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博物馆内的“近现代名人馆”提到几个人:阎宝航、吕正操、孟泰、陈玙(yú)、于蓝,他(她)们来自今鞍山、海城、岫岩等地区,他(她)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对50岁至80岁这几代人群影响很大。
阎宝航(1895年—1968年),字玉衡,鞍山海城人,中国战略情报专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事业曾立下不朽功勋。
“九·一八”事件后,阎宝航化装去北平,联合高崇民等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任常委兼政治部长,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吁,并募集钱款衣物援助东北义勇军抗日。
1935年,张学良发动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送蒋介石回南京,终遭软禁。阎宝航开始努力搭救张学良,他四次前往蒋介石当时的居住地奉化,均无功而返。最终,蒋介石同意让阎宝航和张学良见一次面,在位于南京近郊的北极阁公馆的相见,是两位莫逆之交的最后一次见面。
1937年夏季,由周恩来、刘谰(lán)波做介绍人,经中央批准,阎宝航在南京梅园新村八路军办事处秘密加入了中国。阎宝航加入中共后并不归地下党组织领导,是周恩来亲自单线掌握的“特殊人物”。
由于工作需要,阎宝航一直以“民主人士”“党外人士”的身份从事抗日救亡及统一战线工作。他以善交友朋的良好人际关系,博得元老于右任、孙科、宋庆龄、何香凝、邵力子、冯玉祥的好感,并经常周旋于陈诚、宋子文、陈立夫、戴笠、徐恩曾等党、政、军、情要员之间。
阎宝航获取了军事情报部门收集和秘藏的国际战略情报,为我党从事隐蔽战线上的情报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曾获取德国闪击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基地和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防部署等三大国际战略情报,并先后通过秘密渠道,提供给战时盟国的苏联和美国,阎宝航也因此成为中共情报战线最出色的国际战略情报专家。
1941年6月16日,命令迅速将阎宝航情报电告共产国际,通过季米特洛夫转交斯大林,这是斯大林收到的来自方面的级别最高的警报,此时距德国突袭苏联只有六天的时间。
苏联军事情报局在国外有几个出色的情报组织,有在日本的以佐尔格为首的“拉姆赛”情报网,在德国和西欧的“红色乐队”情报网,在瑞士的“拉多”情报网等,他们均预报了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重大信息,佐尔格的情报仅比阎宝航的情报早到一天,“拉多”情报网的情报比阎宝航情报晚到一天。苏军情报局局长戈里科夫和苏联海军部长库兹涅佐夫认为这些消息并不准确,但斯大林在接到阎宝航的情报后,态度有了转变。
1941年6月30日,苏方致电中共中央,感谢中共中央提供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情报,这份电报这样写道:“由于你们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我们得以在德军进攻前宣布苏军进入紧急状态。”可惜的是,收报原件在1947年春天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前夕,为坚壁清野而被销毁了。
阎宝航日记有云:“吾之最大悲痛,莫过于民族同胞惨重牺牲;吾之最大欢悦,莫过于同胞骨肉彻底解放!”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吕正超,字必之,原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1922年,吕正操参加东北军,1933年参加热河抗战,1936年组织“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5月,吕正操加入中国。
1938年5月,根据晋察冀军区命令,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冀中抗日军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在晋察冀军区领导下,他带领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冀中平原游击战,半年时间内,吕正操指挥部队与日伪军作战100余次。在开辟大清河北根据地后,配合冀中区党委,加快建设冀中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很快发展到几十个县、人口约700万,建立了冀中抗战学院,军区部队发展到约10万人。
1939年1月,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同年2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了由贺龙任书记的冀中军政委员会。在贺龙领导下,吕正操和军政委员会其他成员一起,加强冀中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进一步发展了冀中抗日根据地,扩大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日本侵略者。曾亲笔题词,称赞冀中抗日根据地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1940年秋,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吕正操率冀中部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部队发动了破袭正太路战役,对平汉路、北宁路、津浦路以及石德路、沧石路等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共破毁公路、铁路500多公里,炸毁桥梁20座,收割电线多名,有效地阻止了平汉路敌人向正太路的增援。组织指挥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战役,先后歼灭日伪军1500多人,拔掉敌据点29个,摧毁了这一地区大部分敌伪组织,粉碎了敌人在冀中中心地区建立统治的阴谋。吕正操率领部队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我军夺取百团大战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
1941年至1943年,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进攻和大“扫荡”,吕正操带领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和极端残酷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地雷战、地道战、蘑菇战、顶牛战等新战法,使敌人吃尽苦头,时时处于惶恐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正操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军事运输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吕正操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9年10月13日,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他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
