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儿子毕业典礼上说:“祝你不幸且痛苦”至理名言!

2019-06-21 20:46:02  阅读 125 次 评论 0 条

  美国联邦法院首席法官约翰·罗伯茨在他儿子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题为《我祝你不幸且痛苦》,全场哗然。

  “在未来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过,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

  “我祝福你人生旅途中时常运气不佳,唯有如此,你才意识到概率和机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理解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命中注定,而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失败的时候,我希望你的对手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幸灾乐祸,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之重要。”

  “我祝福你遭受切肤之痛,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感同身受,从而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

  “无论我怎么想,这些都将在生命中必然发生。而你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你是否能从你的不幸中领悟到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

  人生路上的挫折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希望你能早一点遇上它,在你年轻的时候,在你翅膀长好却尚无负累的时候,在你摔倒还有力量爬起来的时候,在你还有机会重新开始的时候。

  20年前,我们的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生还被称作“天之骄子”,国家刚刚开始试行毕业生双向选择。

  记得当年考研有一条政策是这样的:如果你愿意跟学校签约,毕业后留校任教数年,那么考研的分数线可以适当降低。

  若干年后,公务员和大学教师都成了香饽饽,研究生毕业要留校已经不易,再后来,博士毕业也不一定能够留母校,多半只能去次一级的学校。

  我的父母长辈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文盲,就业的时候没人能给我什么指导,一切便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年轻的时候最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日子,瞧不上做公务员。

  要等过了而立之年,于职场辗转许久之后,才觉出一份稳定的工作,很能给人安全感,蛮好!可惜那时我已经错过了时机。

  工作数年后去读研,学的教育,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都进入学校当老师,唯有我在签约之后又反悔,害怕那样安定的生活不适合自己。

  要到后来孩子入园,放学不能接、寒暑假不能陪,才觉出一份与孩子同步作息的工作有多好!

  那时才想要返身,给几个学校投了简历,面谈后等对方向上申报,最终等到的结论都是:非应届生拿不到编制,终于也没能当成老师。乃至不得不辞职在家做了全职妈妈,令父母感叹:“那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可是在当年,纵使有父母长辈告诉我公务员或教师有多么好,依照我的性子,也多半不会听从劝告。

  老乡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就不读了,出来混社会。小孩虽然学历不高,可是却有一股子文青的范儿,追求个理想什么的。

  他先是在父母开的小加工厂里跟着干,父母希望他将来能子承父业,不说发扬光大,至少衣食无忧。然而几个月后孩子不干了,说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老乡让他去亲戚开的饭馆里学厨,有一门手艺傍身,无论如何不是坏事,可是几个月后孩子嫌餐饮又脏又累,撂挑子不干了。

  此后他当过仓库管理员、小酒店的门童,西餐厅的服务员,还去学过美发、修车,卖过保险,跑过业务,甚至还在大厂做过焊工。

  这些工作里,长的干了一年半年,短的只有个把月,没有一份工作能让他安定下来。四五年时间过去,初中毕业的少年已经年及弱冠。

  老乡当初从农村出来,也是两手空空,没资金没人脉没学历,尝试过许多职业,吃过数不清的苦头,一路摸爬滚打、筚路褴褛,才有了今天的小加工厂,虽规模不大,却也欣欣向荣。

  他不希望孩子重复他的艰辛,“他没必要走那么多弯路,吃那么多苦,我有很多经验要传给他,可他完全不听我的!”

  我想告诉老乡:你的经验和经历,都是你自己的,别人拿不走,你也送不出。你儿子的人生必须自己去经历。

  当初你能走出一条路来,他也能,相信他就好!再者,他还那么年轻,有大把的时光可以从头再来!

  以前上班时,有个比我大不少的同事,家中女儿正当妙龄。同事整天跟神探似的,睁大双眼、竖起耳朵、伸出触角,随时关注着女儿是否恋爱,最担心她所托非人。

  她与我闲聊,说未来女婿首先要人品好,然后长相、学历、家境、能力等等,都要好。

  当时真令我叹为观止,也隐隐对中年妇女们有些不屑:当妈的人怎么都这样啊!这么多条条框框出来,不如直接帮她找到一个合乎模子的好了。

  有一天,母女俩聊起相关话题,女儿问妈妈:“如果我将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但我又想要个孩子,想做妈妈,那么,你介意我做个单亲妈妈吗?”

  同事稍稍震惊之后竟想通了:只要是自己女儿生的孩子,便是自己的亲外孙,孩子的爸爸无论是谁,于此刻而言,都是陌生人。

  当妈后,我才逐渐体会到当年同事的心情,总希望孩子一生顺顺利利,少走弯路,少经风雨,少历坎坷,并且,永远不遇到坏人。

  你播种了,未必就有收获;你付出了,未必就有回报;你做了善事,未必能被善待。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常说的宽容、豁达、感恩等等好品质,大多并不是天生的,也并非通过书本学习或口头教育就能得到的,而是要在生活中有了相应的经历,慢慢修炼出来的。

  正如官约翰·罗伯茨说的那样:遭遇不公,才珍惜公正;遭受背叛,才懂忠诚;受过孤独,才更珍惜友情;被人嘲笑过,才更有风度;被人忽视过,才更懂得尊重别人。

  所以,与其祈祷孩子一生无病无灾,不如把孩子培养得身心强大,教他病后如何康复、灾后如何重建,并祈祷疾病和灾难,都降临在他年富力强、能够抵抗的时候。

  这样,父母的职责便回归最本源的几样东西:爱和陪伴、充分的信任、适度的引导。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55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