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年轻作家:在突破中确立新坐标

2019-05-31 06:48:47  阅读 129 次 评论 0 条

  江苏作家在传统上是以一系列过硬的中短篇奠定文学大省基础的,随着孙频、曹寇、赵志明、李黎等人不断亮相各大文学期刊,这批70后、80后作家的表现得到广泛认可,已具有全国影响。人们说起他们时,总会在其名字前面冠以“南京”二字。在坚守、延续传统之际,南京这些年轻作家在不断拓展和确立自己的创作坐标。

  作为江苏省作协的一名专业作家,出生于1983年的孙频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非常活跃,她是作为人才引进从山西调到南京来的。日前,孙频推出小说集《鲛在水中央》,通过三个张力十足的故事,描述在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作为中国当下辨识度极高的一位80后作家,在写作的气质上,孙频被认为更接近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苏童等作家,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称其是一个非典型80后的写作者:她成名很早,却不是那种概念的、符号的或者时尚的写作,在当下的消费文化、时尚文化中,孙频一反那种偏软、偏轻的文学趣味,其小说非常沉重,“她总是将目光更多地关注那些大地上的卑微人群,并且涉及人从身体到精神、到社会、到家庭、到婚姻所有的层面。”

  尤其让何平感到震惊的是,在小说《松林夜宴图》中,孙频写出了那种静寂留白的感觉,“这对一个80后作家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小说在《收获》杂志刊发后收获了不少文学奖项。小说核心是一幅国画,这幅夜宴图成为主人公在精神、物质,甚至心理上的影射: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如何处理历史和当代性?何平表示,孙频在作品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中国士大夫传统靠近,即在当下历史中重建士的传统。

  同为文学期刊的宠儿,杨莎妮近年成绩也非常骄人。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赵步阳认为,杨莎妮的小说天然地就属于“城市”,其小说天然具有一种成熟却轻盈的品质。身为一名扬琴演奏演员,不久前,杨莎妮在《收获》杂志刊发的小说《D大调卡农》被著名评论家王干誉为“音符和语词的混合物”,并与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相提并论。

  在这篇小说中,杨莎妮调动了她精湛的音乐修养,将其化为小说的结构、皮肤、血液、细节,在王干看来,音乐的感知方式让杨莎妮的小说具有某种神经质,“这神经质激发了沉睡多年的语词活力,也激发了小说内部被遮蔽的音乐灵性。”

  曹寇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作家,以中短篇小说和随笔享誉文坛,但不久前,在第四届德国中国电影节上,曹寇却凭借电影《片警宝音》的编剧身份夺得最佳编剧奖。

  据了解,该影片被列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片,于2018年年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了首映。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片警宝音》描述了乌拉特牧民的儿子、民警宝音,因地域广阔,必须骑着摩托车奔波于16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日常工作除了跑遍各个厂矿企业登记流动人口、为牧民处理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外,还义务承担着戈壁邮递员的角色。

  为写这部电影,曹寇前后两年多时间来往于南京和内蒙古之间,而这部电影最终还给曹寇缔造了姻缘,让他娶了一位蒙古族姑娘。

  生于1977年的曹寇,在南京八卦洲生活了20多年,读完师范还在八卦洲中学做了几年语文老师。

  在他小的时候,那里四面环水,交通闭塞,这种半乡半城的生活经历成了曹寇的小说标志,在其笔下常常出现虫鸣、蛙叫,以及流泻于田间的月光,更有年轻人陷入青春的苦闷和中老年人已然逝去的时光感。

  在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评论家张宗刚博士看来,曹寇文本的叙述语调慵懒而忧伤,每每以苦涩的解构、无奈的幽默,展现边缘小人物支离破碎的短暂青春、了无光泽的卑微华年。

  此外,曹寇的语言也颇具辨识度,因为善用白描和口语,且多是汪曾祺式的短句子,显得简洁直接,起落无迹。

  张宗刚对曹寇的散文随笔也很是称道,“老成练达,尽洗文艺腔,字里行间跳跃着一种王小波式的独立、自由、发达的思维,呈现出另类之美和非主流的魅力。”

  赵志明是近年表现非常活跃的作家,曾获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

  作为南京市第一届青春文学人才成长计划的签约作家,2001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赵志明在南京工作几年后去了北京。

  赵志明的最新作品《中国怪谈》讲述了25个奇异诡谲的志怪故事:尾生抱柱、庖丁解牛、田螺姑娘、南郭先生、为虎作伥……

  这部小说集题材涉及民间传闻、古籍典故,其中不乏种种异闻传说,而每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都是复杂人性的投射。

  比如《尾生抱柱》的故事,因为相约的恋人未至,为了守信,尾生最后抱桥柱而死。

  赵志明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剖析:原来尾生和恋人感动了附近的龙王,尾生为了给自己不断加分,让恋人看到自己非常痴情而不断祈祷水位上涨,最终害死了自己。

  “很显然的,赵志明的创作回到了中国小说的源头,却又不是一种单纯的学习和模仿。”赵步阳表示,中国旧小说有着汪洋恣肆的想象力,体现了写作者无限自由的状态,在向其不断靠近中,赵志明的写作能突破旧小说类型化的窠臼,在技术上也比一般旧小说圆熟。

  此前,朱庆和推出小说集《山羊的胡子》,多涉及在故乡成长、在学校中转、被投放到城市的年轻人,南京的中山门、紫金山、卫岗等字眼不断在其作品中闪现……

  有一年儿童节,他的组诗《为了她,我可以像狗一样活着》在朋友圈感动了很多人,这是他作为一位唐氏儿父亲多年来为女儿写的20多首诗歌中的一部分。

  李黎的笔触多伸向老家乡村的进城人士,描述他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人生变化,故事背后折射了种种人性,有灰色的,也有闪光和温暖之处。

  近日,李黎推出短篇小说集《水浒群星闪耀时》,以梁山英雄为写作对象,重点书写其上山后、招安前的日常生活。

  在赵步阳看来,无论是赵志明的《中国怪谈》、李黎的《水浒群星闪耀时》,还是朱庆和的系列小说,他们的写作既表现出与现代文学传统某种程度的“断裂”,又有和中国旧小说传统的接续。

  张宗刚则认为,朱庆和是一名成功的诗歌和小说双栖写作者,尤其是在中短篇小说上,功夫堪称过硬,在其笔下,“那种对世态人情的明晰领悟,对人性本质的深邃观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透彻理解,明显超越了同龄人,有一种超前的老成。”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48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