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几个励志奋斗的小故事吧有感染力的

2019-07-22 11:14:12  阅读 124 次 评论 0 条

  我怕明天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想看看几个奋斗的小故事越有感染力越好,我真的很害怕自己退缩,前面的路是黑暗的深渊,后面的却是悬崖,我无路可走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奋斗成就人生奋斗成就人生奋斗成就人生 因为贫穷,他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辍学成为千万农民工中的一名,踏上漫漫的自学成才之路。因为理想,他坚守初衷、忍受寂寞,坚持自学英语十年,通过国家等级考试、获得托福高分,做了很多大学生做不到的事情。 张立勇,清华大学食堂打工8年 托福考试630分,英语考试通过四级、六级,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 被团中央树为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之一 成为航空工业出版社《3导自考丛书》代言人 清华临时工,融入校园梦 张立勇11年前因家贫而外出打工,但在外的日子,他从来就没放弃读书学本事的念头。他说,对读书最早的崇拜来自于小时候村里的一个叔叔。叔叔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一颗读书的种子便落在了张立勇这位少年的心里。读好书,考大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愿望。 1993年,张立勇辍学到广州打工挣钱为家里还债。1996年在叔叔的介绍下,他来到北京,并直接到清华食堂做了一名卖馒头的临时工。初入清华园,他如同刘姥姥刚入大观园,朝圣般地仰望着清华园里的一切。清华园里每天都有许多好的讲座,下了晚班后,张立勇总是匆匆赶到教室聆听大师们的讲座。因为下班时间总在晚上8:00以后的原故,很多讲座张立勇只能站着听到结尾。但站在教室最后一排,望着不远处以往只能在书上电视上看到听到的人物,如今却活生生地在离自己不远处讲学,张立勇内心汹涌澎湃,原来自己想象中的幸福可以离得这么近!以后在清华的时间里,张立勇只要一有机会就去听讲座。在一次次的讲座中,他吸收着清华大学土壤中的学子精神,他将个人的一个普通厨师和打工者的生活融入到了清华丰富的校园生活中。 刻苦自学,打造命运 在清华工作一段时间后,张立勇在熟悉和稳定工作后,并没有仅仅陶醉于清华大学优美的环境中。他决定把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学习的突破口。他开始制定“残酷”的时间表:早上6点必须起床;6点15分—6点半跑步;6点半—7点背英语;7点—7点15分刷牙、洗脸;7点15分—7点半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为了避免早上起不来,张立勇甚至买上两三个小闹钟一到点轮翻叫他,想不起都不行。 张立勇不仅自己刻苦自学英语,而且还积极参加清华大学的英语协会,清华的英语协会是一个学生的协会,但他作为清华的厨师也拥有一张会员卡,会员卡上班系的地方填着“VIP”(非常重要的人物)。除了协会活动,张立勇还多次光顾校园里的英语角,他听英语角的同学说,学英语一定要张嘴说,就像刷牙一样,刷牙之前得张嘴,所以就不管自己说的好与坏,都大胆地说出来。为此他自己在清华的食堂还开设了一年左右的英语窗口,在卖饭的时候来说英语。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张口锻炼,张立勇可以十分流利地讲英语,而且不仅是跟中国学生交流,也可以跟许多外国朋友对答如流。 尽管这样,张立勇也并没有满足。他还决定用国家规范的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于是,他决定去报四、六级考试,他要获得一个权威的认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感觉。从2000年到2001年,一年多的时间他陆续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均以80多分获得通过,接着又考了托福。没想到:托福一共670分,他竟然考了630分。一时间,在清华大学他获得了轰动,在水木清华的BBS上,关于张立勇的话题成为热点,有人在BBS上留下这样的贴子:“要说还是咱清华卧虎藏龙,少林有‘扫地僧’咱们清华有‘馒头神’,都一样地惊世骇俗”。 累获佳誉,服务社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张立勇的故事一时间在各大高校的网上论坛飞一般地传开了。渐渐地,媒体开始关注张立勇;渐渐地,社会各界开始知道张立勇;2004年10月,共青团中央向张立勇颁发了“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他被誉为团中央树立的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之一,他还受到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面对面”“新闻会客厅”等有影响的栏目和100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 张立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厨师,到一位新闻人物;从一个普通的打工青年,到一位自学成才的青年。他开始出名,但年近三十的他并不在意所谓名人的感觉,他从来也没想过出名,自己不过是不甘于平平庸庸地打工,一不留神竟成了名人,他开玩笑地把“出名”当作是自己努力和勤奋的副产品。但是,他却很愿意用自己刻苦自学的精神去鼓励那些需要他帮助的人们。他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起初是认真地答复那些向他请教学习英语方法的来信或者电话;而后也曾给一些找上门的学生作英语家教,利用空闲时间去辅导他们学习英语。他也曾用自己的事迹教育两个本科生,这两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却不喜欢学英语,张立勇和他们谈了整整一个晚上,把他自己学习英语方法和精神告诉他们,并鼓励他们好好准备两个月后的等级考试。据说,后来两个学生都保送了研究生。有一个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看到张立勇故事后专门过来找张立勇。对他说:“立勇,我以前太贪玩了,就是缺少你这种精神,”张立勇开始明白:不仅是自己学好英语,获得成绩和名声,而且能够用:“学习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的精神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真是一件让他感到更自豪的事情。 他开始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更多的去投身于社会其它工作,他曾利用暑假为清华大学饮食中心的服务员做英语培训,这些服务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他们有的连26个字母都没见过。通过张立勇一段时间的培训,他们能说一些比较简单的对话,有些人说的还相当不错。张立勇看到“雪碧”、“七喜”、“你想喝点什么?”的英文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就像自己学习有了进步一样欣喜。 他也忙碌地利用休息日甚至晚上下班后的时间为一些单位去做演讲。在大学演讲,张立勇会有一种压力,因为站在讲台上的大多是成功人士、著名学者,而他只是一个食堂厨师,站在讲堂上自然会有些害怕。然而,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同学们的眼神里张立勇看到了认同与尊重,他开始认真地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演讲完后总能赢得真诚而持久的掌声,会后还有许多人围着他签名,他从不敢怠慢,哪怕签得手有些发酸。他认为:只要他们能得到动力,能得到信心和勇气,我会去为他们做任何事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需要鼓励的人做任何事情

