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肩负着强军兴军伟大重任的青年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盛夏,新组建的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送走了第一批本科学员。他们告别军校的青葱岁月,奔赴祖国各地,开始书写各自的人生篇章。转眼间踏出校门已经一百天了,国防大学政治学院2018届毕业学员想必对这百天里的历练有着极深的感悟。
李麒毕业分配来到了西藏。这三个月里,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改革为部队战斗力带来的提升。
驻藏部队的新排长集训改为了“1+2+3”的模式:一个月集训,两个月当兵锻炼,三个月骨干任职。李麒在西藏林芝墨脱县的边防连当兵锻炼,在担任值班员的一个多月里,军事体技能和管理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初步具备了基层排长应有的能力素质。
谈到工作至今的感受,李麒认为,边防连的工作有很独特的地方,虽然环境异常艰苦,战友们的相处却很融洽。在这里,调整自己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要在好与差中找到平衡,才能更好锻炼自己。
尽管对未来比较茫然,李麒却不忘自己的“老本行”。锻炼期间,他积极参加新闻报道和公文写作,收获颇丰。
问起对西藏有何感受,他坦言:“那种‘我为祖国守边防’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越艰苦的地方越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青年干部来说,要多学习、多积累,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知不觉离开学院已经100天了,“这一站政院”已经变成了“上一站政院”,中山北路305号成为了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现在身处祖国的最西端——距离金陵万里之遥的喀什噶尔。从东经118度到东经75度、从江南水乡到西北大漠,我感受到的不是边关冷月,亦不是荒无人烟;而是喀喇昆仑的雄伟壮阔,是叶尔羌河的奔腾欢畅。
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点滴付出都将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基石,都将推动世界一流军队的建设。
在这里,我被任命为代理指导员。虽然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但这无比光荣、无比崇高的使命,使我斗志昂扬。我会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工作,尽自己所能把连队带好,不负芳华,更不负军装。
还在政院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既能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不要过早地奢求大机关大城市,须先勤学苦练、打好基础。要知道,一身好本领才是最好的敲门砖、最好的铺路石。
工作伊始,生活的主题仿佛被一个“忙”字牢牢霸占。当我忙里偷闲坐在屏幕前,打算写写参加工作至今的感受时才突然发现,“一百天”在这样充实的生活中,只是个名词。
初入单位的一百天,意味着很多“第一次”,我想所有新毕业干部都大同小异。但作为一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毕业学子,我们要有自己的骄傲。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港湾,也同样是我们步入工作后最坚强的后盾。百天里的一次次“化险为夷”,让我感受到了身为一名“国大人”的荣光。每当耳畔响起那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我总不禁扬起嘴角——背后有你们,我定会砥砺前行。
作为全军首届“英模烈士子女班”毕业学员,王方新深刻认识到,赓续红色基因、勇担强军重任是自己所在群体的最崇高使命。
工作至今,经过集训和专业分训,她的能力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在机关的一个月,她一切从零开始,虚心请教、认真学习,用心对待上级交代的每一项工作。当她置身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才真正明白教员所讲的“机关的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基层”的真正含义。许多时候,王方新也会疑惑,这些琐碎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每当她完成一项困难重重的工作,每当她帮助别人解决了棘手的问题,每当她得到同事的认可……她都会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也认识到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推动着军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她总是乐观地说:“毕业之后的生活可能没有想象中美好,但也不会很糟糕。我们要保持期待,别让琐碎的工作消磨自己,而要在琐碎的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初到基层部队的她,难免对眼前的工作感到迷茫——部队的具体工作和在院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差距太大,我们优势在哪里?
专业不对口、工作不尽如人意……她总在心里憋足一股劲儿并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国防大学的毕业学员,挺过去!回头看就是云淡风轻。”
如今,杨琳主要从事晚会策划、比赛筹备等工作。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能够从容地组织一场活动,这迅速的成长和转变使得很多同事由衷地对她竖起大拇指:你们国大政院毕业的学员学习能力真强!
三个月来,杨琳也遇过挫折、受过委屈,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与梦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论身在何处、身居何职,只要我们能够用最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用最真诚的态度面对生活,就不会辜负我们的军旅生涯。
先在重庆集训,后在拉萨当兵锻炼,现在又在某高原荒漠驻训。入藏以后,杨洋嘴唇裂了又裂,鼻血也断续不停,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尘土的气息。“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我从不后悔参军入伍,更不后悔选择了西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出身的杨洋知道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刚来到西藏,难免会经历从积极到失落再到妥协的心态转变。但他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仍旧热爱它。这是为什么?他坚定地回答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起点或许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进步,但自己始终要做命运的掌舵人。我坚信通过我们一代代人的奋斗,西藏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毕业100天,我的轨迹依旧在这个院子里。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是熟悉的温度,只是前行的路上换了陪伴的朋友,或者说以前的朋友换了陪伴的方式。
2018年,我被赋予了两个意义非凡的身份:8月,毕业——作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第一届本科学员;9月,开学——作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员。2018年,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现在的我依旧是看书学习,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现在的我依旧热爱生活、热爱运动。
我想对自己说,年轻的时候,多做些对身心有益的事情,用年轻的身体走路,用年轻的心拥抱幸福,用年轻的韧劲迎接挑战。这个时候,别放过这个最好的对手——年轻的自己。
作为国防大学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我深感荣耀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重的责任和压力。
国防大学是我军的最高学府,是培养综合性联合指挥人才的摇篮。前几日,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前往延安现地教学的统训研究生。有一位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不是到延安,也不是来延安,而是回延安。自1937年抗大成立至今,80余载的时间里,一代代教员和学子为抗击侵略者、建立新中国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鞠躬尽瘁、奉献青春。改革既是对我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每一位参与者的一次大考。因为秉承着从革命战争年代延续而来的红色血脉和抗大精神,我不曾迷茫过。
毕业到现在,我与200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研一新生一起,参加了大学组织的统训。我的同学中85%以上都是在职干部,他们拥有比我们这群生长干部学员更加丰富的阅历和更加深入的思考。“带着问题来上学”——这也是我需要找到状态。我认为,师弟师妹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目标和内心的想法,找准专业才能为之一生奋斗,并在奋斗过程中找到快乐。
毕业之后,有人奔赴边疆,有人继续深造。“一道杠”的青春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青春岁月中那份燃烧的激情与澎湃不曾褪去光芒。不论未来会是怎样,愿每一位毕业学员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向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