品,再卖给别人。他发现模仿是成为梵高的最快的方法了,这是他姐姐高手级教他的,他好感动。他想把梵高的所有作品都画出来,再编织成书,卖给那些爱阅读的人,这样他就达到了模仿的最高境界。
挣了时间之后,他想花好多好多的时间给高手级画一个充满爱意的图像锚笔记。他们的大姐姐高手级在外打工就快回来了,她是一个天才,她经常用图像锚笔记将读者折服,读者一点都不会用,却觉得很厉害。高手级天才(动词)在她周围的世界都在动,就像没有死物一样,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被这吓坏了,她看到一本书的字跳出来求她读它,她看到句与句在那跳舞,在那打架,她就像一个巨人在那窥视着它们的小世界一样。逻辑神父告诉她这叫关系结构映射,一个可怕的魔鬼,在她童年的时候就附身到她身上了,她不能改变这个现实,但是她可以用这个不太纯洁的能力为读者的理解能力打工,她要从那些招摇撞骗的阅读方法里抢走读者的时间,同时又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读者。她很开心,因为前几天克里斯蒂娜做主持人为她带来了名声,好多人都说要用图像瞄笔记,她现在就在她家的书桌上,踌躇满志地写下这篇文章。她能轻易猜测出一本书背后的故事,就像她现在在写这篇文章轻而易举一样,她现在所写的,都是关系结构映射的本质;她一边写她弟弟妹妹的故事,一边向读者说完了图像锚笔记的真谛,高兴地落笔。
年初,朋友圈流行一个“集赞读书”的小游戏:一个赞一本书,年底公示,xx本封顶;
可是,收藏了这么多“书单”,到底读过上面的几本?集了那么多赞,又读了几本书呢?就算是一年读50本书,真正入脑、入心的又有几本?
怎样才能将书读懂、读透,把书中内容化作自己的血与肉,融入自己的精神与气质?日本“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其《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给我们做出了解答。
“当读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它便需要整理与归纳的技巧。奥野宣之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崇尚返璞归真的‘笔记读书法’,让笔记成为读书时的标配。”
“只是用眼睛读书,就等于没有读过。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笔记本是读书的助手,可以把读到的信息以准确的形式转变为你思想中的一部分”。
这本书就是作者教我们如何运用“读书笔记”来有效读书的“干货”集合;在这里,“读书笔记”不仅仅指笔记本的“实物”,更是一种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笔记”将贯穿于读书过程的始终,并帮助我们将书中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财富。
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装帧和设计的“MUJI”风吸引住了:中文外封上,封面图案只有一本书、中文及日文书名,作者及译者名字,出版社信息;封底仅有简单几句推介语,设计风格简约大方、素净典雅,没有花里胡哨的图案和对比强烈的色块,没有装饰、直至本源。
比起市面上装帧精美的畅销书,这本书真是太特别了。那些畅销书无不用繁琐的花纹及图案装饰封面,腰封上“XX名人联袂推荐”的字眼简直要晃瞎读者的眼。而这本书极好地遵循了“simple is more”的原则,整个画风就一句话:“好好读书、认真做笔记,别整多余的幺蛾子”。
韩国总统朴槿惠女士在其自传《绝望锻炼了我》中提到她有个外号叫“笔记本公主”,因为自己习惯于随身携带笔记本,在走访民众、视察工厂时随时随地把所思所想记在笔记本上;她的很多政见就是在笔记本上现出雏形的。因此,她的政治对手把她的笔记本称为“恐怖笔记本”,媒体则把她演绎为“笔记本公主”。
近些年手账的流行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笔记”的重要。手账达人们在笔记本上用图形、文字、符号等元素记录生活、工作或随感,日本人甚至将手账发展出了极具特色的“手账文化”。
1)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
1)勤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思想中的灵光一现用笔记下来,丰富知识储备;
2)贯穿读书过程的始终:将读书笔记用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阶段;
3)笔记一元化:把与读书有关的所有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本,可使用如下5个小技巧:
买书时,怎样才能不被言过其词的广告和名不副实的销量排行榜左右?养成列购书清单的习惯吧!把购书清单列在读书笔记本中,随时填充、扩展清单。
通过列购书清单,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买到真正想读的书,而不是在书店盲目地寻觅,并被广告推销等因素左右。
“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当你决定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买书、读书的时候,对读书的认识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作者将读书五步骤中的“读书”和“记录”两步在此合并讲述;哪怕是只写一句话的读后感想,也比漫无目的的“读”要好得多。所以,拿起笔,打开笔记本,开始着手记笔记吧!
为了及时记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随时记笔记非常重要。对此,作者介绍了很多方法,可以用如下三个步骤:
a、准备三种颜色不同、规格不同的书签,区分“通读”、“重读”、“标记”部分;
“葱鲔火锅”,即金枪鱼火锅,金枪鱼是主料,葱段属于配料而非调料。一锅香气扑鼻的“葱鲔火锅”,金枪鱼和葱段都必不可少;一篇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对书中思想的总结和读者自己的感受也必不可少。这就是作者教给我们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以和作为区分,标注在各个段落之前以区分摘抄原文及自己的感想和评论;摘抄时,还可以附加上段落在原书中的页码,以便于日后回到书中翻阅。
如果实在懒得不想抄书中的段落,下面这些元素都可以作为你的“大葱”被你烹饪进火锅哦: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拓宽知识面,就好像已经为自己烹制了一锅香喷喷的“大葱鲔鱼”,那么,现在就让鲜美的鲔鱼变为自己的营养吧!
通过对“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重温和升华,启发自己更多的原创性思考;这些思考,可以运用在日常写作中,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多翻看、重温自己的读书笔记,将读书笔记中的内容真正变作自己的知识!
介绍完读书笔记的在“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步骤中的运用后,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特地向读者分享了自己总结出的“让读书体验更美好充实的19个技巧”
1、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参考书包括地图、图鉴、统计数据、百科全书、年表、字典;
6、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可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图书堆放方法,以此来调整读书节奏;
19、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将你爱读的书、废弃的书、读书笔记分开摆放,整理出属于自己的,读书基地吧!
