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必背名人名言警句大全_公务员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总书记在庆祝党 90 周年大会上提出: 全党同志要切记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保持和群众的血 肉联系,我们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
总书记在庆祝党 90 周年大会上提出: 全党同志要切记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保持和群众的血 肉联系,我们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更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只有不合格的干部,没有不合格的群众。() 2、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 3、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4、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杨茂平) 5、做人民的牛,做护堤的石,做炉中的炭,做铺路的砖。(陈赛国)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7、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清?魏源) 8、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9、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10、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 1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 12、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9、树叶离开枝头是腐烂的开始,干部脱离群众是腐化的开端。(当代) 2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当代) 2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22、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23、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金龙升) 24、责任就像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洪能翔) 名言警句之社会民生篇 社会公平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4、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5、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7、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9、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10、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2、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13、缺乏公正,则无道义可言。(西塞罗) 民生问题(就业、社保、教育) 1、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2、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 3、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清·陈天华) 4、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 5、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8、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9、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10、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11、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1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改革 1、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 改革。() 5、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既坚决、又审慎的方针。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 但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 6、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 济发展的后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7、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鲁迅) 8、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9、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清·谭嗣同) 10、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清·魏源)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1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1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清·梁启超) 1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5、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汉·杨雄) 创新 1、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经) 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6、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汉·刘安) 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 8、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9、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1、不日新者必日退。(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2、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 13、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歌德) 14、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名言警句之治国篇 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2、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3、我不配做一盏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材吧。——巴金 4、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5、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三农皆为国之本。——《管子》 6、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8、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9、有错误要逢人便讲,即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 10、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拜伦 11、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林肯1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13、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14、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15、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法国寓言诗人) 16、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7、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18、权力失去监督是祸害,私欲失去控制是灾难。——当代 1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当代 20、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1、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老子》 2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2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9、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30、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31、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32、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33、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34、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35、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3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3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38、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 39、人惟一可以自我夸耀的只有职责。——培根 40、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41、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42、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 雨果 43、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44、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高尔基 45、上天从没有赋予一个人任何权力,若非同时让他肩负相对的责任。——赭罗德·约翰逊 46、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约翰·肯尼迪 47、承受个人生命责任的意愿即是自尊自重的泉源。——珍·迪迪安 48、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4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50、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明?吕坤 名言警句之修身篇 1、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罗曼·罗兰 2、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4、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谢榛(明代诗人) 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6、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7、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8、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9、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气力。——雨果 10、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11、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12、与其隐己之短,不如隐己之长。——费尔巴哈 13、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卢梭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5、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谚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线、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劝兴》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24、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25、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民谚 2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7、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8、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9、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30、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苏联31、知识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4、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埃德蒙·伯克 3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6、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3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38、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 39、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2、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朝·朱柏庐《朱子家训》 4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 45、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46、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4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48、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9、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5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名言警句之齐家篇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2、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富兰克林 3、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4、誉之不喜,毁之不怒。——司马光 5、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巴纳德(美国管理学家) 6、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7、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尊重群众诉求,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与尊重。——笛卡尔 8、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第二部分 在申论考试中,名言警句恰当好处的运用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专家特别为广大考生推出了申论 名言警句专题,方便考生备考。 本专题——“居官为政之要”主要可作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素质提高、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素材。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 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宋.王禹戎) )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 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汉.王符) (宋.王安石) ( 清.程祖洛)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正的感情。 12、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线、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 北齐 . 刘昼 )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 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 (三国.诸葛亮)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 (明.张君正)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 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 8226 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 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第三部分申论写作名言警句荟萃 在申论阅卷的过程中,阅卷者每天都要阅读很多的试卷,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仔细、全面的阅读每个考生 的试卷。因而,在申论考试中,考生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俗话说“龙头虎尾”!而能让阅卷 者眼睛为之一亮的一条重要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中鲜明的地方写入古今中外的名言警 句,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更关键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带给阅卷者分外愉悦之感。这里我们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筛选出部分治国安家的名言警句, 相信一定会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注——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 一道》(**注——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注——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 准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注——为 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 尚未发生动乱。)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唐· 吴兢 《贞观政要· 君 道》魏徽上疏(**注——浚:开浚,疏通。)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注——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 堵塞。)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注——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注——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 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注——为 wéi:治理。