  零,是从“空无”演变而来的符号。由阿拉伯商人传人欧洲的零,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当时还有“危险的萨拉森魔法”之称,后来却成为不可缺少的符号。直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时,零已跃居关键地位。

  从零开始,于是有了珠穆朗玛从海底崛起的巍峨壮观。人生下来的一无所知,即是零。从零到学富五车,需要学习、奋斗。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相信,所谓的天才的能力是遗传的,是血统的结果。据说音乐大师莫扎特3岁就能演奏钢琴,英国思想家密尔3岁就可以读古典拉丁语文,于是,很多人便认为天才是天生的!但是,看看这些天资过人的伟人的幼儿期,无论莫扎特或是密尔,他们的父亲都非常热心早期教育,而且是有计划地严格培养孩子。就是说,莫扎特与密尔并非天生的神童,而是由于出生后的良好教育和环境,才有’出类拔萃的才华。

  从零开始的教育,必须源于零岁,“双零”的思想能被人们接受,经历了认识、认识、再认识的艰难历程。因为数千年来人们对“儿童潜能开发”的“0始早教”一无所知,于是有人望文生义,一听说“早教”就摇头,说人生发展切忌“早”字。

  冯德全(1935—),中国著名早期教育家,《0岁方案》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当代“早教之父”。他说,“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这一命题从无到有,从个别尝试到社会认可,开辟着一条人类自身进步的新路。”这新路的意义,国外有人称它为”第二次文艺复兴”,冯德全说它是“人类文明新觉醒”,是教育创新乃至人类进步的空前大事业。