在本书最后的附录中,作者还贴心地向读者分享了自己在读书笔记中经常使用的26种实用文具,包括各种不同规格的便利贴、钢笔、圆珠笔、铅笔、便签本、电子词典等等,详细列出了文具的品牌及规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探讲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再次佩服日本人做事的细致与严谨,记得逛美妆店和母婴用品店时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日本的产品确实设计精巧,细致周到,能够无微不至地考虑到用户体验;比如,美妆店里洗脸用品区,除了洗面奶、磨砂膏、蒸脸器等产品,甚至还有将额前刘海贴在头顶的“刘海魔术贴”!
这本书的内容也处处向我们透露出作者严谨细致的读书及写作风格:记号的用法、日期的写法都为我们一一列举,以供读者参考;很多被粗心的我们忽视、或者在生活中我们不屑一顾的小细节,都被作者细细琢磨并加以提炼,最后总结出如此精炼实用的读书技巧。
那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列出自己的购书愿望清单,买到心仪的好书,烹饪一锅“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提炼读书感悟,开始美妙充实的读书之旅吧!
年初,朋友圈流行一个“集赞读书”的小游戏:一个赞一本书,年底公示,xx本封顶;
可是,收藏了这么多“书单”,到底读过上面的几本?集了那么多赞,又读了几本书呢?就算是一年读50本书,真正入脑、入心的又有几本?
怎样才能将书读懂、读透,把书中内容化作自己的血与肉,融入自己的精神与气质?日本“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其《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给我们做出了解答。
“当读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它便需要整理与归纳的技巧。奥野宣之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崇尚返璞归真的‘笔记读书法’,让笔记成为读书时的标配。”
“只是用眼睛读书,就等于没有读过。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笔记本是读书的助手,可以把读到的信息以准确的形式转变为你思想中的一部分”。
这本书就是作者教我们如何运用“读书笔记”来有效读书的“干货”集合;在这里,“读书笔记”不仅仅指笔记本的“实物”,更是一种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笔记”将贯穿于读书过程的始终,并帮助我们将书中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财富。
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装帧和设计的“MUJI”风吸引住了:中文外封上,封面图案只有一本书、中文及日文书名,作者及译者名字,出版社信息;封底仅有简单几句推介语,设计风格简约大方、素净典雅,没有花里胡哨的图案和对比强烈的色块,没有装饰、直至本源。
比起市面上装帧精美的畅销书,这本书真是太特别了。那些畅销书无不用繁琐的花纹及图案装饰封面,腰封上“XX名人联袂推荐”的字眼简直要晃瞎读者的眼。而这本书极好地遵循了“simple is more”的原则,整个画风就一句话:“好好读书、认真做笔记,别整多余的幺蛾子”。
韩国总统朴槿惠女士在其自传《绝望锻炼了我》中提到她有个外号叫“笔记本公主”,因为自己习惯于随身携带笔记本,在走访民众、视察工厂时随时随地把所思所想记在笔记本上;她的很多政见就是在笔记本上现出雏形的。因此,她的政治对手把她的笔记本称为“恐怖笔记本”,媒体则把她演绎为“笔记本公主”。
近些年手账的流行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笔记”的重要。手账达人们在笔记本上用图形、文字、符号等元素记录生活、工作或随感,日本人甚至将手账发展出了极具特色的“手账文化”。
1)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
1)勤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思想中的灵光一现用笔记下来,丰富知识储备;
2)贯穿读书过程的始终:将读书笔记用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阶段;
3)笔记一元化:把与读书有关的所有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本,可使用如下5个小技巧:
买书时,怎样才能不被言过其词的广告和名不副实的销量排行榜左右?养成列购书清单的习惯吧!把购书清单列在读书笔记本中,随时填充、扩展清单。
通过列购书清单,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买到真正想读的书,而不是在书店盲目地寻觅,并被广告推销等因素左右。
“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当你决定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买书、读书的时候,对读书的认识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作者将读书五步骤中的“读书”和“记录”两步在此合并讲述;哪怕是只写一句话的读后感想,也比漫无目的的“读”要好得多。所以,拿起笔,打开笔记本,开始着手记笔记吧!
为了及时记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随时记笔记非常重要。对此,作者介绍了很多方法,可以用如下三个步骤:
a、准备三种颜色不同、规格不同的书签,区分“通读”、“重读”、“标记”部分;
“葱鲔火锅”,即金枪鱼火锅,金枪鱼是主料,葱段属于配料而非调料。一锅香气扑鼻的“葱鲔火锅”,金枪鱼和葱段都必不可少;一篇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对书中思想的总结和读者自己的感受也必不可少。这就是作者教给我们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以和作为区分,标注在各个段落之前以区分摘抄原文及自己的感想和评论;摘抄时,还可以附加上段落在原书中的页码,以便于日后回到书中翻阅。
如果实在懒得不想抄书中的段落,下面这些元素都可以作为你的“大葱”被你烹饪进火锅哦: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拓宽知识面,就好像已经为自己烹制了一锅香喷喷的“大葱鲔鱼”,那么,现在就让鲜美的鲔鱼变为自己的营养吧!
通过对“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重温和升华,启发自己更多的原创性思考;这些思考,可以运用在日常写作中,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多翻看、重温自己的读书笔记,将读书笔记中的内容真正变作自己的知识!
介绍完读书笔记的在“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步骤中的运用后,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特地向读者分享了自己总结出的“让读书体验更美好充实的19个技巧”
1、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参考书包括地图、图鉴、统计数据、百科全书、年表、字典;
6、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可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图书堆放方法,以此来调整读书节奏;
19、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将你爱读的书、废弃的书、读书笔记分开摆放,整理出属于自己的,读书基地吧!
在本书最后的附录中,作者还贴心地向读者分享了自己在读书笔记中经常使用的26种实用文具,包括各种不同规格的便利贴、钢笔、圆珠笔、铅笔、便签本、电子词典等等,详细列出了文具的品牌及规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探讲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再次佩服日本人做事的细致与严谨,记得逛美妆店和母婴用品店时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日本的产品确实设计精巧,细致周到,能够无微不至地考虑到用户体验;比如,美妆店里洗脸用品区,除了洗面奶、磨砂膏、蒸脸器等产品,甚至还有将额前刘海贴在头顶的“刘海魔术贴”!