红色经典电影《地道战》《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反映的正是吕正操将军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冀中抗战。著名歌唱家邓玉华的代表作、《地道战》主题歌“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唱的就是那段感人的历史。邓玉华女士是满族人,与吕正操一样,其先祖也来自辽宁的白山黑水。
孟泰(1898年8月17日—1967年9月30日),原名孟宪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先后担任过鞍钢炼铁厂配管组组长、技术员、副技师、设备修理厂厂长、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务。孟泰曾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
孟泰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钢铁战线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孟泰主动当了护厂队员,他把行李扛到高炉上,几次空袭警报响起,孟泰都是手拎大管钳,飞跑到高炉总水门旁准备随时用身体护卫,誓与高炉共存亡。
1950年8月中旬的一天,4号高炉炉皮烧穿,铁水与顺炉皮而下的冷水相遇产生爆炸,孟泰将生死置之度外,冲上炉台抢险,迅速用铁板将水流引离炉皮,并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避免了一场炉毁人亡的事故。
这年初冬的一个晚上,高炉水门被堵,孟泰踹碎水道表面冰层,跳入其中,俯身抠除堵塞的杂物,使高炉循环水线恢复畅通,工友们把孟泰从冰水中拉上来时,他已冻得浑身颤抖,嘴唇发紫。经历十几次抢险之后,鞍钢工人发自肺腑地敬称孟泰为“老英雄”。
孟泰几十年与高炉循环水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创造了“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维护操作法。孟泰只要把手伸向流淌的循环水水流,便可准确判断出水的温度、压力及管路流通的状况。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
1952年8月2日,鞍山市召开第四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孟泰被命名为特等劳动模范,从这时起,“孟泰”成为鞍钢工人阶级的代名词,“孟泰精神”成为鞍钢精神的一面旗帜!
中国,是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的农业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工业,诞生在辽宁,而鞍钢孟泰,则是新中国的第一代产业工人。辽宁的工人阶级,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流血流汗,出人出力,无私地支援了全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历史,不该忘记他(她)们的丰功伟绩。
陈玙,鞍山籍著名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后被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是新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
1984年版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我党地下工作者与日寇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剧艺术委员会、青岛电视台联合录制,林达信、迟重瑞主演。
该剧主角、林达信出演的抗日英雄王一民的名字,当年家喻户晓;陈屿词、吕远曲的“胸怀凌云志,起舞向长虹。誓雪中华耻,国难需英雄”的主题歌词,传遍大街小巷。
而今看来,《夜幕下的哈尔滨》可视作中国最早的“潜伏版”电视剧,其历史意义非同寻常。1984年底,中央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在看完《夜幕下的哈尔滨》前四集的样片后说:“今年不搞春节晚会了,就播《夜幕下的哈尔滨》!”1985年元旦夜,《夜幕下的哈尔滨》同广大观众见面。当年中央台在预告该剧时,播音员李娟的原话是:“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电视剧(13集)!”该剧片头主题歌的演唱者是著名歌唱家张振富和耿莲凤,片尾的歌曲演唱者是杨洪基,可谓大腕云集,阵容豪华。
该剧中有位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说书人,此人后来红极一时,将大清第一贪官和珅演得活灵活现,他的名字叫王刚,辽宁锦州人。
1982年,随着陈玙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出版,王刚开始播讲七十五回评书版《夜幕下的哈尔滨》,同年,王刚获演播一等奖。1984年,王刚饰演《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说书人,同年,王刚就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列为十大演播艺术家。
原著的说书人最初由评书艺术家刘兰芳接手,她觉得不太适合自己的表演风格。后来,辽宁电台将这部作品介绍给王刚,果然,王刚播讲起来朗朗上口,深得听众青睐。1982年王刚广播的原版有108家电台转播,听众超过3亿人,王刚也通过这部戏火了起来,《夜幕下的哈尔滨》是王刚成名之路的奠基石。
依据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曾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烈火中永生》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赵丹、于蓝、张平、项堃(kūn,同“坤”)等主演,于1965年在国内上映。该片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庆,江姐(江竹筠)在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由于甫志高的出卖,她和许云峰被捕,他(她)们在狱中保守党组织秘密,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的故事。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饰演的江姐的形象,深入人心,于蓝扮演的江姐是四川自贡人,而于蓝的祖籍则是距自贡万里之遥的隶属鞍山的岫岩,“江姐”(于蓝)竟是辽宁人。
《红岩》这本小说与《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已成不朽的红色经典。江姐就义前,绣五星红旗,在狱中庆祝新中国的诞生;许云峰牺牲前,与特务头子徐鹏飞间那段正气喷薄的对话,而今回首,仍令世人动容。
1965年,由于蓝的东北老乡于洋出演的电影《大浪淘沙》,其主题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打碎镣铐与锁链,建设富强新国家”——这就是江姐、许云峰那一代人,不惜生命为之奋斗的理想。这个救国救民的神圣理想,永远都不会过时!
鞍山博物馆,收存了这些动人的历史,永记下这些光辉的名字。这也再次证明一点:辽沈大地,从古至今,英豪林立,人才辈出!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张松 本版图片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张松 翻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