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回放 18个作品获奖

2019-05-28 05:54:39  阅读 114 次 评论 0 条

  三毛将成为舟山定海的文学符号。4月20日,首届三毛散文奖在作家三毛的故乡定海颁奖。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浙报集团舟山群岛新区分社、定海新闻中心,兵分多路,全程直播颁奖活动盛况,来吧!一起参与见证首届三毛散文奖。

  主题歌舞《一定去海边》,这首歌用三毛的22本著作书名汇编而成,本次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我代表西班牙大加纳利群岛旅游局感谢大会的邀请,让我们有机会与大家在三毛的故乡一起分享这个有着重要意义的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盛会。三毛曾经非常幸福地生活在我们的西班牙大加纳利,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两地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更多我们那边的人来访问定海,让他们更多了解这个三毛的故乡在三毛心中的重要地位,也更多这里的人去访问三毛的第二故乡。 再次感谢大家!

  作家王宗仁(代领)上台领奖,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曹启文,中共舟山市定海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侯富光颁奖。

  评委会给予王宗仁 《十八岁的墓碑》的颁奖词: 这是一首悲壮激越的生命之歌。它以守卫边疆的士兵生活为依托,围绕一位十八岁军嫂的墓碑,在苍茫的历史时空和军人的血性精神中,生动地诠释了情爱与牺牲、国家使命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十八岁的竹子,仿佛一面猎猎作响的生命之旗,召唤着一代又一代的铁血男儿,去义无反顾地守护祖国的大地,恪守自己的职责。寸寸山河寸寸血,作者在爱与痛的交织中,抒写了军魂深处的软柔与博大。

  评委会给予杨献平《沙漠里的细水微光》的颁奖词: 从沙粒到大漠,从暴风到宁谧,从草芽到胡杨,从羁旅到留驻无数生命的迹象,给心灵以欢喜,如最柔软的笔尖,蘸着原汁的湖,洇成原色的野。如今的中国文学,正经历着从“人的故事”向“生灵的文学”跋涉的漫漫长旅,那不可忽视不容遗漏的路标中,一定有杨献平的作品。

  陈杰:在世界文坛上,三毛的作品被翻译成15种文字出版。一位作家在过世20多年后,再为世人看中。荷西过世的地方,树起雕塑纪念这对异国情侣。我们已经授权拍摄三毛的故事。各种活动热烈开展。三毛是小沙人,家乡是她多么思念和热爱的土地。我们把她的遗物送到家乡展示,希望家乡很好保护。千千万万读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再创造。她的文章属于通俗文学,足以传世。

  蔡怡:我来自台湾,我的书描写小人物的颠沛流离。烤神仙,是生命书写的家族故事。

  鲍尔吉原野[代]、蔡怡(台湾)、干亚群上台领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编审杨海蒂、上海文汇出版社社长桂国强上台颁奖

  评委会给予鲍尔吉原野《白银的水罐》的颁奖词: 《白银的水罐》是一口井,这口井映照出一幅幅沉静美丽的乡土风景画。老作家鲍吉尔原野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在他的笔下,马群在山坡上吃草;积雪在春光里融化;鸟儿在夕阳下飞翔;花草在阡陌中摇曳 淡淡白描,浓浓深意;胸中一腔悲悯情怀,笔尖写尽世道人心。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大美和大善,徐徐从文字中流淌出来,曲终,余音绕梁不止;文毕,万般滋味犹存。

  评委会给予干亚群《梯子的眼睛》的颁奖词: 这是一部呈现江南乡村日常生活的温馨的散文集,干亚群用一双少女般年轻,没有被岁月尘埃玷污的眼睛,去观察和捕捉乡村生活中那些细碎微小的事物,在描摹点点滴滴的细碎微小中,探索寻找藏匿在大地田野深处的中国乡村的精神密码,从而让我们体悟人生的要义和真谛。在当下这个缺失纯真风景的时代,阅读干亚群的散文,我们可以随时与原生态、不伪饰的风景相遇。

  任林举:这个奖让我有机会认识了定海,因为三毛文学奖的缘故定海变成文学上了不起的地方。

  评委会给予陈世旭 《苏轼:困厄中的光辉》的颁奖词:​ 作品文字简练老辣,意蕴丰富,构思别具匠心,选取苏轼一生最艰难的三个阶段,着力描述他百折不挠,在困厄中迸发的光辉。三次贬谪是三次巨大的创痛,但苏轼就是在这样的困厄中实现了一生的功业,艺术上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评委会给予任林举 《斐波那契数列》的颁奖词: 这是一篇别有意味的作品。它从“万物皆为数”的哲学原点出发,饶有意味地揭示了这个神奇数列与人类美学趣味的内在关联,呈现了它对不同个体命运的潜在规约。斐波那契数列,仿佛是上帝送给人类的一个提示,向人类的智慧发出了神秘的邀请,也提出了别样的挑战。作者通过对这个数列的精心演绎,在叩问命运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世界的另一种理解。

