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原本用来晒美食、晒心情、发表心灵鸡汤的微信朋友圈,被保健品、床上用品、化妆品、农产品等一系列商品的图片和信息不断刷屏。对于这种建立在朋友诚信基础上的营销模式,工商部门提醒,缺乏第三方监管,一旦出现纠纷维权难度大。
“买两件付一件钱,羽绒服5折封顶,有兴趣的可私信。”“板栗5元一斤,现货200吨。”工作两年的王先生发现,不少好友在朋友圈做起生意,有时一天发三四遍,配发多种图片,非常费流量,有时候不得不屏蔽这些人。
此外,利用公众号做生意也很普遍。华商报记者在微信查找公众号一栏输入“微商”“代购”“奢侈品”等关键词。其中“微商”出现100多个公共营销账号,其中一家“全球代购”的公众号上写着“全球扫货代购,提供美国、法国、日韩、香港等服饰、包包”。主要集中在化妆品、包包、服装、母婴产品、保健品等。在搜索过程中,如果你添加了某个代购的公众号,随之而来的便是不间断的推销,同时发来相应的购物链接。
如果你对商品有疑惑的话,对方会告知你商品的渠道和来源有保证,质量过关,同时会告诉你商品的利润结构,造成“拥有一个手机就可以坐在家里数钱”的氛围,以此来打消微友的疑虑。
吴女士曾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员,生完小孩后在家赋闲,考虑到没有收入,觉得压力很大,思来想去最终开了微店,已经有一年微店经营经验。“之前做高仿,后来做海外代购,效果都不太好,现在做保健品。”吴女士坦言,生意还过得去,下单的数量时多时少,有时一天十几单,有时一天一个单没有。
吴女士称,在销售的过程中确实有顾客质疑安全性,但是最后诚信让他们打消了质疑。微商就是以诚信立本,信得过就买。而且到现在没有一例退货事件,微商最初的客源就是身边的朋友,货源都是经过自己试用,觉得确实东西不错的情况下才会在朋友圈出售。“商品一般都是厂家生产,微商可以做一级或者二级代理,主要利润就是挣差价,三级代理基本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了。”吴女士坦言,产品出货前一般先交押金,也就是提货费,销售压力也很大。
在吴女士看来,微商也是辛苦的,每天面对手机或者iPad,有客的时候要做客服,没客的时候整理商品资料,为的都是口碑和销量,也失去很多和家人沟通的时间,因为要不停地刷着微信。
由于在微信上开店十分简单。只需注册一个微信账户即可,使得微商发展迅速,每个人的朋友圈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是微商。
在调查中,对朋友圈摇身变生意圈的现象,受访者大部分表示反感,在朋友圈购物的较少。有两年多微信使用经历的马先生说,以往朋友圈都是朋友的动态,偶尔有些心灵鸡汤和新闻资讯也无可厚非,但是今年开始,朋友圈更多的是一些推销广告和商业信息。
基层公务员孙先生认为,朋友圈都是朋友、同学、同事和亲戚,在这些人跟前做生意感觉不妥。如果在朋友的微店里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也不好意思更换,更别说退款,只能吃哑巴亏,但是心里又膈应,下次见面也挺尴尬的。
经常网购的王女士认为,即使对微店不排斥,但是也没有在微店上购物的习惯,毕竟淘宝上购物也很方便。
由于在微信上开店,无实名认证、信用担保、第三方交易平台,没有营业执照、评价机制,交易的风险也较大。咸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保科负责人介绍,移动电商属于新兴事物,国家和相关部门尚未对其进行法律规范,消费者应该谨慎购物,同时由于微商只是在朋友间进行交易,目前咸阳市未接到关于朋友圈购物引发纠纷的投诉。
咸阳市工商局秦都分局人民路工商所副所长张凡介绍,微商和电商有所不同,后者有《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约束,也有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保证,而微店并不具备资金托管功能。有的当面交易,有的货到付款,退换货大多也是口头协议,并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安全。
张凡表示,一般来说微商代购不可能有太大的优惠,低于5折的代购化妆品基本有猫腻,低于7折的代购奢侈包质量存疑。所以在微信朋友圈里买东西,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鉴别能力,除了看商品的宣传图片外,更要重点了解产品的规格、材质、产地等信息。
“在朋友圈购买商品没有监管,维权难度大,因为微店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注册备案,进货来源有待商榷,交易过程没有相关协议,出现纠纷后维权难度大,作为新型的营销模式,国家亟待出台相应的制度规范经营,因此购买需谨慎。”张凡说。 华商报记者汪明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