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10天的冲刺这些“坑”一定要避开!!(附各科冲刺秘笈)

2019-05-21 04:11:59  阅读 128 次 评论 0 条

  原标题:高考最后10天的冲刺,这些“坑”一定要避开!!(附各科冲刺秘笈)

  当高考进入倒计时,犹如马拉松跑到了最后一公里。在这你追我赶的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理性应考,科学备考。既不能“踩刹车当油门”,躺倒不干,消极等待,停滞不前,坐失良机;更不能“踩油门当刹车”,盲目蛮干,误入歧途,失足跌倒,欲速不达。

  高考在即,那些关键时刻掉链子,深陷高考冲刺误区的人有你吗?今天我们就请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崔慧娟老师来为考生提个醒:高考复习冲刺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类在高三学子中广为流传的励志口号,不幸的是却被很多同学不折不扣地践行了。突出表现为:一是过度熬夜,过分延长学习时间。起大早,贪大黑,尽量少睡,最好不睡。二是终日不休,过分挤时间来学习。两眼一睁,学到熄灯,下课、体活,走路、吃饭都在学习,一切尽在学习中。特别是在高考前夕,备考到玩命的状态,可以说是在以命博考了。

  如此勤奋刻苦努力,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过度熬夜,终日不休,这种追求学习时间最大化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特别是在临近高考的最后关头,过度紧张、疲惫进而焦虑、烦躁,致使头晕脑胀,注意涣散,思想迟钝,坐立不安,凡此种种,都会严重影响考生的考前状态和临场发挥,甚至造成考试失常,成绩打折。考前玩命的后果,往往是到高考的时候就只剩下“半条命”了。

  考前要加强时间管理,越临近高考越是如此,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确保白天高效学习,而不能一味晚睡早起。因为高考选拔的对象,显然不是学习时间最长,也不是学得最苦最累,更不是拼死拼活,拼命搏考者。

  特别是临考前几天,要拼搏但不要拼命,要提高效率,不要延长学习时间。不要熬夜到很晚,疲惫也会恶性循环。

  复习备考,不做题肯定不行,但是,只做题绝对不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陷入刷题大战的误区而不能自拔,互相攀比多做题,并以此论英雄,过分重视做题数量的同时,又过分轻视做题质量。

  突出表现为:一是只做题,不改错,有时间就做题,所以没有时间改正错题;二是只做题,不复习,有时间就做题,所以没时间复习基础知识,甚至是错题涉及的考点也无暇查漏补缺;三是只做题,不反思,不能变式变形,融会贯通。

  无论做过多少题,不会的依然不会,不对的依然不对。正所谓:有一种失败叫瞎忙!因为,做题只是发现你会不会、对不对的检查过程,而改错才是由不会到会,不对到对的提高过程,因此,做题是前提,改题是关键,提高才是目的。

  刷题不必大战,不必攀比,不必搞题海战术,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做题与改题的最佳结合点,能改多少,就做多少,但要注重改的质量,做到查漏补缺,系统复习,举一反三,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备考最高境界。特别是临近高考这几天,更是如此。

  多数考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即长板和短板,但很多人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突出表现:一是劫长济短,二是扬长避短。

  劫长济短者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木桶理论(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称为短板效应),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于补短,结果得不偿失。扬长避短者则是一味任性地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于扬长,成绩越好的学科,越投入时间学习,结果长者难以再长,短者却越来越短。

  因为高考录取是总分为王,因此不宜用“木桶理论”,而要用“线段理论”,即板块之和拼接而成的线段越长越好。所以不要过分偏科,不要劫长济短,也不要扬长避短,而是要扬长补短,特别是临近高考的复习,更需如此。

  我们很多考生的高考目标定位过高,超出自己现有水平和能力范围,从而导致压力山大。例如,实力是普通大学的学生,目标却是“双一流”;凡此种种犹如马拉松跑到最后一公里了,处于第二甚至是第三阵营的选手,非要冲刺夺冠一样,这种过高的目标定位有的来自学生本人,有的来自家长,有的来自老师,或两、三方的过高期望叠加,造成高考冲刺阶段因不断遭受挫败的打击而压力过大,过分焦虑,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