  评委会给予艾平 《我的两个额吉》的颁奖词: 《我的两个额吉》既是一首苍凉阔达的游牧民族赞歌;又是一曲悠远深情的蒙古草原长调。刘爱萍的这篇散文,如同扬蹄飞奔的骏马,带领我们踏上了一场深刻的草原之旅。让我们感性地认识了大地母亲般的额吉,善良、仁爱,坚忍不拔的意志,包容博大的心胸;更使我们懂得:额吉,不仅是绿色荒野繁衍生息的襁褓,更是草原文明最重要的依托和承载。

  评委会给予尧山壁 《流失的岁月》的颁奖词是: 这是一幅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它将我们深深带入了上世纪中叶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岁月虽已流失,但人物性格、命运各具特色,生活场景栩栩如生,语言简洁流畅,刻画到位传神。作为事件的亲身经历者,本书史料丰厚扎实。品味过去,我们似乎望见了遥远的未来。

  评委会给予东珠《知是花魂》的颁奖词是: 一花一世界,一花一灵魂。作家从独特的个人体验出发,以清丽感性的文字,写出了一个悠远空灵、奇谲瑰丽的野花世界。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有对自由与奔放的渴望、对大地与自然的依恋,更有着对人与自然、生命与土地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评委会给予耿翔《马坊书》的颁奖词是: 这是一个人的乡村史,也是一部贴着地面飞翔的艺术散文。作家对家乡的风物气息,热爱熟悉,感觉细腻。文字充满质感和韵味,使农业文明的诗意得到了充分展现。作家笔下的马坊,既疲惫又温暖,有犁头切入土地的真实与厚重,也有灵魂思索的神圣感和痛疼感。

  评委会给予梁晓阳《吉尔尕朗河两岸》的颁奖词是: 这是一部心灵的逃离之书。它在物欲喧嚣的现实背景中,倾力呈现了西部遥远之地的幻美之境,纯净,安宁,质朴,祥和。充实的劳作,温馨的人伦,美妙的星空,悠然的生活,共同搭建成一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它是作者心灵的栖息之地,也是现代灵魂所憧憬的生存之境。作品以真切的情感,呈现了劳动与幸福的内在关系,并对现代都市文明进行了另一种维度上的审视。

  评委会给予黄立宇《布景集》的颁奖词是: 以小说家独具一别的眼光,抓取了世俗社会中一个个真实而荒诞的人物与事件,以散淡的笔法娓娓道来,显示了散文创作的另一种写法。在作家记录的一幅幅布景中,既能看到繁华中的凋零、洪流中的浪花,更能听到伴随着时代变迁而来的灵魂呼唤与呐喊,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

  首先颁发首届三毛散文奖单篇散文奖三等奖,获得首届三毛散文奖单篇散文三等奖的作家是:杨永康、扎西才让、刘梅花、柴薪、林渊液。

  评委会给予杨永康《惊喜记》的颁奖词是: 在散文《惊喜记》中,我们依然看到杨永康对传统散文的离经叛道;看到一个写作者对自己的深刻反省,对自然的庄重宣言,对人类追求的不断反思,对散文文体革新的大胆实验。可以看出,他正试图逐步摧毁自己和别人曾经砌垒的文字山丘,企图在山丘的背后发现新的惊喜。

  评委会给予扎西才让《我的杨庄》的颁奖词是: 作者以诗性的语言,温婉的语调,书写了一个个乡村人物的生命形态,展示了西部乡村原生态式的生存现实。在那里,男女之间的情感,总是交织在伦理和幻象之中;各式人物的传奇,也都融铸在传统智慧的晶体之内;乡村社会的秩序,不时地跃动着城乡之间的差异。它是作者的杨庄,浸润着作者全部的生命感受,也是我们的杨庄,中国的杨庄,在各种微观的生活细节里,折射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评委会给予刘梅花《草之夭夭》的颁奖词是: 那些极其普通的药草,在她轻盈洁净的文字里显得格外鲜活灵动。对每一种药草都赋予了性情灵性,挖掘出了潜藏在这些草木精魂深处的人生禅意。这是一篇文学化的《本草纲目》,一章一字总情性,花花草草皆是禅。立意深远且清新脱俗,内涵丰富。

