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题实践活动蘸墨雁鸣写天然

2019-05-24 06:36:02  阅读 127 次 评论 0 条

  尽染呈秋意,层林生五花。九月丰收季,吉林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走进敦化。蘸笔雁鸣湖,展卷写天然。吉林省的散文家们行走在长白山水之间,感受着“千年古都百年县”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民生。

  敦化其名取自《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寄敦风化俗之意。敦化位于长白山脉,有着与众不同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情怀。敦化市作协主席杨晓华用这样的话寄语家乡:“敦化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也是生长文学的地方,有着极具民族印记的海东文明。拨开历史钩沉,消散一片迷雾。历史学家用翔实的史料叙述那个年代,而我则用文学的眼光打量那个世界……”

  踏足白山松水,作家肖达就以诗的语言表达了自已的愿望:“生活是大地,文学是大地上开出的花朵,我愿意做一只蝶。”作家马犇表示:“文学创作需要读书,也需要行走。深入生活能使作家感受到多元的文化与存在,进而使作品鲜活而有质感。远离了生活,作品便成了脱水的花儿,干枯而黯淡。”作家陈凤华坦言:“邂逅最美的文字,便会遇见优秀的作家。此行目的,就是要写出比夏天还温暖的文字,写出比春天还有生机的文章。”

  敦化市副市长孙红霞向作家们介绍,敦化市生态优越、社会和谐、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开创了“海东盛国”的辉煌。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以地域写作为主流的敦化文学,在长白林海为背景的广大土地上呈现勃勃生机。

  下车伊始,作家们便不顾旅途劳顿来到张笑天纪念馆。在张笑天的生命中曾有一座湖,这座湖可以说与他血肉相融、紧密相联。张笑天曾在敦化的这座湖边生活了14年,那段生活是他文学生涯的起点。这座湖陪伴他承受了人生的种种挫折,见证了他人生最美好的岁月,也造就了他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文学品格。正是在这里,他写出了其人生中第一部成功之作《雁鸣湖畔》。所以,张笑天曾饱含深情地说:“我从心底感激长白山下那块富饶土地的慷慨给予。”

  看着纪念馆中陈列的点点滴滴,作家张帆感慨地说:“作家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中有普遍性、有同一性、有个性;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有声响、有色彩、有喜乐、有惆怅、有茫然。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情感在变化,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在潜移默化发生变化。文学一定是人们心理历程的情感表述。文字是有温度的,能够体恤人、照耀人。”作家孙凌则表示:“读书写作教会了我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的守候。在大千世界里学会识别、选择和放弃;学会宽容和理解;学会责任和担当。散文写作是我的选择,它帮助我勇敢地生活。”

  此行中,作家格致说了这样一句动情的话:“敦化之行,我从泥土、空气、山水中吸纳了优秀的民族精神,感到自己更有力量了!”这句话,在敦化市总工会匠心书苑的读书会上,得到了很好地印证。

  书香四溢的匠心书苑中,敦化的文学爱好者们聚集一堂,各自选出自已喜爱的在场作家的作品倾情朗读。这一刻,用作家杨逸的话说就是:文学无形的照耀、散文的魅力,真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它让每一位作者都自带光彩,令人看到燃烧着的生命的真情。敦化的天水如镜、秋叶斑斓,如同一张大幕,映衬出作家们各自不同的风采,已经定格成心中的电影,再也忘不掉!

  作家周云戈的体会则“结实”得很——他认为,散文应与真实较劲,应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真感觉。而真感觉的获取,关乎写作者对生活的熟悉程度,对生活取舍和对生活的态度。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当是散文最基本的遵循、最明确的尺度。周云戈生长在嫩江湾,嫩江湾日出日落、云起云飞、汛来汛去、撒网收网等场面,都是他眼中的景、心中的情;渔家人的喜怒笑骂,无一不是跃动其心底的鲜活故事。正因为他长期生活于渔乡的背景,使他亲历和见证了渔乡的社会变革、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他一直想以散文的形式,把渔乡那些渐行渐远的人和事真实地记录下来。既是个人的文学表达,又是一段史实的记录、文化的传播、知识的传递。所以,他一直坚持嫩江湾渔猎生活为主题的散文写作,每篇故事都是他内心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缘于这样的认识,他坚定地认为——散文应与真实较劲!