这本书的内容也处处向我们透露出作者严谨细致的读书及写作风格:记号的用法、日期的写法都为我们一一列举,以供读者参考;很多被粗心的我们忽视、或者在生活中我们不屑一顾的小细节,都被作者细细琢磨并加以提炼,最后总结出如此精炼实用的读书技巧。
那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列出自己的购书愿望清单,买到心仪的好书,烹饪一锅“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提炼读书感悟,开始美妙充实的读书之旅吧!
现在有很多的读书组织在浮现,也开始有了很多的读书玩法,但是大多数都很类似,没有自己独特的玩法,似乎读书真的就是这样的一些点,即使是在很多的谈论关于读书方法方面的书籍也是一样的。那么读书社群究竟该怎么玩?
那是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偶尔因为一篇文章的火爆,我想到把自己擅长和爱好的几个方面都搭建一个社群吧!于是就剪了关于跑步的,读书的,还有坚持成长的,而如今除了跑步的被解散以外,其他的两个还很好的存活了下来。而这个过程我一直在倡导的就是陪伴性成长。所以建立读书社群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陪伴成长,就是想用一群人的陪伴来更好的读书,也方便一起监督彼此读书,虽然说读书是一件比较私人和孤独的事情。
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观点,也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升华一本书,而这些终究使得我们在很多层面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书内容的消化层面帮助很多。这是我当时做之前的一个目的,但是后来却也发现真的是这样,尤其是在好多人都读过这本书的时候。
为了监督,为了交流,也为了能够有这样一个平台来加速我们的知识输出,因为当自己作为发起人的时候来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更加的卖力,也一定要做的更好。所以搭建平台之后我也希望自己不仅读更多的书籍,而且也能够更快的加速知识输出。当然后来也做到了。
这个是让我比较欣慰的,因为很多时候知识不像物质层面的交换,分享了可能就失去了,相反它是越分享越多,所以在我们设计了分享的模板之后,在我不断地和小伙伴们交流分享书的时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小伙伴来帮我们筛选书籍,然后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和想要阅读的购买就好了。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目标最清晰,我就是要圈一群爱读书的小伙伴来,就是要连接到更多的读书人,而这些读书人也能够在很多层面来不断地提升我们自身的读书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个也成为了现在我们依然在做的,就是寻找同频的读书人。
什么是社群?什么是读书社群?顾名思义就是一群爱读书想读书的人聚在一起的一个组织,无论这个组织是否有特定的框架,都无所谓。一般我把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线下读书会,也就是在固定的场合或者不固定的场合分享关于书的内容或者举办书的活动,一个是线上读书会,这个是比较容易做的,甚至一个读书微信群就是一个读书社群。
在建立读书社群的时候,其实我也已经拥有将近2000多个用户,而这些读书比较喜欢学习的,因为都是我从纯内容吸引过来的关注,我们的栏目规划有拆书,有好书推荐,还有周刊,术层面的比较多。所以在发起读书群的时候其实就是有伙伴沉淀的,后来也确实是这样,基本上不费吹灰之力就建立了一个百人群。
所以如果我们要做一个读书群的话,不妨有自己的一个自媒体平台,因为不仅可以发布自己的读书内容,还可以找到更多的读书人,当然也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圈子,甚至邀请更多的读书人来做分享。
当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一定要有自己的基调,这也好像是团队文化和企业愿景的东西,所以自己一定要明白,这里我以微信群来举个例子吧!
当时自己在搭建这个读书圈子的时候,其实我给它定的就是能够多交流书内容,只要爱读书在读书的小伙伴,所以我们会有进入的人,也会有筛选淘汰的人,这样也保证了我们一直的流通。
在一个群里得有几个灵魂人物,无论是质量高的还是行动强的,而这里我更倾向于行动,因为我们就是要交流吗?就是要多多行动来读书嘛!所以在刚刚建立的那一个月,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分享一本书的内容,其实那一阵子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格,真的就是按照每天一本书的计划在读,而高质量高数量的分享,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引起了更多小伙伴的行动,所以那几个月群里内容几乎就是高产,每天都有将近十个人分享。
在书内容的交流层面,我们确实做到了对于书本身的升华;但是更主要的也方便我们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因为每个人都分享了不同的书籍,而他们的认知和口碑就是在帮助我们筛选书,这个方面是我们没有想打的,刚开始我只是在思考可能会有很多的书内容的分享,也让小伙伴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书,但是在交流交汇的过程中却也发现帮助我们筛选了书籍。
我们还有一个工作就是会把群里小伙伴们分享的内容整理出来,然后发布到我们的公众号上,而这样的整理也使得我们有了自己的系统。每次我都会写一个六百字左右的序言,然后加上十位小伙伴分享的内容,之后再来写上结尾的书群加入方式。
一个群最主要的就是规则的设计和玩法的设计,这是我在乎的两个层面,而我们的规则其实也很简单:无门槛的加入,但是要有输入;不行动的淘汰,一定有筛选;因为我们会定期清理不分享潜水了的小伙伴。而在分享层面,我们是不禁言的,所以可以随时交流,只要是书内容就好。我们有固定的分享方式,小伙伴们可以每天来分享自己读过的书或者在读的书。同时我们偶尔也会玩玩接龙,也会做做好书同时读,然后讨论。
