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婚姻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在我有限的见识中,觉得应该是钱钟书和杨绛那样,志趣相投,心性相契,平淡相守,共度一生。
杨绛和钱钟书,他们在出身、爱好、志趣、性格等各方面都十分接近,要说区别的话,可能钱钟书更露锋芒,而杨绛更内秀。
都说文如其人,女儿钱瑗评价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而本书《我们仨》,是杨绛女士缅怀丈夫和女儿的一本回忆录。作者杨绛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也是钱钟书眼里,“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作品,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杨绛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也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
今天我们读的这本《我们仨》,是杨绛93岁时出版的,本书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引起广大读者朋友们的喜爱。
当双方父母得知两人交往后,非常赞成。随后两个人顺理成章订婚,结婚,结为夫妻。那一年,新郎钱钟书24岁,新娘杨绛23岁。
随后钱钟书和杨绛共同漂洋过海到英国,两人在轮船上待了一个多月。海上生活虽单调,但是他俩一路上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书。
钱钟书常自叹“拙手笨脚”,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会像小孩一样一把抓。钱钟书初到牛津,就摔了一跤,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
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所以他们夫妻二人常常借书,家里还有从中国带来的经典诗词和传统书籍,总的概括就是不愁无书。
早饭后,他们要出门散散步;晚饭前,她们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的多,散步的探险性质,体现在他们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每次都会有所发现。
他们在大街小巷,郊区,教堂,闹市,一处处走,一个个学院门前,也会光顾店铺;他们看到不同类型的房子,就会猜测房子里住着什么样的人家,他们看着闹市人流,就去猜测那些人的身份,并联想到书中的人物。他们相处的很舒服。
初到英国,一开始是住在别人家,后来杨绛和钱钟书搬出去过自己的二人小世界了。
搬入新家的第一天早上,拙手笨脚的钱钟书大显身手,他一个人做好了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端到了杨绛的床前。
钱钟书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做了又浓又香的牛奶红茶,还有黄油、果酱和蜂蜜。杨绛说那是她吃过最香的早饭。
有一次吃早饭,钱钟书为杨绛端来了猪油年糕。杨绛边吃边称赞他学会了蒸年糕。半晌才反应过来,诧异的问道:“谁给你点的火呀?”
钱钟书正等着她问这一句呢,得意洋洋地说:“我会划火柴了!”他平生第一次学会划火柴,就是为了做这顿早饭。
他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钱钟书生病的时候,每天一顿的早饭,都是钱钟书做给杨绛吃。每天早上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们毕生戒不掉的嗜好。
搬家之后,他们开始自理伙食。原来都是书香门第双手不沾烟火气的杨绛和钱钟书,开始尝试做饭。
钱钟书想吃红烧肉,杨绛想着他妈妈做的时候是用文火,她就买了一瓶雪利酒,用文火炖肉,汤也不倒掉,只撇去浮沫。最后出锅的红烧肉居然做的不错,钱钟书吃的很快活。
从此一法通也就万法通,鸡肉、猪肉、羊肉,用文火炖,不用红烧,白煮的一样好吃。
有一次他们买了扁豆,一开始不识货,一边剥,一边嫌弃壳太厚,豆太小。杨绛突然醒悟,这是专吃壳的,是扁豆。后来他们焖着吃,很成功。
就这样,他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他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阶段。
他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杨绛把做午饭作为自己的专职,钱钟书只打下手,那时候,他们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个天地。
钱瑗出生的那天,钱钟书抱着钱瑗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然后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钱瑗长大后,杨绛把爸爸的欢迎词告诉钱瑗,钱瑗很感激。因为在杨绛的描述里,初生的婴儿,又丑又怪。
杨绛在医院生产的这段时间,钱钟书一个人在家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常苦着脸和杨绛认错,说自己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或是他把台灯给砸了;下一次又把门轴弄坏了,门关不上了…….
而钱钟书十分信任杨绛,杨绛说不要紧,他也就真的放心了。当然,杨绛回公寓后,真的全部都修好。
等到杨绛出院,钱钟书叫了汽车接妻女,回到寓所,他还炖了鸡汤,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杨绛。
随后,钱钟书带着妻女去巴黎学习,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钱钟书恣意读书的一年。
钱瑗稍稍大些后,杨绛给她吃面包蘸着蛋黄,也吃空心面,养的很结实,很快从一个小动物长成了一个小人。
孩子稍大一些,杨绛给钱瑗买了一只高凳,一本大书,钱瑗坐在高凳上,前面摊一本大书,手里拿一只铅笔,学着爸妈的样,一面看书一面在书上乱画。
钱钟书还买了推车,每天都会推着钱瑗出去散步。钱瑗最早会说的话是“外外”,意思是要去外边。
当钱钟书和杨绛在报纸上得知家乡已被日军占领,父母家人逃难避居上海时,他们十分焦虑,着急想要回国。
终于,一家三口坐上了回国的邮船。经历二十多天的船上生活,杨绛和女儿抵达上海,而钱钟书直接去西南联大教书。
杨绛带着女儿在上海安定下来,渐渐地,钱瑗开始学习识字,杨绛为她买了带插图的小人书。
有一次杨绛买了一套三册的《苦儿流浪记》,钱瑗刚刚看了开头,就伤心痛哭,杨绛不忍,就把书给藏了起来。
有一年暑假,钱钟书辗转回到上海。这个时候的他,有点黑,头发也长了,穿一件夏布长衫,样式很土,他从船上为女儿带了一只国外橘子。
钱瑗认真地回答:“当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
钱瑗和爸爸一起笑,一起淘气,一起吵闹。从前,钱瑗乖的出奇,自从爸爸回来后,她不乖了,和爸爸没大没小地玩闹,简直变了样,那时钱瑗四岁。
可是暑假过完,清华的聘书迟迟不来。钱钟书的弟妹都已外出求职,钱钟书只好去震旦女校讲两个钟点的课程,而杨绛则是去给阔小姐做家庭教师补贴家用。
小时候钱瑗的肠胃不太好,有些东西不能吃,钱钟书就爱逗她,惹她,欺她,每次有吃的东西,钱钟书总说:“baby no eat .”