  目标高压的突出表现就是考生复习备考时过分纠模考成绩,对分数过分敏感甚至对难题过敏。即对待考试,重后果联想,轻成因分析与对策。例如,一有题不会做,特别是在考场,就浮想联翩:这道题不会,就少了几分,XX大学就无望了,我可怎么办啊?我对不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七大姑八大姨会怎么看我呀……

  高考冲刺阶段,特别是临近高,孩子回家备考的日子,家长千万不要再施压,而应设法减压,不要再强化分数目标和理想大学,而应强化基础知识,全面回归教材,关注错题的价值,即如何改错,怎样才能不错,从哪再提高几分等,总之要把兴奋点从后果联想转移到成因对策上来。

  你复习必修1,他看必修2 ;你上语文课,他做数学题;学校组织的大型模拟考试,他也会提出异议不想参加,理由是打乱了他自己的复习计划;更有甚者要求离校回家自学等等。等到临近高考,真的离校回家了,却又失魂落魄,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了。

  在冲刺高考的关键阶段,要自信但不要自负,要自强但不要自恋。客观认识和评估自己,正确处理与老师、与学校的关系,要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备考,理性应试。

  总之,在冲刺高考的最后日子里,一般来说,学生都已离开学校,回家自主复习备考了,即使是在学校,老师也不讲课,而是由考生自主复习备考了。特级教师特别提醒:高考犹如马拉松,最后冲刺要理性,切莫跑偏误入坑。

  高考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以时间分配的原则是一分钟的一分。在考场上,学生内心要有一个时间的谱系,90分钟做完前面五道大题,给作文留下大约50分钟时间,从容写作。最后十分钟,全面检查。

  人在放松的状态里会从文本和题干中捕捉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内心平静能更好地调动现有的知识储备,写出更合理、更完善的答案。心若静了,状态就好了,分数就高了,好运就来了。

  开头,指的是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学生答题的误区是读完文本,直接答题。答题的方式是回读文本,找到区间,比较筛选。这个答法,没有错。只是中间缺少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咀嚼文本。中间,指的是诗歌鉴赏。结尾,指的是作文。

  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注意三点:提炼材料;明确任务;基于思维需要而运用材料。

  没有思维,堆砌材料,已经完全不符合当下高考的要求。所以,学生要在提升思维品质上下功夫。 另外,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一点四面”,学生要在素材上有所准备。

  1.扎实的基础:表面理解是书本上基本的概念、定理及运算。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书本的基础上要有广度,要从基本原理出发,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原理的网络,包括一些重要的结论都需要考生更好的梳理。

  2.熟练的技法:对于典型的题目,应该有成型的、稳妥的、通用的解题模式和方法,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争取在考试中赢得更多的时间。

  3.灵活的思维:在考前这些天时间里,并不是代表已经定型了,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感悟、理解和挖掘的。比如一个题目可以从数形的角度以及分类讨论等多种方式来理解;对一题多解这种典型问题要重新挖掘,加强我们对题目思维层面的拓展。

  4.稳定的心态:大家面对的信息很多,我们需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充分了解高考通常的规律,不能过分着急,要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才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反复演练历年高考线.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不要漫无目的地单打独斗,这是复习大忌。有效利用在校时间找老师指点,解决在家无法解决的困惑。

  2.高考英语试题考查比较全面,偏、难、怪题出现的几率很小,可以反复演练历年高考真题,熟悉高考的思路。

  4.不要盲目地做题,有效把握各个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只有100词左右,也要把握文章的基调,确定正确的人称、时态;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衔接,使文章结构清晰、完整;同时注意长短句结合,避免重复使用相同词语、句式。另外,卷面要整洁,尽量避免勾抹,避免犯低级错误。5.区别对待考纲中的3500词,过好单词关。再大批量地死记硬背所有单词,收效甚微。所以,要精准地把握高频词和短语的含义,对于涉及到词形变化的词要准确掌握各个词性的拼写,特殊变化的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也要掌握。

  :考纲词汇个个击破,重点词汇(动词,形容词,名词)重点加强,包括搭配用法、各词类转换及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等。