我做的社群,一般都是成长陪伴性比较多,可能这也和自己本身有关,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成长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所以现在回头看看,我几乎把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做了一个专门的社群出来,然后一群人一起成长,一起玩。因此在成长的陪伴,是永不停止的。
我想说的是圈子的力量真的是很大的,如今除了坚持成长棒棒团的飞速发展,最棒的就是我的读书群里。在刚刚发起的那一个月,因为高标准的要求和强有力的行动,我在读书的质量和数量层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现在还在坚持,我基本上隔一个月的时间就会重新来梳理一下自己的读书方法,因为这些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升级更新着。而这样的收获也使得我们在读书层面很快的浮现出来。
这是最明显的,也包括我偶尔去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书的内容,而现在到了什么情况?几乎每周都有小伙伴私信我书单或者书内容层面的分享,尤其是一些大咖的分享,这让自己很感动,当然群里的分享也还在依然如故的分享着,而终究我们也结交了一群爱读书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也是遍布在全国各地,当然偶尔我也会做个城市线下见面会,然后和一群书友一起来交流学习。
这是现在我给自己贴的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读书人,在近三年的修炼之后,在搭建了读书群之后,我变成了一个爱写作的读书人,基本上很多时候都在写书评,也在分享书的玩法,还有写作关于读书层面的经验和方法。而这些也让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地提升,当然在简书的写作就是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的,因为我们可以用通过首页投稿的方式,还有阅读量,点赞,打赏,来考量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从以前的每周通过一篇,到了现在的每周通过至少三篇。
这个是我刚开始根本没有想过的东西,我读书还是比较单纯的,只是在读自己喜欢的书,也会无私的把这些书分享给我的小伙伴,当然也有读书方法层面的东西。但是现在书读的多了,却也发现连接了很多的福利资源。比如朋友们会时常分享书内容给我,还会送书给我,也有许多社群邀请去做分享,还有一些出版社主动送书来读,当然这些都是副产品,我也不会因为这些而忘记了自己读书的本身。当然我是买书比较厉害的,我现在基本上都会花一千多块投入每月的成长,有时候买书是四五百块,有时候在八百块,而有新开了的微课,基本上现在能够解决我读书的消费。
做一个读书人,做一个爱学习敢分享的读书人,我所习惯和喜欢的就是把自己擅长的分享出来,然后顺便和一群人一起继续成长继续玩!
现在有很多的读书组织在浮现,也开始有了很多的读书玩法,但是大多数都很类似,没有自己独特的玩法,似乎读书真的就是这样的一些点,即使是在很多的谈论关于读书方法方面的书籍也是一样的。那么读书社群究竟该怎么玩?
那是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偶尔因为一篇文章的火爆,我想到把自己擅长和爱好的几个方面都搭建一个社群吧!于是就剪了关于跑步的,读书的,还有坚持成长的,而如今除了跑步的被解散以外,其他的两个还很好的存活了下来。而这个过程我一直在倡导的就是陪伴性成长。所以建立读书社群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陪伴成长,就是想用一群人的陪伴来更好的读书,也方便一起监督彼此读书,虽然说读书是一件比较私人和孤独的事情。
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观点,也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升华一本书,而这些终究使得我们在很多层面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书内容的消化层面帮助很多。这是我当时做之前的一个目的,但是后来却也发现真的是这样,尤其是在好多人都读过这本书的时候。
为了监督,为了交流,也为了能够有这样一个平台来加速我们的知识输出,因为当自己作为发起人的时候来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更加的卖力,也一定要做的更好。所以搭建平台之后我也希望自己不仅读更多的书籍,而且也能够更快的加速知识输出。当然后来也做到了。
这个是让我比较欣慰的,因为很多时候知识不像物质层面的交换,分享了可能就失去了,相反它是越分享越多,所以在我们设计了分享的模板之后,在我不断地和小伙伴们交流分享书的时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小伙伴来帮我们筛选书籍,然后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和想要阅读的购买就好了。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目标最清晰,我就是要圈一群爱读书的小伙伴来,就是要连接到更多的读书人,而这些读书人也能够在很多层面来不断地提升我们自身的读书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个也成为了现在我们依然在做的,就是寻找同频的读书人。
什么是社群?什么是读书社群?顾名思义就是一群爱读书想读书的人聚在一起的一个组织,无论这个组织是否有特定的框架,都无所谓。一般我把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线下读书会,也就是在固定的场合或者不固定的场合分享关于书的内容或者举办书的活动,一个是线上读书会,这个是比较容易做的,甚至一个读书微信群就是一个读书社群。
在建立读书社群的时候,其实我也已经拥有将近2000多个用户,而这些读书比较喜欢学习的,因为都是我从纯内容吸引过来的关注,我们的栏目规划有拆书,有好书推荐,还有周刊,术层面的比较多。所以在发起读书群的时候其实就是有伙伴沉淀的,后来也确实是这样,基本上不费吹灰之力就建立了一个百人群。
所以如果我们要做一个读书群的话,不妨有自己的一个自媒体平台,因为不仅可以发布自己的读书内容,还可以找到更多的读书人,当然也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圈子,甚至邀请更多的读书人来做分享。
当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一定要有自己的基调,这也好像是团队文化和企业愿景的东西,所以自己一定要明白,这里我以微信群来举个例子吧!
