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故事被高考改变的命运因奋斗重塑的人生

2019-06-24 01:10:31  阅读 140 次 评论 0 条

  6月3日发布征集高考故事的消息后,陆续收到了近百个邮件。基本覆盖了“80后”“90后”“00后”年龄段。围绕着高考与人生、时代与命运,从来信者的高考轨迹中,记者梳理发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考故事,侧重讲述被高考改变的命运;千禧一代,更看重个人的奋斗历程。

  孙洪旗是1995年参加的高考。每年高考季,他都会回想起自己的高考。“高考的拼搏、焦躁、等待、烦恼、得意、无奈、开心,一齐涌上心头……”

  孙红旗上的是职高,参加的是对口升学。和普高不同的是,对口升学有指标限制,粥少僧多,学生都瞪大了眼睛“争指标”。“高考前一个月要预选考试,这是我们的‘前高考’,选不上的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有。所幸的是当年我被选上了,虽然是最后一名。”

  选上的留校复习,没选上的回家收麦子,这已经是多年的规矩。虽然老师说得很委婉,也没有撵的意思,可没选上的还是很知趣,到了晚上,教室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正赶上收麦放假,偌大的校园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我们几个选上的,就像学校的宝贝疙瘩一样,被几个老师‘圈养’起来。”孙红旗被寄宿在教物理的白老师住室,立了小火灶,他也要回家收麦的。“就这样整个麦收季,我学了吃,吃了学,终日抵着墙根儿背书,家里的麦收得如何,我一概不知。”

  “高考的前一天,我们被一辆大货车拉到市区,这是我第一次融入大都市,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好,将来能留在大都市。”

  “和普高不同,我们没有报志愿,因为对口招生的只有三所大学,分数由高到低录取,由不得你挑选,只有听天由命的份儿。于是,高考结束后便是在家待着,傻等,傻等!”

  等待的日子是最难熬的。家离学校七十多里地,那时也没有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等着急的时候就骑自行车去学校看看,一来一回就得一天时间。骑车去过三四次,早上出发基本上是晌午赶到,见了老师也不敢直问,生怕问了说没考上,特显得丢人现眼。当然老师也晓得我的心情,一见我就说,回家等吧,分数应该快下来了。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天天盼成绩盼成绩,可成绩真下来了又有点害怕。

  “突然有一天,门前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正纳闷呢,只见白老师笑呵呵地向我走来。啊!老师给我送喜报了!我的心都快飞起来了,一时间不知所措。”

  当晚,所有考上的“准大学生”被请回学校。在大操场上,两千多响的大鞭炮“噼噼啪啪”响过,连演了三场电影。我们被众星捧月般前排就座,满眼都是学弟学妹们投来的艳羡眼神,我们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膜拜和尊崇。“这一年是1995年,我赶上了‘包分配’的末班车。”

  靖立秋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高考生,他的高考故事更多地回忆了自己作为农村考生从小到大的求学故事。靖立秋来自济南市长清区,家乡在一个小山沟里,“那里山高水美,就是穷。”

  靖立秋的小学、初中是在村里上的,“桌子是用水泥板搭成的,凳子需要自己带。”尽管他的成绩是班里最好的,但老师也没敢让他报考镇上的中学。留在村里读初中的他,跟镇上的学生差距很大。高中是在镇上读的。虽然他的成绩在当地不错,但高考拿到全省层面一竞争就“现了原形”。

  第一年高考落榜,靖立秋在父母的支持下选择了复读。第二年虽然有了进步,但依然落榜。第三年,家人决定送他去县城复读。在县里举办的复读班里,他向高考发起第三次冲击。这一次,他成功了。1990年,靖立秋以510分的成绩被录取到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现青岛理工大学)。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路。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58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