  语法复习要重基础、看主干,如时态,非谓语,各复合句,特别是复合句中连词的使用、意义。

  :得阅读者得天下。坚持在考前每天做2篇阅读,以语篇为突破口,每天补充新语篇。阅读题材多关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意识,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等方面。注重在语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文要求内容的完整性,文章组织的连贯性,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多样性及语言的准确性。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多看看近年全国I、II卷的写作例文,把控文脉,提升能力。

  :这一阶段是查缺补漏的阶段,重温错题本会纠正平时知识的短板,事半功倍。政治

  在复习时尽可能把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内容和逻辑上的联系构建成关系密切的网络,即知识集成块。强化记忆知识脉络,达到涉及一点便能联想起整个知识网络的目的。

  1.选择题虽然题量少,但分值高、风险大。政治12道选择题,大约用时10~15分钟。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计算型、函数图像型选择题。关注2017/2018年高考的重大时政热点素材。

  2.以高考真题为载体,迅速提升应试能力模拟试题和高考真题在命题选材、思维考察、选项设置、设问限制、答案生成方面存在很大落差。

  建议考生在最短时间内抢练高考真题。高考试题选择题有相对固定的知识陷阱和特定词汇。这些技巧性手段都需要考生在真题训练中提升应考能力,模拟试题不能提供这种训练背景。

  3.用好时事,活化知识体系紧跟时事是文科综合科目尤其是政治科的鲜明特色。某些知识点会因为时事政治而成为当年的命题热点。当然对时事政治不能采取一网打尽的方式,要抓住重点时事编制知识体系的同时要回归时事政治最本质、最适合考察的角度。

  历史学科冲刺备考阶段应注意不再纠结于细节知识点的掌握,而应该注重从整体的知识框架方面,从阶段特点、规律方面复习,同时重视解题方法和时间安排的训练。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考前最后冲刺要重点梳理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深化拓展重点知识,尤其要挖掘历史地图、表格和图片中的信息。

  2.要建立知识的宏观体系,梳理知识的发展线索,把握历史规律,如从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等方面建立知识体系并提炼历史规律。

  4.要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将历史、热点、中外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适当关注本年度热点和重大社会热点。

  5.有效适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要重视解题能力的训练,以此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规范答题技巧。要认真做高考真题,这一时期应做高考全国文综卷,分析高考题考查的知识、方法、能力的要求等;同时必须要进行限时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6.注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避免思维定势。历史学科的试题考查角度灵活,注重对学科素养的考查。

  在这一阶段, 学生做了大量的模拟试题,针对题型必定进行了大量的专题训练, 因此很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定势的误区。要记住在面对高考试卷时, 若出现你未见的题型,问法,是太正常不过的现象, 只要本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一定能迎刃而解。

  2.强化审题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以近5年高考所用试卷试题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综合题,一定要认真琢磨图文中隐藏的信息,将其与已有知识模板结合起来,完成相应的表述。

  3.强调地理理论的灵活应用。必修三册教材主要介绍了整体性理论、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该三种理论是高考试题命制的基石,绝大多数的高考试题可以调用这三种理论加以作答,所以一定把这些内容弄懂、弄透,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4.关注对地理核心能力的考查。地理核心能力包括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其中地理实践能力包括地理考察、社会调查和模拟实验。

  7.注意答题规范、地理术语的使用。重要的写在前面,分点说明。字迹要清晰,术语运用合理。

  2.按计划复习笔记,做过的错题、典型题不要只看,要动手做,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规律、按部就班,制定好计划,稳步推进。

  ②研究近三年来高考试题,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专项训练,秒杀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

  3.专项填空题知识点:磁场、电磁感应、实验(力学、电学)、电场、机械能、运动、受力问题。具体问题例如:图象,极值;功有哪些类型;机械能守恒有几种典型题;磁场有几种类型;确定圆心。

  另外还要重视教师上课中特别强调的试题、易错的考察方面,例如图表分析、计算、实验分析等都是大家容易丢分的地方,重新审视错题和答案。

  一方面分析自己的错误,修正自己的答题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点的一种梳理。此外,高考化学特别重视图表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信息读取能力、实验分析能力等考查,所以在备考中应对这些能力做专项训练,总结解题方法技巧,对高考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高考得分能力。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28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