当时自己在搭建这个读书圈子的时候,其实我给它定的就是能够多交流书内容,只要爱读书在读书的小伙伴,所以我们会有进入的人,也会有筛选淘汰的人,这样也保证了我们一直的流通。
在一个群里得有几个灵魂人物,无论是质量高的还是行动强的,而这里我更倾向于行动,因为我们就是要交流吗?就是要多多行动来读书嘛!所以在刚刚建立的那一个月,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分享一本书的内容,其实那一阵子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格,真的就是按照每天一本书的计划在读,而高质量高数量的分享,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引起了更多小伙伴的行动,所以那几个月群里内容几乎就是高产,每天都有将近十个人分享。
在书内容的交流层面,我们确实做到了对于书本身的升华;但是更主要的也方便我们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因为每个人都分享了不同的书籍,而他们的认知和口碑就是在帮助我们筛选书,这个方面是我们没有想打的,刚开始我只是在思考可能会有很多的书内容的分享,也让小伙伴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书,但是在交流交汇的过程中却也发现帮助我们筛选了书籍。
我们还有一个工作就是会把群里小伙伴们分享的内容整理出来,然后发布到我们的公众号上,而这样的整理也使得我们有了自己的系统。每次我都会写一个六百字左右的序言,然后加上十位小伙伴分享的内容,之后再来写上结尾的书群加入方式。
一个群最主要的就是规则的设计和玩法的设计,这是我在乎的两个层面,而我们的规则其实也很简单:无门槛的加入,但是要有输入;不行动的淘汰,一定有筛选;因为我们会定期清理不分享潜水了的小伙伴。而在分享层面,我们是不禁言的,所以可以随时交流,只要是书内容就好。我们有固定的分享方式,小伙伴们可以每天来分享自己读过的书或者在读的书。同时我们偶尔也会玩玩接龙,也会做做好书同时读,然后讨论。
我做的社群,一般都是成长陪伴性比较多,可能这也和自己本身有关,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成长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所以现在回头看看,我几乎把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做了一个专门的社群出来,然后一群人一起成长,一起玩。因此在成长的陪伴,是永不停止的。
我想说的是圈子的力量真的是很大的,如今除了坚持成长棒棒团的飞速发展,最棒的就是我的读书群里。在刚刚发起的那一个月,因为高标准的要求和强有力的行动,我在读书的质量和数量层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现在还在坚持,我基本上隔一个月的时间就会重新来梳理一下自己的读书方法,因为这些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升级更新着。而这样的收获也使得我们在读书层面很快的浮现出来。
这是最明显的,也包括我偶尔去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书的内容,而现在到了什么情况?几乎每周都有小伙伴私信我书单或者书内容层面的分享,尤其是一些大咖的分享,这让自己很感动,当然群里的分享也还在依然如故的分享着,而终究我们也结交了一群爱读书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也是遍布在全国各地,当然偶尔我也会做个城市线下见面会,然后和一群书友一起来交流学习。
这是现在我给自己贴的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读书人,在近三年的修炼之后,在搭建了读书群之后,我变成了一个爱写作的读书人,基本上很多时候都在写书评,也在分享书的玩法,还有写作关于读书层面的经验和方法。而这些也让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地提升,当然在简书的写作就是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的,因为我们可以用通过首页投稿的方式,还有阅读量,点赞,打赏,来考量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从以前的每周通过一篇,到了现在的每周通过至少三篇。
这个是我刚开始根本没有想过的东西,我读书还是比较单纯的,只是在读自己喜欢的书,也会无私的把这些书分享给我的小伙伴,当然也有读书方法层面的东西。但是现在书读的多了,却也发现连接了很多的福利资源。比如朋友们会时常分享书内容给我,还会送书给我,也有许多社群邀请去做分享,还有一些出版社主动送书来读,当然这些都是副产品,我也不会因为这些而忘记了自己读书的本身。当然我是买书比较厉害的,我现在基本上都会花一千多块投入每月的成长,有时候买书是四五百块,有时候在八百块,而有新开了的微课,基本上现在能够解决我读书的消费。
做一个读书人,做一个爱学习敢分享的读书人,我所习惯和喜欢的就是把自己擅长的分享出来,然后顺便和一群人一起继续成长继续玩!
这是一个万众创业的年代,各种出人意料的生财之道层出不穷。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如何通过办读书会让你腰缠万贯,万事遂愿?当然要坦率交代的是,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几百年前,宋朝的皇帝赵恒就说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而我,只不过实践了他的教导而已。
2008年的时候,经过朋友介绍使用了“豆瓣网”,收获很多,不仅拥有了一个管理书、电影和音乐的好工具,而且结识了一群爱书爱电影爱音乐的朋友,于是“上海悦读书友会”(成立了,我是5个创始人之一,清楚地记得那个周日下午,陌生的我们聚在人民广场的星巴克,讨论如何开办读书会。全心投入的三年里,成长带来的快乐无以言表。如今,当时五人中的三人依然活跃在与“读书”有关的活动中,并且都在做与“读书”有关的创业公司。
然后到了2010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要筹备一个校友读书会,在学校网站上我分享了办读书会的一些心得体会,于是校友中心的老师就找到了我。于是,和另一群当时陌生现在已经是好朋友的校友们开始了“管理学院校友读书俱乐部”的运作。又一次的全心投入,因为读者群的改变,模式的更新,以及校方的支持,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读书会”市场,我又获得了全新的经验。
时间再前进到2013年,为了服务那些更爱读书,更想深入交流的校友们,我们开始尝试“精读会”的形式。我开了个头,带领《当和尚遇到钻石》(最新版本是《能断金刚》)的精读。没有想到的是,对这本书的精读尝试,开启了我全新的运作读书会的体验,也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我们为此成立了公司专门来读这本书。这也就是我这篇文章题目的由来———读书也是一门生意。
2012年我曾经参加上海国际频道《说东道西》节目的录制,和一群爱读书的国际友人一起探讨阅读习惯的历史变化,以及当前电子书带给人们的改变。当时我的观点还只停留在“多读书”和“读好书”层面,以及纸质书与电子书作为媒介带给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上。今天,作为一个以“读书”为主业的创业公司创办人,我有了全新的感想。这个月我们又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大型活动,很多朋友因此也想通过举办读书会来创业或者让现有的公司通过读书会更上一层楼,大家纷纷来找我,希望分享读书创业的经验。于是,抱着一贯地让更多人获得智慧的念想,特写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并期待与大家的火花碰撞,开创出更伟大的事业!
关于开办读书会有几个为什么,作为领头人的你,要想清楚。当然这可能不是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但常常思维这几个为什么,会让我们走下来,并走得非常好!