  作家丁利则言:散文写真,但生活、历史、新闻,不经过滤照搬上来,不是文学。他认为,散文初创者或经几年磨砺、实践,也不见得具备把拥有的记忆、事件、历史变成文学的能力,这个转换对作者来说是非常艰难的,散文作者尤其困难。语言、意境、思想、格局等等,只有这个转换成功了,你的散文才会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作家朱盾说,敦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脉,新时期更是因为文学大家张笑天的印记而成为文化的热土。火热厚重的生活给了我们灵感,观点的碰撞和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每个人都从别人身上汲取了更大的力量。这是一次现实生活和文学的亲密接触。深入基层让我们和人民心连心,脚踏泥土让我们有了无穷的力量。短暂的采风留给我的回忆无穷,感受到了美好和温暖,那种自由和真诚的气氛如圣光将我照亮,我得到了前行的秘笈和飞翔的翅膀。

  “这次主题实践活动,让我对敦化市的人文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作家陈晓雷说,通过到山野、乡村、企业、抗联遗址的实地采风,产生了要写好敦化的强烈冲动。过去对敦化的了解是表层的、浅显的,这次深入实地看、听、感、研、悟之后,收获巨大,这是最接人民、最接地气的作家实践活动,令我对敦化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我一定认真消化所得素材,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从生态环境的崭新视角,更好更深地认识理解敦化的自然风光、民族风俗、人文历史、红色资源,并由此挖掘超越以往、超越平常、颇具新意蕴的艺术构思,用新思维和新创意,写出为新时代增光添彩的文学作品。

  夜色阑珊,温润静好,有关文学的话题仍在继续。正如作家薄景昕所言,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精灵,每一次采风都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读书会依依散去,然文学的目光不老,依旧青春四射,可以传达与感染!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吉林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创作基地在敦化挂牌;在陈翰章烈士墓园,作家们重温抗联英雄事迹;在寒葱岭抗联基地,党员作家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大石头传统文化学校,作家们与村民共同舞起了大秧歌;在敖东书院,作家们感受着乡风文明建设的大爱情怀;作家们还采访了返乡创业典型刘东伟,了解这位传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万庄酱菜传统工艺、增加农民收入并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农民企业家……行走的路上,作家朱晓东一再说,这真是一次有质量之旅、一次有温度之旅、一次有回味之旅。

  在小山村,73岁的农民作家盖淑兰热情地为作家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她的记忆中,五六十年前的家乡茅草房、湿泥地、一片荒凉无交通;今天的小山村仿古的围墙、漂亮的砖瓦房、便利的街道……盖大姐高兴地说:“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我的责任就是用手中的笔,记录风光写故事,歌颂我的家乡!”朴实的乡土作家朴实的语言,作家们对盖大姐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敬意。

  “从江源到小山,牡丹江的激流在敦化的群山之间蜿蜒流过。好在江水流过的地方,天更蓝了,山更青了,草更绿了,花更红了;好在江水流过的地方,还留下大片大片的湿地,供鱼在水下畅游,供雁在水上鸣唱,供我在水边驻足流连。不想对敦化道一声再见,就像远去的一江秋水,我转身默默地离去——留下的是脚印,带走的是思念。”这是作家刘鸿鸣对敦化的不舍之情。

  离别在即,敦化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王玉欣表示,能把这样一批文资力量精湛的老师请到敦化本地,大家一起同行、相伴、聆听、交流,真的是感动、不舍。

  “通过这个活动,真正实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我们打通了个体和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地域、自然之间的沟通渠道,从而使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盈,思想更加厚重,思维更加灵动。”作家任林举对本次活动给予了这样中肯的点评。

  如何把散文写好、写得更好?这是作家赵培光一路思考的问题。他说:“省作协散文委员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散文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吉林散文作家在大德敦化近山、近水、近乡、近人,完成了一次生命洗礼、精神教育、艺术升华。开眼界,开心智。我以后的作品里,注定会闪烁别一种灵光。”

  深入生活,走近生态文化,省内散文界群贤毕至。作家王怀宇对此次活动有这样的感觉:九月的敦化,如同北方兰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却散发着“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的文人气质。作为一个贴有“小说家”标签的作家,他从来不认为小说与散文之间存在着什么冲突。通过本次散文作家敦化行,他觉得他的小说思维与散文思维更加浑然一体了。小说的理性与散文的感性不时地发生碰撞,似乎都在以某种细节的方式冲击着他固有的模式——如果说小说是复杂的,那么散文就是包容的;如果说小说是厚重的,那么散文就是凝练的。虽然属性不同,却有着本质上的共同追求,或模糊,或清晰,或自由开放,或冷静收敛……最终都是要达到具有时代感、地域性、多元丰富的审美高度。所以他认为,在某些时候,以散文的视角介入小说的审美,或许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和收获,那就是——新的思考、新的思路、新的体验和新的作品。(记者龚保华)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34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