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的哲学思辨与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和儿子说成语故事的互动中,让我感触颇深,儿子从成语中的理解也让我深深的欣慰。这里,说两例儿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诠释的成语故事,充满了他的天真浪漫与智慧,充满了童趣!
一天晚上,我和儿子又躺在床上说成语故事。儿子说:“爸爸,你在把昨天晚上说的成语故事――塞翁失马,再给我说一遍,好吗?” 昨晚,我刚刚给儿子说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儿子对他感兴趣的成语故事,历来有温故知新的习惯,我也乐而不疲! 我说:“好啊!”。我就给儿子又完整的说了一遍“塞翁失马”的故事。听完,儿子躺在床上哈哈大笑,象自言自语又象是问我的说:“哈哈,丢了马还会是好事呢!哈哈哈哈。。。” 我想他会不会还有一些懵懂呢?其实,这时候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个故事的全部的内涵,正享受在成语典故给他带来心灵的畅快呢!当时,我想用生活中的例子,再向他作进一步的阐释。。。我说:“比如说,多多生病了(多多是他的小名,在家我都这么叫他呢!)。。。。。。”还未待我说完,儿子马上用手势示意我STOP接着我的话说:“爸爸,我知道了,我来说。。。”儿子马上把他的 “塞翁失马”诠释给我!儿子说:“爸爸,比如我生病了,就会发烧感冒,会咳嗽,这是坏事,但这是小小的坏事!但我病好了以后,抗体增强了,以后就不容易生病了,这是好事,而且是个大好事,这也是赛翁司马!”听了以后,我心里感到莫大的震撼!儿子对成语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出乎了我的想象,我心脏感到收缩了一下,真是一种震撼的感觉,一种无法言喻的兴奋!
去年一月的一天中午,我和儿子从与五四路相交的玉泉路,沿着玉泉河边的人行道往前走。在宜发大厦的附近,看到一群麻雀落在对岸的草丛里,有的还飞落在横搁在河中央的大水管上。儿子兴奋的用他那稚嫩的小手指着对岸对我说:“爸爸,我们能抓到对面的麻雀吗?”我说:“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翅膀。等我们跑到对岸,它又飞走了,我们是抓不到的!”儿子晃着小脸,风趣的笑着对我“哦!”了一声,算是对我的回应。正当儿子注意力集中、说笑着怎么才能抓到对面的麻雀时候,这时,忽然一脚踏空,往前踉跄了一下,差点摔了一大跤。原来人行道上的铺面砖脱落了几块,儿子踏空了!没想到,这时儿子笑呵呵的对我说:“哈哈!爸爸,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只注意到前面的麻雀,没想到脚底下差一点摔了一跤!真好玩!”他快速丰富的联想,把成语中的意境和哲学思想迅速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实践,让我开心无比!他怎么想的这么快呢?简直是不假思索的就脱口而出了!成语故事中的思想,我感觉已经变成了他自己思想的一部分了!
儿子非常喜欢成语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尽量的把最原版的成语典故说给他听。比如我在和他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时,从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说起:当时吴王身边的随从,怎样巧妙的在吴王的后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吴王顿时醒悟--吴国的敌人也正在盯着它呢,最终使固执的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也使吴国避免了一次灾难。成语典故儿子每次听后都记忆很深,也常常会用生活的例子用成语说事,比如妈妈没有承诺诺言要忽悠他,他会说:“妈妈,你这是‘朝三暮四’啊!”来调侃妈妈!他运用的成语更接近于原版,会更接近于原版表达的思想。我也曾经逐句的给他说“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游击战争的思想,和哪些充满哲理有趣的“声东击西”“破釜沉舟”“围魏救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增兵减灶”和孙子兵法。。。这些充满智慧的成语典故和故事,儿子每次都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哪些哲学思想,就慢慢的注入到了他幼小而单纯的心田里了!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情,也是我认为爸爸最应该做的事情。嘿!我乐此不疲!!
我认为,儿子的身体构架,就像是电脑的硬件;我们给他培养的思维,就像是电脑的软件!我们培养他哲学的逻辑的思维,就是给他这样一种软件,当他在接受外界事物和信息的时候,能通过他的“软件”很自然给出最合乎逻辑的哲学的判断并进行处理,并且日长天久让这种哲学的逻辑的思维形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最自然的思维反应。儿童在这个生长期,是最容易接受客观事物,最容易接受思想的时期,就像海绵,我们给他什么,他吸收什么!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不注意孩子思想的培养,有意识的思维的训练,一旦形成不正确或不健康的思维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就像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对一些人的评价:“他怎么会这么想问题啊!” 这就是思维定式,因为随着人的长大了,他的思维模式逐渐习惯而基本定型了。改,会很困难。
儿子和我有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问题,这也是我开心的源泉!我也用我几十年生活的积累,尽量科学的详尽的把我的对世界理解、的对生活理解告诉他。这样的生活快乐无边!而成语典故也是我们一朵快乐的浪花!
展开全部没有,只有直觉和普通思维,注意观察就知道,它们可是有什么说什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