如果你看到某人因为办读书会而创业成功,也就想尝尝读书会创业,很好,真心地鼓励你!凡事没有最初的那个想要尝试的心,是不会有开始的,也就谈不上以后了。不过,这还不够。
因为我谈的是生意,是创业,所以你即将遇到的问题与其它创业没有什么根本不同。即使那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的运作也是各种艰难,与开办普通企业公司没有差别,大家都需要存活下来的。对领头人来说,这不亚于一次重生,只有你做你真心喜欢的事情,你才可能在历经风雨后更加茁壮而不是奄奄一息。
在文章开头,我花了大篇幅来分享之前我参与创办各读书会的经历,一来是介绍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想让大家知道,我是真心爱读书!我的书房比我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都要大,是几个房间中最大的。另外,我买书的时候,从来不会因为价格而迟疑,更不会买盗版。当我读到好书时,我会再买几本,送给朋友们。办读书会的时候,也根本没有想过要通过读书会来赚钱,更不用说读书创业了。不赚一分钱,而且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我依然乐此不疲。创业需要的是一种热忱,一种永不熄灭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只有来自于你内心热爱的事物。除此外,无他。
办读书会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一个观点“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言下之意就是,有些感受无法与人言说。但作为读书会的领头人,如果没有分享的技巧和强烈意愿,很难。技巧,可以学。但分享的意愿,骗不了别人,你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还是为了隐藏自己的无知,或者因为无聊寂寞找人说话,这些都不足以让我们不厌其烦地与一个个陌生的人分享我们的读书心得。只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好东西的愿望,那种希望他们也如我们一般幸运地学习到智慧的愿望,才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也是最强大的动力。当然分享的形式很多,有人写作,有人舞蹈,等等。我们这里谈的是读书会创业,所以愿意通过口头分享一定是你喜欢的事情。
一本书,一百个人读后有一百个感受,同时,一个人喜欢至极的书,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什么也不是。读书,确实是很个人的事情。
说它是好消息,因为大家读后感受不同,所以我们聚在一起分享讨论时,才会获得更多碰撞,收获价值。
说它是坏消息,因为别人分享的内容,你可能完全不能接受,这个时候你还愿意耐心地坐着听他分享吗,甚至必要时还要和他互动?如果只是参与者,没有关系,你可以选择离开,但你是读书会领头人,你不能打断他人分享,你更不能离开,这个时候,你可以吗?
特别是读书会办多了之后,你会见到各式各样的人,听到各种匪夷所思的观点,甚至完全错误的观点,遇到那些让人坐立不安或者焦躁难忍的人,这个时候,你是否能够作出适当的专业的应对,是很重要的。其实,也无关于专业,而是看你能否真正敞开心并且耐心地听不同的见解。
读书会办好了办大了之后,会有很多人愿意来帮忙,但在初期,尤其是你的第一次和前几次读书会时,你几乎要做全部的事情,从写第一篇宣传文案,邀约第一个听众,联系场地,签到准备,活动主持,以及后续跟进,等等,所有的事情,可能都要你一个人来完成。你既是读书的专家,也是组织管理的杂家。
定了10人位置,结果只有1人到;读书过程中,这个要喝茶,那个说空调太冷,还有人说环境太嘈杂;事后呢,说好了的某人会写读书会纪要,结果迟迟不交;等等。遇到这样的事情,你的第一反应是怨天尤人,还是想办法改进?你还愿意继续吗?
一场读书会活动,和一场大型活动的差别,除了出席的人数不一样,但要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少。也就是我们的俗语“麻雀虽小,五脏六肺齐全”。沉下心来,处理每一件事情!你必须要做的。
我原本也是这样以为的,但后来我发现,我是在为我自己办读书会!在办读书会的过程中,受益最多的人其实是我自己。我原以为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却没有料到,是所有参加读书会的书友在帮助我。
为了更好互动,我要仔细认真听每一个人的发言;为了更好组织推广,我耐心精进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为了让活动效果更佳,我尝试各种创意点子,向很多人虚心请教。最后,是我成长进步最多。
我清楚地记得前年冬天一个下雨的晚上,读书会只有一个人报名参加。活动之前我就知道只有一个人人,但我没有取消,我还是去了。寒意袭袭的深秋雨夜,我独自撑着伞走向读书会场地,心里已经无数次地冲动,要想打电话给那位报名的书友,因为人太少了,让我们取消今晚的读书会吧。后来我没有打出这个电话,因为在那条路上,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这是我要做的事情,是我要办的读书会,只要有一个人参加,我都应该没有分别地去分享。我要感谢那位书友的参加,成全了我的理想,让我有机会通过分享智慧而获得智慧。那天晚上,我们两个聊的很开心,记忆犹新。如今,她是我们书会的积极份子之一,而且也开始带领分会。
从办读书会到现在,我没有取消过一次读书会,最少参加书友人数是一人。凡事出于至诚之心,做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你会走过所有的困难和挑战!