钱瑗渐渐听懂了,总留心看妈妈的脸色。一次,爸爸说了“baby no eat ”她看着妈妈的脸色,说出了她自造的第一句英语:“baby yes eat.”那时她才六岁。
钱钟书每年生一场病,钱瑗上学一个月就休学几个月,小学六年,她从未上足一学期的课。杨绛因为操心担忧,也是低烧不断,每个月减重一磅。
之后,抗战胜利,解放后的中国面貌一新。这时清华发来聘约,钱钟书想着换换空气,也许病就好了,然后他们仨去了清华。
全家人一起到了清华,钱钟书是教授,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而杨绛则是兼职教授,钱瑗则在清华附中上学。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钱瑗毕业做了教师,钱钟书被安排去编注毛主席诗词翻译,而杨绛则是翻译《堂吉诃德》。
钱瑗下放到工厂炼钢,钱钟书被下放到昌黎,工作是捣粪,吃的是霉白薯粉掺玉米面的窝窝头。即使这样,钱钟书过年回家的时候,还是带了很多当时北京已经买不到的肥皂和蜜饯果脯。
而杨绛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生活,此时她已经60岁了,她被分配的任务是种菜。
但她也没有讨厌这个劳动,利用看管菜园的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
后来开始了,杨绛和钱钟书被揪了出来,成了牛鬼蛇神。钱瑗着急想要回家探望父母,可钱瑗先要写大字报,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限,贴在楼上楼下。
钱瑗走到家里,告诉父母自己刚刚贴了大字报,并且和他们划清界限,着重说是思想上划清界限。
然后她一言不发,依偎着贴坐在杨绛身边,拿出那套自己亲手缝制的睡衣,比着杨绛衣袖看是否适合,又从书包里取出一大包爸爸爱吃的夹心糖。
钱瑗说自己领工资了,每月除去饭钱,可省下来补贴家用。因为杨绛夫妇都是牛鬼蛇神,没有工资,存款也被冻结。
因为情况特殊,他们决定搬到钱瑗的宿舍里去住,房子很小,只有上下铺的双层床,书架上全是灰尘,床底下全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将近冬至,天气愈发寒冷。
但一家人共同收拾了房间,洗净了碗碟,生上了煤炉,做了饭菜,拼了两对桌子,一家人对座吃完饭,真是其乐融融。
三人同住一房,钱瑗不再担心爸妈受欺负,而杨绛夫妇也不用心疼女儿每天挤车往返了。屋子虽然冷,但他们的心是暖的。
钱钟书和女儿阿瑗相继病倒,杨绛两头奔波,心力交瘁,但她依然强撑不倒下,她说“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不久,女儿钱瑗也生病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
钱钟书已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适宜吃,杨绛就亲自来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鸡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
而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不肯放心离去,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钱钟书终于安然而逝,留下杨绛在世间打扫现场。在钱钟书去世之后,杨绛全身心整理钱钟书的文集。
在爱女和丈夫陆续去世后,虽然有过迷茫、伤心,但也未曾堕落。她一人,在一家三口住过的普通小区里,再没搬离过。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读《我们仨》,我们懂得,一个女人最好的成长,就是能够不受束缚地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而已,我们一辈子所追求的不过就是有一个“温暖的、有欢声笑语的、稳固的”家而已……
这是那一辈人的“慢”,不仅是关于爱情和生活,也关乎对事业的专注、对人格的坚持、对精神生活的持续追求。在当下浮躁、焦虑和追赶的时代里,这样一种“慢”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论语》里说“君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大概说的就是杨绛一家三口吧!
他们经历世事动荡,如浮萍漂泊与起伏,被大时代裹挟着往前走,但他们是真正的“自由”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外界影响。
只是,无论我们如何解读《我们仨》,他们也只会平淡一笑:“并非铁骨铮铮,只是生性腼腆;并没有多么高尚,只是尽情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三百五十四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