  人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期是在什么时候?科学研究证明:在生长发育早期,大脑的可塑性强,一旦局部的神经细胞损坏后,邻近的细胞可以代替它的功能,并有效地实行改组。但过了敏感期,缺陷将成为永久性的了。0~3岁是幼儿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3岁以前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关键。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3岁前奠基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80%。”从脑量来看,新生儿的脑量约为成人的1/3,3~4岁时可达成人的2/3。这个时期是孩子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同时说明婴幼儿具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这些都说明3岁前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期。孩子的某些能力发展是有时间性的。在某一特定时期,孩子对某种能力的发展或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既容易又学得快。若错过了这个时期再去学,就得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可能事倍功半。

  苏轼,这位大词人以豪情来鼓励我们:让心中的人生“从零开始”。人生没有第二个童年。童年时期来得快,也去得快。成长中的孩子对于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得到,过些时候有些事就会显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时,未获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将无法面对未来我们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发展个人的智力、生理以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机会,往后将难以弥补这份遗憾。这段他印象最深刻、最渴望学习以及已经准备好学习的时刻将不复重现。

  冯德全指出:“这个时期,如果家长适时合理地给予孩子教育和训练,就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健康发育,也能为孩子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加速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反之,这个时期缺乏科学适时的教育,或进行不良的教育,即使孩子具有很好的条件,也会有损其大脑的健康发育,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大多数的母亲们都认为婴儿在0—1岁时所能够对他们做的事,只有让他们听听音乐而已,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错误想法。事实上,能够对婴儿做的事非常多。如果在这个时候放任不管,则到2~3岁时已经无法给他们任何帮助了。在这个时期,愈是让他们体验丰富而生动的生活与知识,就愈能提高婴儿的资质,使其成为优秀的人才。

  从零开始,本身就是一股精神动力。它要求我们在逆境中奋力拼搏,使我们在下沉的世界里看到光明的生活。

  连续10年的“台湾十大当红偶像”冠军、公认的公众形象最好的港台歌手、全民偶像刘德华。2007年46岁时,坦言“每一天依然从零开始,演戏、唱歌每一样我都放不下……”

  从零开始,是锲而不舍的精神体现,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十分可贵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刘德华在家中排行老四,从小便和姐弟一起帮助家里打理卖稀饭的小本生意。1981年入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毕业后随即签约无线,得大哥周润发提携主演电影《投奔怒海》,走上了明星之路。在主演了《猎鹰》、《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几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之后,刘德华一跃成为无线当红小生,与汤镇业、苗侨伟、梁朝伟、黄日华并称“无线五虎将”。

  从零开始,撇开旧日的辉煌与黯然,去迎接新的机遇降临。有歌词这样唱道:“世界不为谁改变,时间不会为谁停歇。偶尔也感到疲倦,但明天还要上演。从零点开始,永恒的起点。从前已走远,未来在眼前。走遍五湖四海,从不轻言离开。哪怕挫折失败,也能再站起来!……”

  在林子祥的鼓励下,刘德华开始发展自己的歌艺,1986年起作为歌星登台演唱,并灌录唱片。韶华易逝,多少明星成过眼云烟,荣膺“世界杰出青年”的刘德华凭借勤奋和执著,书写着自己已成传奇的常青。20世纪90年代,他叱咤香港流行乐坛,和张学友、黎明、郭富城携手开创香港流行音乐的“四大天王”时代。

  失败中没有理所当然的成功因素,而成功中却潜藏着随时会露面的失败因子。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准备着:从零开始。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精神不倒,敢于从零开始,努力奋斗,成功的大门不会拒绝有志者。

  从零开始,圆了多少人的梦想,回报了多少人的辛劳?反思自己,是否仍每日赖在被窝里迟迟不起,恨不得每日清晨日落西?是否仍在命运的弯路岔路蒙面痛哭,悔不当初?丢失了回到起点的信心和勇气?