基于表达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阅读的有效性,我选择使用思维导图来展现我建议的读书会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2)我会建立一个“读书是一门生意”微信群,在群里我会就这部分做口头的线上分享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络我。
如果是一般的读书会,几乎任何书都可以拿来读。但如果要精读,就要有一些基本的条件了:
1)从领读人的角度来看,一定是你自己熟悉的,读过多遍的,认为好的。如果是实践类的书,则要求自己一定是实践过并且取得有效成果的。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即使你的表达技巧不是很好,只要真诚地交流分享就可以了。
2)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是大多数读书人关心的话题。当然,你走小众路线也可以,只要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并召集过来。
1)卖的是好东西,人们才会买。因为你熟悉书,才有你将它打造成好产品的可能。
2)卖的是人们需要的东西,人们才会买。因为大家关心的话题,才可能是大家需要的。
我当年2013年选择的是《当和尚遇到钻石》(《能断金刚》)来精读,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参加该书的作者格西麦克罗区亲自讲授的静修营三次了,而且亲自实践了他在书中以及静修营中讲授的方法,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复旦管理学院的校友大都是在各行各业的商场职场中,对于内在精神修行和外在商业成功可以同时获得,觉得很好奇,也很向往。所以,活动一发布,就有很多人来报名,一举取得成功。
我们谈的是生意,所以,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没有一个大生意是一个人完成的,所以这个话题与如何成功地办一次次读书会活动同等重要。
大都爱读书的人,好静,不好动;好讲,不好做;好想,不好干。所以很少有人会想到做读书会的生意,是合情合理的。要找到类似“静如处子,动若脱兔”的人,真心难!但,不代表没有这样的人。大凡事业做得大的人,没有不读书的。所以,一旦被你找到,你就是幸运中的幸运啦,离成功就不远了。
我们参加读书会的书友,最初的动机绝不是为了做读书会的生意。我自己当年也完全不是。为了学习,为了交友,为了打发时间,等等,没有对错啦,这只是一个真实的现象。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即使他/她很有能力,也很少会主动积极地要参与读书会日常事务中去。但我们有些方法,可以让他们主动站出来:
1)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主动提出你希望得到的帮助。这个时候有人回应,也可能没有。回应的人中,可能合格,也可能不合格。这些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让大家知道。
2)真诚交流。大家是因为读书而走到一起的,一定是在心里有共鸣的一群伙伴。所以,读书会上我们更多的是真诚的心灵交流。所以,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一定要真诚的开放的交流。当我们能够相视一笑的时候,就没有合作不了的事情。
3)做你说的,说你相信的。这是我认为的任何创业领导人必备素质,读书创业也一样。当然,我们不是完美的,尤其创业带头人会有更大的压力,以及因此带来的情绪问题,即使平时的小毛小病在创业过程它的反面作用就会放大无数倍。但只要我们能够每天进步,努力地身体力行我们学到的相信的,这个很重要。不要抱着“说一套、做一套”的侥幸心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当你有了合作伙伴,读书创业就不再遥不可及啦。接下来的团队建设事宜,很多创业书籍和创业培训课上,都有更详细和专业的讲授。我就不画蛇添足了。这三点是我的重要心得感受。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会创业中来,让更多的好书发挥出它们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路上收获的财富,只是副产品而已。
这是一个万众创业的年代,各种出人意料的生财之道层出不穷。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如何通过办读书会让你腰缠万贯,万事遂愿?当然要坦率交代的是,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几百年前,宋朝的皇帝赵恒就说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而我,只不过实践了他的教导而已。
2008年的时候,经过朋友介绍使用了“豆瓣网”,收获很多,不仅拥有了一个管理书、电影和音乐的好工具,而且结识了一群爱书爱电影爱音乐的朋友,于是“上海悦读书友会”(成立了,我是5个创始人之一,清楚地记得那个周日下午,陌生的我们聚在人民广场的星巴克,讨论如何开办读书会。全心投入的三年里,成长带来的快乐无以言表。如今,当时五人中的三人依然活跃在与“读书”有关的活动中,并且都在做与“读书”有关的创业公司。
然后到了2010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要筹备一个校友读书会,在学校网站上我分享了办读书会的一些心得体会,于是校友中心的老师就找到了我。于是,和另一群当时陌生现在已经是好朋友的校友们开始了“管理学院校友读书俱乐部”的运作。又一次的全心投入,因为读者群的改变,模式的更新,以及校方的支持,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读书会”市场,我又获得了全新的经验。
时间再前进到2013年,为了服务那些更爱读书,更想深入交流的校友们,我们开始尝试“精读会”的形式。我开了个头,带领《当和尚遇到钻石》(最新版本是《能断金刚》)的精读。没有想到的是,对这本书的精读尝试,开启了我全新的运作读书会的体验,也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我们为此成立了公司专门来读这本书。这也就是我这篇文章题目的由来———读书也是一门生意。
2012年我曾经参加上海国际频道《说东道西》节目的录制,和一群爱读书的国际友人一起探讨阅读习惯的历史变化,以及当前电子书带给人们的改变。当时我的观点还只停留在“多读书”和“读好书”层面,以及纸质书与电子书作为媒介带给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上。今天,作为一个以“读书”为主业的创业公司创办人,我有了全新的感想。这个月我们又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大型活动,很多朋友因此也想通过举办读书会来创业或者让现有的公司通过读书会更上一层楼,大家纷纷来找我,希望分享读书创业的经验。于是,抱着一贯地让更多人获得智慧的念想,特写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并期待与大家的火花碰撞,开创出更伟大的事业!
关于开办读书会有几个为什么,作为领头人的你,要想清楚。当然这可能不是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但常常思维这几个为什么,会让我们走下来,并走得非常好!
如果你看到某人因为办读书会而创业成功,也就想尝尝读书会创业,很好,真心地鼓励你!凡事没有最初的那个想要尝试的心,是不会有开始的,也就谈不上以后了。不过,这还不够。
因为我谈的是生意,是创业,所以你即将遇到的问题与其它创业没有什么根本不同。即使那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的运作也是各种艰难,与开办普通企业公司没有差别,大家都需要存活下来的。对领头人来说,这不亚于一次重生,只有你做你真心喜欢的事情,你才可能在历经风雨后更加茁壮而不是奄奄一息。
在文章开头,我花了大篇幅来分享之前我参与创办各读书会的经历,一来是介绍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想让大家知道,我是真心爱读书!我的书房比我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都要大,是几个房间中最大的。另外,我买书的时候,从来不会因为价格而迟疑,更不会买盗版。当我读到好书时,我会再买几本,送给朋友们。办读书会的时候,也根本没有想过要通过读书会来赚钱,更不用说读书创业了。不赚一分钱,而且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我依然乐此不疲。创业需要的是一种热忱,一种永不熄灭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只有来自于你内心热爱的事物。除此外,无他。
办读书会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一个观点“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言下之意就是,有些感受无法与人言说。但作为读书会的领头人,如果没有分享的技巧和强烈意愿,很难。技巧,可以学。但分享的意愿,骗不了别人,你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还是为了隐藏自己的无知,或者因为无聊寂寞找人说话,这些都不足以让我们不厌其烦地与一个个陌生的人分享我们的读书心得。只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好东西的愿望,那种希望他们也如我们一般幸运地学习到智慧的愿望,才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也是最强大的动力。当然分享的形式很多,有人写作,有人舞蹈,等等。我们这里谈的是读书会创业,所以愿意通过口头分享一定是你喜欢的事情。
一本书,一百个人读后有一百个感受,同时,一个人喜欢至极的书,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什么也不是。读书,确实是很个人的事情。
说它是好消息,因为大家读后感受不同,所以我们聚在一起分享讨论时,才会获得更多碰撞,收获价值。
说它是坏消息,因为别人分享的内容,你可能完全不能接受,这个时候你还愿意耐心地坐着听他分享吗,甚至必要时还要和他互动?如果只是参与者,没有关系,你可以选择离开,但你是读书会领头人,你不能打断他人分享,你更不能离开,这个时候,你可以吗?
