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假精致”的群體畫像:小家電,非名牌不用﹔賞櫻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麥”不碰﹔選服裝,非“設計款”不穿……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民眾對精致生活的追求漸趨熱切。然而,當下一些年輕人超越自身實際,過度追逐所謂“品質生活”掩蓋下的預消費、高消費,無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錢包,掏空身心,侵蝕靈魂。
一句話,窮講究、愛作秀,在“假精致”中焦頭爛額、在“假優雅”中耽於人設。最終,道理假裝記了很多,人生卻過得千瘡百孔。生活弄得像拍偶像劇一樣,處處精致展覽卻又無人“打賞”,經濟破產、情感空洞,徒剩下虛榮的“儀式感”。
年輕人的“假精致”或許並不是個偽命題。不妨看看下面這些數據,有消費調查顯示,我國90后在借貸市場中佔比高達49.31%,位居亞洲同齡人首位。而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款,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大學生借貸”,就有50多萬條最新消息,幾乎每兩三天就有媒體爆出一則大學生深陷借貸“旋渦”導致涉黑、失足的。這些面上的數字,足以叫人感喟良多。
追求精致生活當然無可厚非,努力奮斗就是為了先把小日子過好。法國哲學家讓·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指出,我們通過消費購買物品不只是“當作工具來使用”,亦是“當作舒適和優越等要素來耍弄”。因此社交軟件上那些目眩神迷的物質生活場景,不僅是商品與服務本身,還代表著“我有消費它的能力”式的炫耀。當然,誰也不會看穿這個大牌包包或者這頓高級午餐攢了多久的錢抑或分期了多少次信用消費。不過,如果精致生活是靠信貸或破產來支撐,這樣的“假精致”遲早會成為黑色無底洞,不僅吞噬年輕人的經濟信用,更會給社會生活帶來無窮隱患。
二是消費主義正盛行。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的作用毋庸置疑。不過,咖啡店引發“全武行”的一個杯子、服裝店引發爭搶騷亂的一件聯名T恤衫,寄寓其間的消費主義,顯然早已超越經濟學的消費概念,而成為社會文化的一種思潮。消費主義文化興起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對物品的絕對佔有和追求享樂主義為特征,以消費為目的、為消費而消費,主張追求消費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追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消遣與享樂主義。這些年來,在商業消費文化的鼓吹與慫恿之下,在新媒體和自媒體無節操的呱噪與推動之下,紙醉金迷的消費主義正在消解經濟適用的簡朴主義。過度消費主義之下的美國次貸危機、日本“消失的20年”,殷鑒不遠,尤須警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