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年学费标准在8000元以内的进行全额补助,超过8000元的每人每年定额补助8000元……我市对所有在市内外普通高校就读的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进行资助,2018年共发放资助资金5.49亿元,惠及12.01万人次,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在国家、重庆市、学校的各项资助下,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们实现了求学的梦想,他们也用参加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方式,传递爱心,回馈社会。
站着听课、站着看黑板、站着记笔记……4月12日,在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因为身高受限只能站着上课,她就是该校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徐晓琴。
徐晓琴出生于垫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发现她的脊柱是弯的,这导致她比同龄人矮小一些。但徐晓琴身残志坚,努力考上了大学,并且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广告学专业。
“我喜欢画画,中学时就为班级绘制黑板报、手抄报等。”徐晓琴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自己原本不敢报考花费较大的广告学专业,但重庆市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政策,极大缓解了她家的经济压力。
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徐晓琴,在大学里充分发挥特长,担任了学校书画社的副社长,带领社团取得“十佳社团”荣誉称号;文笔颇佳的她,还经常在校报校刊上发表文章;在“青春梦飞扬”团支部风采大赛中,她担任班级校歌指挥,获得最具风采奖;还先后被评为重庆交通大学的“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连续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同时,徐晓琴也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竞赛,先后获得第15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金奖、第10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三等奖等10余项学科竞赛奖项。
“我一直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国家、重庆市、学校等多方面的资助政策,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徐晓琴说,她曾代表学校参加了重庆市心理微课堂宣讲比赛,以自身经历勉励他人,“我们的社会非常有爱。我一直心怀感激,所以一定会以最大努力活出精彩,尽力去回报社会。”
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们在资助政策的帮助下,实现了他们的求学梦想,同时他们也奋力成长成才,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
张兴是重庆工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十多年前,爸爸因为一场火灾导致右手残疾,妈妈患有高血压、脑膜炎等疾病。”来自开州区的张兴说,一家人的开销仅靠外出务工的父亲每月不足2000元的收入,得知重庆市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后,自己在开州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了资助,才得以顺利入学。
参加学校勤工助学活动、连续两学年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进入大学后,张兴的表现很优异,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去陕西支教、敬老院服务、做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的志愿者等。
让张兴最骄傲的事情是,他从大一就开始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创建了“拾梦人”电子商务创新团队。这个“智惠网农”的电商扶贫项目,帮助忠县黄金镇凉泉村的土鸡蛋、橙子、榨菜等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因为助力当地农户脱贫增收,这个项目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银奖。”张兴说,今后团队还准备在武隆等地推广这种模式,自己也打算长期通过“互联网+”服务乡村振兴。
杨昌玉去年刚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如今成为学校运输贸易系的一名顶岗教师。奶奶双目失明,爷爷年迈多病……出身贫寒的杨昌玉顺利求学,同样得益于重庆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并且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杨昌玉说,为了回报社会,自己读大学时就参与学院青协与江津区双福新区阳坪社区共建市民学校,开展“四点半课堂”义教志愿服务,还带领各系团支部建立志愿者服务分队,开办“七彩宝贝”兴趣班等,将“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形成长效服务机制;在学校组织的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中,杨昌玉获得“春运志愿者先进标兵”等荣誉称号,“现在留在母校做教师,我常常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让他们要对生活有信心,一路向前。”
和杨昌玉一样的大学生还不少。比如重庆三峡学院学生肖乐艳、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李金花等同学,都在政策的帮助下顺利求学,也用自己的热忱积极参与“四点半课堂”“关爱智障人士”“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回报社会。
“教育资助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旨在切实减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教育支出的压力,发挥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每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能上学”“上好学”,市、区县、高校都设有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专线,即时核实、即时响应,2018年全市共发放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资助资金5.49亿元,惠及12.01万人次。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重庆市对所有在市内外普通高校就读的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都进行资助,在校就读期间所在家庭实现脱贫的,可继续享受资助政策直至毕业为止,以确保全市到2020年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