特别是读书会办多了之后,你会见到各式各样的人,听到各种匪夷所思的观点,甚至完全错误的观点,遇到那些让人坐立不安或者焦躁难忍的人,这个时候,你是否能够作出适当的专业的应对,是很重要的。其实,也无关于专业,而是看你能否真正敞开心并且耐心地听不同的见解。
读书会办好了办大了之后,会有很多人愿意来帮忙,但在初期,尤其是你的第一次和前几次读书会时,你几乎要做全部的事情,从写第一篇宣传文案,邀约第一个听众,联系场地,签到准备,活动主持,以及后续跟进,等等,所有的事情,可能都要你一个人来完成。你既是读书的专家,也是组织管理的杂家。
定了10人位置,结果只有1人到;读书过程中,这个要喝茶,那个说空调太冷,还有人说环境太嘈杂;事后呢,说好了的某人会写读书会纪要,结果迟迟不交;等等。遇到这样的事情,你的第一反应是怨天尤人,还是想办法改进?你还愿意继续吗?
一场读书会活动,和一场大型活动的差别,除了出席的人数不一样,但要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少。也就是我们的俗语“麻雀虽小,五脏六肺齐全”。沉下心来,处理每一件事情!你必须要做的。
我原本也是这样以为的,但后来我发现,我是在为我自己办读书会!在办读书会的过程中,受益最多的人其实是我自己。我原以为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却没有料到,是所有参加读书会的书友在帮助我。
为了更好互动,我要仔细认真听每一个人的发言;为了更好组织推广,我耐心精进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为了让活动效果更佳,我尝试各种创意点子,向很多人虚心请教。最后,是我成长进步最多。
我清楚地记得前年冬天一个下雨的晚上,读书会只有一个人报名参加。活动之前我就知道只有一个人人,但我没有取消,我还是去了。寒意袭袭的深秋雨夜,我独自撑着伞走向读书会场地,心里已经无数次地冲动,要想打电话给那位报名的书友,因为人太少了,让我们取消今晚的读书会吧。后来我没有打出这个电话,因为在那条路上,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这是我要做的事情,是我要办的读书会,只要有一个人参加,我都应该没有分别地去分享。我要感谢那位书友的参加,成全了我的理想,让我有机会通过分享智慧而获得智慧。那天晚上,我们两个聊的很开心,记忆犹新。如今,她是我们书会的积极份子之一,而且也开始带领分会。
从办读书会到现在,我没有取消过一次读书会,最少参加书友人数是一人。凡事出于至诚之心,做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你会走过所有的困难和挑战!
基于表达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阅读的有效性,我选择使用思维导图来展现我建议的读书会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2)我会建立一个“读书是一门生意”微信群,在群里我会就这部分做口头的线上分享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络我。
如果是一般的读书会,几乎任何书都可以拿来读。但如果要精读,就要有一些基本的条件了:
1)从领读人的角度来看,一定是你自己熟悉的,读过多遍的,认为好的。如果是实践类的书,则要求自己一定是实践过并且取得有效成果的。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即使你的表达技巧不是很好,只要真诚地交流分享就可以了。
2)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是大多数读书人关心的话题。当然,你走小众路线也可以,只要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并召集过来。
1)卖的是好东西,人们才会买。因为你熟悉书,才有你将它打造成好产品的可能。
2)卖的是人们需要的东西,人们才会买。因为大家关心的话题,才可能是大家需要的。
我当年2013年选择的是《当和尚遇到钻石》(《能断金刚》)来精读,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参加该书的作者格西麦克罗区亲自讲授的静修营三次了,而且亲自实践了他在书中以及静修营中讲授的方法,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复旦管理学院的校友大都是在各行各业的商场职场中,对于内在精神修行和外在商业成功可以同时获得,觉得很好奇,也很向往。所以,活动一发布,就有很多人来报名,一举取得成功。
我们谈的是生意,所以,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没有一个大生意是一个人完成的,所以这个话题与如何成功地办一次次读书会活动同等重要。
大都爱读书的人,好静,不好动;好讲,不好做;好想,不好干。所以很少有人会想到做读书会的生意,是合情合理的。要找到类似“静如处子,动若脱兔”的人,真心难!但,不代表没有这样的人。大凡事业做得大的人,没有不读书的。所以,一旦被你找到,你就是幸运中的幸运啦,离成功就不远了。
我们参加读书会的书友,最初的动机绝不是为了做读书会的生意。我自己当年也完全不是。为了学习,为了交友,为了打发时间,等等,没有对错啦,这只是一个真实的现象。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即使他/她很有能力,也很少会主动积极地要参与读书会日常事务中去。但我们有些方法,可以让他们主动站出来:
1)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主动提出你希望得到的帮助。这个时候有人回应,也可能没有。回应的人中,可能合格,也可能不合格。这些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让大家知道。
2)真诚交流。大家是因为读书而走到一起的,一定是在心里有共鸣的一群伙伴。所以,读书会上我们更多的是真诚的心灵交流。所以,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一定要真诚的开放的交流。当我们能够相视一笑的时候,就没有合作不了的事情。
3)做你说的,说你相信的。这是我认为的任何创业领导人必备素质,读书创业也一样。当然,我们不是完美的,尤其创业带头人会有更大的压力,以及因此带来的情绪问题,即使平时的小毛小病在创业过程它的反面作用就会放大无数倍。但只要我们能够每天进步,努力地身体力行我们学到的相信的,这个很重要。不要抱着“说一套、做一套”的侥幸心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当你有了合作伙伴,读书创业就不再遥不可及啦。接下来的团队建设事宜,很多创业书籍和创业培训课上,都有更详细和专业的讲授。我就不画蛇添足了。这三点是我的重要心得感受。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会创业中来,让更多的好书发挥出它们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路上收获的财富,只是副产品而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