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鲁迅说过”从热闹到反思

2019-05-20 23:56:13  阅读 108 次 评论 0 条

  在中文互联网的世界里,鲁迅——哪怕仅仅只是这两个字——依然有挖掘不尽的价值,是自带巨大吸睛能量的标签。上周媒体爆出,鲁迅博物馆的在线查询系统,因为网友半天访问量达870万次而数十次瘫痪。

  很多博物馆搬上网以后,都提供在线查询功能,至于网友的使用频次则差别很大。据媒体报道,鲁博的资料查询热到爆炸,是因为网友把它拿来当作鉴定“鲁迅语录”真伪的机器人,太多网友“喂”来太多网上的“鲁迅说过……”,结果把系统撑崩了。

  互联网天然有自嗨的基因。当然不会是在同一天,突然有那么多人真的需要核实鲁迅到底写过哪些话;更可能的情况是,恰好有许多网友在无聊的网上漫游和爆款搜索中,突然又看到了“鲁迅”这个关键字,于是下意识地挤进狂欢队伍,跟随模板化动作,为又一波不知所起也难问其意义的“无厘头潮流”,再次贡献了一下自己的用户名和点击而已。

  第一当然是因为熟。每个初中以上学历的人,都不会不知道鲁迅,“鲁迅作品”是中学生乃至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和考试范围,仅这一点,就保证了他在大多数人头脑中,占有一定记忆内存。但是,通过在线查询去“追究”真伪的,主要不是正在学习鲁迅的学生,目的也并非为了解更多关于鲁迅作品的信息。如果非要深究,这场行为艺术一般的“去伪存真”何以突然激发起网友的参与热情,那可能也主要是基于当下互联网潮流中,对“打脸”和“反转”剧情的热衷。

  凡鸡汤必打造得特像“名人名言”,凡批评吐槽皆贴个“鲁迅说”作标签,这惯用的套路一度在网络书写中泛滥成灾。既然我们写作文被鼓励“最好引用名人名言”,写公文被要求“摘抄权威和专家”,久而久之,是不是对自己的观点与表达,都有了一种惯性和经验性的“人设”?

  比如,不好意思直接抒发感情,便模仿几句席慕蓉或张爱玲式的叹息,显得既有情调,别人看在才女面子上还不敢嫌弃;想说服人又担心被怼回来,就搬来拿破仑、尼采、马云……有地位的人说话是不是显得更有力量,反正对方又不能找他们来对质;至于心底有了批评的锐利,则最好挂在鲁迅先生名下——在中文写作的世界里,最早用匕首一般文字震撼我们的,不正是他么?

  如果说很多人曾用“伪名人名言”来熬鸡汤的话,那么拿“鲁迅说过……”来编段子,对一种浮华的“意义”表露怀疑,则像是一种更曲折的表达欲望,甚至是更自暴自弃的创作态度。

  毫无疑问,除了少数“伪造”得特别仔细的文字,对于网上海量的“鲁迅语录”,大多数网友是明知它们有多么可疑的。但是,这反而制造了大家疯狂转载、疯狂引用的狂欢现象。因为在这样的山寨文化狂欢中,每个人都不必有任何精神负担。

  把“鲁迅”放在破折号后面——这就是个游戏;如果你知道这游戏的规则,就不该也不能挑剔或者指责我所表达的所有意见。所以,段子里的话,不是鲁迅说的;段子里的讽刺、夸张,也不是鲁迅的睿智与冷峻;但“段子”里对于虚伪油腻的鸡汤文化的鄙视和反对,却很可能是那些匿名创作者们很想表达,却难以大声说出来的心里话。

  但是,当个人的意见和质疑,被那么自然、那么套路地伪装成一种“自轻自贱”的小幽默,阅读的人,真的还能读懂他们吗?我们真的还能明白彼此想说的话吗?思想的交流和激荡,还能够顺畅和充满活力地进行下去吗?我们是否越来越不敢开门见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我们是否已经习惯用一种反讽、撒娇和胡搅蛮缠来掩藏观点,试探别人的回帖,以便随时可以在意见场上撤退或者转换立场?

  鲁迅,是扎在中国人精神肌体上的一根针,这根针刚硬锋利,令人无时不刺痛,警醒。但在流行文化中,这根针变成了一个“梗”,力量被消解,严肃变戏谑,鲁迅先生若真在这喧哗之中,不知又会发出怎样的呐喊。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在中文互联网的世界里,鲁迅——哪怕仅仅只是这两个字——依然有挖掘不尽的价值,是自带巨大吸睛能量的标签。上周媒体爆出,鲁迅博物馆的在线查询系统,因为网友半天访问量达870万次而数十次瘫痪。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28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