  评委会给予柴薪《草木笺》的颁奖词是: 短小的篇幅,浓缩得像含有哲理的短诗,像从灵魂缝隙中发出的声音,在寻常所见的景物描绘里,淡淡地蕴含着作者的温情。作者在有限里寻找无限,在朴素中窥见深邃和安静,细腻而幽微,一草一木,都摇曳招展出它的生命状态,触动着人的心灵深处。

  评委会给予林渊液《乡巫》的颁奖词是:这是一个很少有人涉及的题材,这也是一种快被人遗忘的乡土文化,这更是一篇对乡巫文化的现代解读。而这一切,都包含在了作家所描摹的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中。作品具有力透纸背的思想力,它给我们带来了对于乡土文化的新的体验和感悟。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葡新报、凤凰周刊、香港文汇报、台湾联合报等40余家境内外媒体。

  倪竹青、童素雅手持三毛旧照合影。98岁的倪先生、三毛忘年交,现为浙江省书协会员、舟山书画院院士

  海内外媒体竞相报道三毛散文奖。图为三毛粉丝汪乐彧(左)和台湾地区媒体聊三毛。

  三毛一生都在流浪,流浪重庆,流浪南京,后又在地球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浪。她的故乡在哪里?想说又不能说,只好说她的故乡在远方。这个远方就是定海,“定海是吾乡”。她1989年回乡祭祖,从故乡的井里吊上一桶水,连连说:“故乡的水好甜啊!”并装了一瓶,带给父母。1990年写了最后一本书《滚滚红尘》,里面首次描写了舟山群岛,最后章节里“踏尽红尘,何处是吾乡”,后面又用苏轼词《定风波》,将“定海是吾乡”的想法寓意其中。三毛家里都是讲舟山话。

  姐姐陈田心在三毛祖居接受记者采访。她说:“我今年78岁,比三毛大3岁。这次来参加三毛散文奖颁奖,十分高兴。来看看我妹妹祖居,和陈家亲戚再次碰面,在心里觉得家乡在定海,家乡不断发展,我心里充满喜乐和盼望。回到故乡近乡情怯,我在这里出去,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大家这么亲切、热情、健康,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谈到三毛,她说:“她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她不是在写作,是在用她的生命谈对生活、生命的态度,在诠释她是谁。她的每个字都有哲理。她身上没有物质元素,只有心和情在走,珍视情感,是个有情怀的人。我和妹妹最喜欢的就是阅读。谢谢大家这么宝贝她。”

  很高兴来参加颁奖。看到家乡这么繁荣、亲友这么热情,非常感动。我们兄弟姐妹感情很深,看到三毛作品在大陆这么火,心里很高兴很欣慰。三毛在台湾,去世以前很红,过世26年了,台湾的人看书的人少了,有些人慢慢忘记她了。这里我来过5次,祖居还是保留原来的样子,每次来很温馨。看看祖父的家,根在这里,祖父祖母的结婚照都挂在这里,希望定海好好保留。谢谢祖国有这么多人喜欢三毛。在台湾,大陆来的游客听说我是三毛弟弟,都会找我签名、合影。

  11:30,三毛祖居小沙村,村民陈茂意70岁,见过三毛。他说三毛比较聪明,讲话很利索。三毛祖居在这里,为故乡带来了文化以及旅游。村民孙和军补充说,小沙村人文底蕴深厚,生态好,茂林修竹,这里出了几位作家、美术家以及沙雕家张伟康兄弟。三毛在1989年曾回故乡定海祭祖。

  今天上午,来自海外华文传媒协会、葡新报、大公文汇集团等近10家境内外媒体记者来到三毛祖居,浏览了三毛的遗物珍品、各种版本的作品、各个时期的照片以及有关中外人士缅怀三毛的文章。

  今天,三毛家人,姐姐陈田心,弟弟陈杰专程从台湾过来,叔叔从澳大利亚以来到故乡定海祭祖。陈杰已经是第五次来到三毛祖居,馆内呈列的很多珍贵的照片都是由他提供的。他说,每次来这里,都觉得很温馨。这次,陈杰还带来了曾祖父的遗嘱和亲戚朋友们分享。

  10:40,三毛姐姐陈田心、弟弟陈杰等家人朋友和亲戚们在三毛祖居合影留念。

  11时18分,小沙庙桥社区陈家村,三毛的姐弟四代人来拜祭三毛爷爷墓地,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和澳大利亚。姐姐陈田心已经78岁高龄,以及三毛弟弟陈杰,仍然行跪拜大礼。

  弟弟陈杰感慨:这张全家福已经有三个人不在了。(图为为三毛故居内的展览。)