正:使正当。)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注——兴行: 重德行。)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注——安土重 zhòng 迁: 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 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注——怀: 怀柔,感化。)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注——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注——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注——意谓 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 免恩不允诏》(**注——任:承担。患:患难。)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注——释:解除。)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注——积力:全成之力。举: 举动,行动。即:就。)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注——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 迷惑。) 7.为政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注——恒:长久不变。)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注——弗:不。为 w éi:做。)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注——居:平时。发:发动。果敢: 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注——益:增益,扩大。 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注——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注——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 chúráo: 割草打柴的人。)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注——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 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注——宇:屋檐。 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注——苟:如果。法:取法。周: 合。循:遵循。)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 亡,天下之所最重也。”(**注——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爱国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谨) 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 己的生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治国篇天下为公。(孙中山)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管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安危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左传?襄公十一年》 ) 释: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 《管子?正世》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唐?吴兢《贞观政要? 君道》魏徽上疏) 释:浚,开浚,疏通。 爱民篇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黄宗羲) 释: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 释: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 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6、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 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 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仲) 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民本篇 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尚书?五子之歌》 )释: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2、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 《管子?君臣上》 )释: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3、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释:为 wéi,治理。正,使正当。4、 5、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释:兴行,重德行。民心篇 1、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释:安土重 zhòng 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 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2、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释:怀,怀柔,感化。 3、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宋?苏辙《新论下》 )释: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用人篇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 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 (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 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 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 乱。 ( 《淮南子》 )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 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 去天下贤良的人才。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 (唐·吴 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 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 (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清·魏 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 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 (孔子)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 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 给以相应的薪俸。 20、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 (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2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22、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 (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 24、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 ( 《战国策》 )释: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拔杨树,这样就没有 活着的杨树了。 2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宋·胡瑗) 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 27、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管仲) 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 培养人更重要的。 诚信篇 1、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4、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毕达哥拉斯) 5、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 (洪都拉斯) 6、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 (马克·吐温) 7、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 富兰克林) 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线、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高 尔 基) 10、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刘 向) 11、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列 宁)12、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线、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 (费尔巴哈) 14、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 塞 罗) 5、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鲁 迅) 16、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 17、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别林斯基) 18、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 塞万提斯)19、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 (巴尔扎克) 20、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 戈 尔) 21、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福科) 22、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 (爱 默 森) 23、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塞万提斯) 24、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 25、坦白真爽最得人心。 (巴尔扎克) 26、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 (巴尔扎克) 27、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2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福科) 道德修身篇 1、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 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2、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宋·李觏) 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 励人们去立功。 3、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 《淮南子·人间 训》 ) 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 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 4、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 (清·唐甄) 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 《左传》 ) 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 以称作是不朽的。 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 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7、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 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 而不应让才胜过德。16、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 (宋·邓牧) 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 122、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汉·杨雄) 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 谦虚篇: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3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徵 37、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 宋濂 38、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 聂大年 39、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轼 40、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 富兰克林 41、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 别林斯基 42、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 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 安徒生 创新与实践篇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4、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 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11、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爱因斯坦) 12、创造力是最珍贵的财富,你有这种能力,能够把握生活最佳的时机,缔造伟大的成就。别忘了你是导 演、编剧兼演员。 13、创造力是人类最变通的工具,创造机会和创造性问题比比皆是,关键是我们能否学会使用这一工具, 能否发现这机会和问题。 14、创造力是可以传递的。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学完一轮创造课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几乎 成倍增长。 15、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16、新的研究表明,智能包括大量的使普通人也能大显神通的技能。 合作与团结篇1、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 (苏联高尔基)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光,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3、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印度 泰戈尔)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 力量。 (雷锋) 5、团结就是力量。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众人拾柴火焰高。 10、单丝不成线、人心齐,泰山移。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纳谏篇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释: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4、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5、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 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 审时适变篇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 释: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2、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 “~。时者国之所以存亡, 天下之所最重也。 ”)释: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廉洁清正篇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 《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 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 (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 (此联的“吾” 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古 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 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 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线、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为政篇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 过。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 下。 (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 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北齐 . 刘昼 )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 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严格执法篇 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 着做。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 (宋·苏舜钦)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 1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 11、 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 (清·唐甄)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 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 13、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14、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 (管仲) 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 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16、 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 17、 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宋·张孝祥) 19、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