  无论歌坛还是影坛,华仔的成绩都已接近神话,对此,他表示,是否得奖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事业并日复一日地努力。只要你用心,发展的空间就会很大。”华仔表示,许多人羡慕他在娱乐圈的高度,但是他最了解个中甘苦,“无论是谁,踏入娱乐圈第一步时的高度都是零,把握当下的每一分钟很重要。即使有了许多成绩,我也会把每一天当作零起点时来过,这样就不会有飘的感觉。”

  像人离不开影子一样,成功也总是甩不开失败,但失败并不可耻。在面对世事的不尽如人意时,除了有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觉悟外,更要懂得:失败表明你有理由从零开始,重新再来。

  从1988年至今,刘德华在世界各地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已超过300项之多,其数目之多已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列入最新的世界记录。

  除了演艺事业之外,他也不遗余力地热心公益事业及公益活动,不但协助各项公益活动,自己也身体力行,成立了刘德华慈善基金会,帮助有需要人士与团体,致力推动年轻人教育服务,回馈社会。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始于零,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零,将就是零。从零开始,就有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有了新的高度,这是创新,是成功的一种期盼。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长者在10个人面前,把0、1、2、3、4、5、6、7、8、9这10个数字摆出来,说道:“你们每个人去取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数。”

  人们争先恐后地上去,把9、8、7、6、5、4、3都抢走了。取到2和1的人,都说自己运气不好,得到太少了。

  可是,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地取走了0。有人说他傻:“拿个0有什么用?”有人笑他痴:“0是什么也没有呀!要它干啥?”

  从此,他便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地学习、工作。终于有一天他获得1,1和0组成10;后来他又获得6,有O便成了60。他一心一意地干着,一步一步地向前。他把0放在他所获得的数字后面,成就便10倍10倍地增加。他终于成为最富有、最成功的人。

  所有的成功都是从零开始,只要努力、用心经营自己的人生,就会收获更多。一切从零开始,你需要的只是行动!

  美籍华人靳羽西,中国时尚领域的权威、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性人物。她对色彩、美、时尚、品味、礼仪和西方文化的独特见解启蒙了当代中国人,《福布斯》杂志评价说,正是她“改变了中国人的形象”。

  羽西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20年前,她推出了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电视片《世界各地》,打开看世界的窗口;15年来,她陆续推出4本畅销书,传播美丽、健康和成功,其中的段落被反复转载和引用。2005年,她推出了耗时两年制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羽西看世界》,以多角度互动的方式将世界上最新的流行趋向、最时尚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界名人展示给中国观众。

  “我的成功是从零开始,我在政府高层没有亲戚,我也没有一个给我百万家产的丈夫。当我作为移民初到纽约时,口袋里只有150美元,在那里我没有亲人,只有一个高中同学,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努力工作才能得来。”靳羽西在2004年出版的新著《魅力自造》中这样说。

  靳羽西女士生于中国桂林,她的父亲是岭南派一位著名的画家,后来她们全家定居香港。靳羽西4岁开始学习芭蕾和钢琴,在那时她就显露出艺术上的才华,她在音乐上的天赋尤其使人印象深刻。有许多年,羽西每天都从早到晚苦练8小时钢琴,但是,在她从杨伯翰大学获得音乐硕士学位之后,羽西却做出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重大决定:“我认为我决不可能成为鲁宾斯坦第二,既然你无法成为最好的,为什么还要去做它呢?”为此,靳羽西将她的精力集中到另一件她热爱的事情上,就是架起东西方交流之桥。

  所有的成功都是从零开始,只要努力、用心经营自己的人生,就会收获更多。一切从零开始,你需要的只是行动!