  下午,记者走到定海区中大街钱氏船模,观赏精美的船模,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13:40分,陈杰参观今天在柳永广场开馆的三毛纪念馆。该馆与柳永纪念馆并列。柳永为宋代大词人,号称柳三变。13:43分,三毛姐姐陈田心参观三毛纪念馆。

  蔡怡,来自台湾地区,获奖作品《烤神仙》,台大榜首入学,沉醉中国文学,之后为爱远走天涯,一去十六年,经历了美国911之后深感人生无常。

  写作需要丰富的阅读,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一颗敏感的心。曾经离开中文系,远走美国,是对自己的放弃。后来才发现,人生走过,必留下痕迹。经历是对写作的丰富,写作是对自己的何解,同时可以丰富人生,能够让人迈开步子往前走。既然非常喜欢写作,那就去做吧,如果不去做以后就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人生。坎坷的人生可为写作加分,年轻人若没有很多人生经验,可通过阅读来弥补。

  台湾作家简媜说,如果你有天真烂漫的童年,你就别来写了。其实,挫折培养了人的敏锐的观察力,能为写作加分。写作要有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灵感是可以创造的。同时,写作不要用总成语,掉书袋子,满是形容词。写作可以再造人生,缝补人生的伤哼、懊悔、遗憾。

  我小时候生活在长白山,非常亲近大自然,远离热闹远离人烟能够让人收获更多。

  真正的艺术要干涉到社会现实,散文的全部魅力来自于生活,散文要真实表达生活经历和情感,我反对过多的谋篇布局。因此,我对专门的散文作家保持怀疑态度。

  散文是自由的,散文应该进入生活,个人在时代中的经验颇为宝贵。文学应该是写人的,物应该为人服务。

  我来自呼伦贝尔,那里有大片的原始草原原始森林,与自然关系十分贴近,天人合一,这样的生活环境使我能够贴近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灵。我觉得散文核心的是细节,细节必须构成诗意,形成情怀,形成风格化而非模式化。

  我一直在追求对不曾命名的生活经验的写作,作家最重要的是感受力,一个人一直站在原地思考,他也可以感受到地上源源不断的力量。每个作家都必需是思想者,写作是一辈子修行。

  读书时就爱好三毛的散文,三毛的文字为我张开了写作的翅膀。写散文需要佛心,关注寻常人寻常事,关注细节。散文是最接近人内心的文体,在于引起人的共鸣。

  我写散文来警示自己,写父母亲那辈人的生存状态,散文可以弥补我的诗歌表达上的欠缺。

  第一次到新疆的感觉刻骨铭心,萌生了写书的念头,我写得很慢,但是是用心来写的,我的书完全是我个人的生活经历。

  “我都能评上,这个奖项一定是公平的”任林举的这番话使得现场气氛活跃起来,任林举的获奖作品《菲波那契数列》。涉猎过各种文体,一开始觉得散文好写,后来才发觉其实散文最难把握的,对事物的理解有多深,散文才能写得多深。

  这个世界是因为小东西生动才变得生动,我是一个花大力气写小文章的人,散文写作者必需要对散文这种文体忠诚,散文的丰富性更能体现这种文体的价值,散文的丰富性是和世界匹配的,散文和世界的黏度是最高的,散文作家应该激活这个文体。

  我也想像三毛一样行走,想把自己的目光从远方拉往近处,一草一木融入自己的思考。

  汉族文化越来越多地影响了藏族文化,我的散文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完成的。我想写人物命运的变化。

  9点20分,定海新华侨饭店。玛利卡门来自西班牙,是西班牙大加纳利群岛旅游局三毛项目负责人。

  9点20分,定海新华侨饭店。玛丽卡门来自西班牙,是西班牙大加纳利群岛旅游局三毛项目负责人。三毛作为加拿利象征性人物,当地做了一条旅游线路叫三毛之路。三毛不跟别人不大讲话,不说自己是大作家,人们不太关注她,但是现在的人都认识她了,觉得她很可爱。政府部门注意收集她的诗歌、散文、音乐、绘画,各地博物馆关于三毛的馆藏,我们都会留意。我们的当地有三个人在做三毛像,弗朗西斯科树立起了三毛塑像,人们知道她来过这里。岛上永远留下她的痕迹,让人们永远不忘记她。我负责三毛项目,觉得很光荣。

  今天下午,在舟山市定海区的岛上书店,曹可凡倾言《人生AB面》的创作心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听讲。

  三毛(19431991),女,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到台湾后,曾在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事写作、演讲。作家贾平凹评三毛: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三毛的作品有: 《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我的宝贝》《稻草人手记》《高原的百合花》 《我的快乐天堂》《随想》《万水千山走遍》《闹学记》等。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悲情的美丽。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文字里总是流露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42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