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廊坊举办的第27届书博会上,余秋雨携全新散文著作《泥步修行》亮相新书分享会。他说:“这是我关于人生修行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的最后一本书。”
记者获悉,《泥步修行》是余秋雨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独家首次出版,所有篇目从未公开发表。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修行,可是什么才是修行呢?在余秋雨看来,修行首先需要破惑。年长者应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后辈,但事实却是,人一上了年纪,就不太愿意再谈“人生哲理”了,因为看到了人生的复杂、多变,简直无理可讲。因此,凡是还在谈的,一定还比较年轻。这种阴差阳错,实在是人世间最荒唐的“话语颠倒”。
“我想改变这种状态。”余秋雨说,“我修行大半辈子,破了那么多惑,问了那么多道,理应留下一些成果,否则就对不起那些惑,对不起那些道了。”
正是出于这种思考,余秋雨在最合适的年纪拿起了笔,开始回顾自己的修行之道,“话重话轻,皆是心声”。
《泥步修行》用优雅的哲理散文写成。他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由此构成本书的三部分。
在“破惑”部分,他仔细分析了人人都会遇到的“灾之惑”“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的引诱和危险。在书中他逐一回顾自己在破除这每一个“惑”而达到“不惑”的过程中,如何使艰难的修行变得切实可行。“问道”部分,他从佛、道、儒和魏晋思想家的多重智慧中筛选出直接有助于修行的精神助力。“安顿”部分则阐述了在经历了重重“破惑”“问道”之后如何实现心灵安顿。他在书中提出了“生存基点”“因空而大”“天地元气”“本为一体”“相信善良”“我在哪里”“日常心态”七个方面,概括了一个修行者终于上升为一个觉悟者的精神构建。
近年来,网上涌现出大量以“余秋雨”的名义发表的人生格言、美文,铺天盖地。这些文字尽管是杜撰,但大家对人生哲理的渴求和执念,构成了《泥步修行》的创作初衷:“由此也唤起了我内心一个小小的欲望,即试着用我自己的笔墨,让那些一直对我充满好意的年轻人看一看,这个长期被他们冒名的真身如果亲自动手,写他们很想写的那种句子,将会是什么模样。”
丰厚的经历让余秋雨的人生感悟都带有某种终极意义,他写出来的句子也与那些年轻人的文笔有很大不同。《泥步修行》的问世,将让这些善意但披着伪装的“语录”不攻自破,也让人们得以一览余氏人生箴言的庐山真面目。
余秋雨笑着说:“网络上标有我名字的大量诗句、美文、格言,内容全部有关人生修行。但只有这一本才是真的。”
广州日报: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生的“惑”到底来自哪里?四十岁真能达到“不惑”的境界吗?
余秋雨:孔子为“不惑”划定了一条年岁界线:四十岁。从“立”到“不惑”,整整花了十年,而且是人生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的十年。
仔细一想便能明白,人们正是从种种“立足点”上,生出无穷无尽的“惑”。无论是专业的立足点、权力的立足点,还是人际的立足点、财产的立足点,都带来大量的竞争感、嫉妒感、危机感、忧虑感。这一些“感”,其实都是“惑”。追根溯源,肇祸的是“立足点”,也就是“立”。
即便是最好的“立”,也是一种固化,一种占领,一种凝结,一种对人生其他可能的放弃,一种对自身诸多不适应的否认……这怎么能不造成重重叠叠的“惑”呢?
因此,由“立”到“不惑”,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十年,还是少说了。只有自信如孔子,才敢这么说。四十岁之后的孔子,也并没有达到“不惑”。
广州日报:您在盛名之时选择辞职,也一度被流言非议累及名声,在这样的起落之中,您怎样看待名利之惑?
余秋雨:我这一生,在摆脱种种迷惑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是对“名惑”的摆脱。名,是中国古代对名誉、名声、名望、名节的简称。但是,这个字,把千百年间无数高雅君子的脊梁压歪了。如果能够把名看穿、看空,那么,即便被污名、毁名,受害者也能成为一个兴致勃勃的观察者,并获得享受。
一度被彻底毁名,让我站在一片废墟之上。以前,这里曾经展现过一丛丛名声的鲜花,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满地瓦砾。对此我曾慌张,但仔细一想,瓦砾固然不能代表我,但以前那些鲜花能代表我吗?
我知道心灵如何蒙蔽,又如何明亮;我知道独立如何遗失,又如何找到。于是,我的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
广州日报:《泥步修行》,书名感觉别有深意,是否和您这几年的心路历程有关?这几年,有哪些让您觉得是“泥步”呢?
余秋雨:这是一个有坑的题目。希望我讲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些人来攻击我?不存在。“泥步”这两个字,是让我们脚踩大地。我到农场去劳动的时候,所有的同学在下雨天都滑倒了,就我不滑倒,因为我小时候赤脚走在泥路上,永远不会滑倒,现在也还是这样。泥步指的是这个,而不是说泥步里有好多厌烦的东西。
广州日报:近年来,特别今年古诗词竞技、朗读类型的节目在荧屏上火爆,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余秋雨:这个火爆一下也蛮好的,毕竟也是古典文学的传播,但是也不要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一些很冷僻的、不重要的诗文让那么年轻的生命去死背,这是很奇怪的。我是对古诗文非常熟悉的人,但是节目有些题目连我都不知道。所以还是要做减法,大家记住,当美丽的东西成为一个压垮生命的重担的时候,它的美丽就变成不美丽了。(记者 孙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