  从零做起来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一个成功者的乐趣,在于取得成功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失败的路有很多,成功的路却很少,多积累成功经验,才能更快地取得成功。找到自己的那条成功之路后,就已经在享受成功的过程了。

  华佗,为今安徽毫县人。家住毫县华家庄,父亲是个乡下的教书先生。七岁时,父生病死去,与母相依为命。其父有个好友姓蔡,在城里开药铺行医,华佗便去学医。起初,蔡医生认为孩子小,怕学不出来,感到很为难,但不收又对不起死去的好友,于是就想了两个法子来试试这孩子。先叫华佗去采桑树高枝上的桑叶,华佗并不爬树,而是取根绳子拴块石头,把绳子抛到枝条上去,拉下桑叶来。又叫华佗把两只斗架的大公羊拉开。华佗没有去拉,而是找来两把青草,放在两侧,羊见青草就分开吃草去了。蔡医生见华佗如此伶俐,就高兴地收为学徒了。当学徒,头三年,打杂扫地,采草药。华佗勤快卖力,三年后就被派去学抓药。但是师兄们欺他年幼,霸着秤不让他用。他就把师兄们称过的药都用手掂一掂,晚上再抽空用秤对证自己手抓的分量,天长日久。手抓竟与秤称分毫不差。师傅发现后,非常惊奇,便提前教他看病处方。派绪戴傅给他们吃什么药等等。三年过去,知道了不少病因病症,当服什么药。道人看他能吃苦耐劳,就带他到书房,对他说“病房三年,认识了不少病症,可要医好病,还得读医书药典,你就在这里学三年吧。”华佗好不喜欢。寒来暑往,三年又过去了。一天,师傅病了,华佗看过后,对众师兄说,不要紧,师傅没病。众人不信,同华佗争吵,正争吵中,治化道人突然翻身坐起,说“华佗说得对,我没病。我是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众人羞愧无言。华佗回到书房,见桌上三本医书被灯火烧毁。这如何向师父交待,只好把书逐字逐句背出来写下。花了一个月功夫,才完成。正装书,师傅来了,说“不用装了,原书在此。”原来师傅想检验他书读得如何,用偷梁换柱之计,烧了三本假书。见华佗一字不错把书抄出来,大喜,说“学艺六年,现在可以出师了。”华佗拜别师傅,下山为民治病。华佗成了名医,方圆几百里的人一天,李寡妇的儿子下河洗澡淹死,哭着请蔡医生救孩子一命,蔡医生看后认为没救了。李寡妇哭得死去活来不肯去。华佗过来看看,认为可治,蔡医生叫他试试。华佗把孩子伏在牛背上,压出腹中的水,后提起孩子双手,慢慢一起一落,约摸一刻工夫,孩子逐渐有气了。蔡医生见华佗超过自己,高兴地说“你可以出师了。”自此,华佗开始自行开业,四处行医。一年,母亲生病,华佗自己治不好,请来几位郎中也没治好,娘死了,华佗很伤心,决心再投师学医。听说西山琼林寺有位治化道人,治病如神,便去拜治化道人为师。先学侍候病人,华佗烧水、倒茶、捌尿盆、洗疮布,侍候病人很尽心。还时时留心病人病情变化,食量大小,师口家庭中医药都来找他看病。有个年轻人患头风病,因为要用活人脑髓做药引子,华佗说医不好。不料,没多久,病人病好了,说是一个老医生用十顶旧草帽配药熬汤治好的。华佗大惊,心想,天外有天。就到老医生那里当学徒,学习他的用药秘方。一天,老医生外出治病,来了个大肚子病人。众人均不敢处方,病人说他来得不容易,请他们行个好。于是,华佗开了二两砒霜,叫他分两次吃下。哪知,病人走到村口,碰到了老医生,开出的处方同华佗的一样。老医生知道后吃惊不小,心想这单方只有护国寺老道和华佗知道,一问,果然是华佗为求秘方来当学徒。他很感动,当即把治头风病和治其他一些怪病的秘方全部传授给了华佗。编辑李国坤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571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