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新: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吴建新摄影工作室主任、图片中心顾问、记者;黄石市文联副主席,出版有《走遍黄石》摄影专著等。
前不久,在慈光精舍和几位朋友拉家常,一位朋友告诉我,其儿子今年考入了浙江大学,脸上洋溢着一股自豪感。说实在的,真为朋友高兴,他为儿子读书放弃了在北京发展专门回到黄石,陪伴儿子读书三年,目标就是能考入浙江大学。
我想起前不久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的在浙江大学举办的“黄石市中青年高层次文艺人才培训”班,短短的几天学习,对我们离开学校几十年的人来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或许我们离开学校太久了,或许我们太渴望专业知识了,平时一刻都难得坐下来的我,却非常认真地听完了每一节的课程,还余兴未尽。
我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艺术门类,这种多艺术门类集中、系统的学习还是第一次,从摄影、书画、曲艺、音乐、文学创作、舞蹈欣赏再到现场教学等,浙大都是精心安排最好的老师为我们授课。可以说,这是人生当中一次最难得的学习机会,受益匪浅。
我是一位新闻摄影人,摄影是我的职业,一辈子追求,一辈子执着,虽然在行业范围内取得一些小成绩,但总觉得艺术修为与修养是不够的,特别是当艺术创作遇到瓶颈时,十分渴望其他门类艺术进行补充。故此,浙大学习就是一次最好的能量补充。
其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副教授张重辉老师以“用音乐点亮人生”为题,为我打叩开了一道美丽的艺术之门。很多时候,我只是简单的去聆听、或欣赏一首音乐,而缺乏用逻辑思维的形式去思量,去撞击其他门类的艺术,更少用心灵去沟通音乐,与音乐对话。在历史长河中,无论中外,很多艺术家、包括科学家都是精通很多门类艺术的。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感悟到三年不食肉都吃不出什么滋味来,他感慨地说:“真没想到,音乐竟然豁达到这么迷人的地步。”孔子说,用《诗经》鼓励士气,用礼作为行动的立足点,用音乐完成人格修养,最终达到社会的“礼乐”之治的最高境界。
地质学家李世光早年在法国留学,游经美国时创作了小提琴曲《行路难》,这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爱因斯坦终生用小提琴陪伴着自己,闲暇时还常常让自己沉浸在贝多芬的钢琴曲中,他说:“我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所以说,从古到今,有不少的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戏剧家、摄影家、画家和诗人酷爱音乐,他们不仅精通乐理、音律,深谙乐器,有的还以音乐为题材,写出许多感人的音乐作品,或受到音乐的启发,创造或创作出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
可以肯定的说,我创作的许多摄影作品是受到音乐优美的旋律,或动人的歌词、甚至是舞蹈启发后创作的,并运用音乐的节奏、旋律去构思自己喜爱的诗词创作。如果说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是一幅画,那画中流淌的必是动人的乐章,诗情画意,也是一首诗;如果一首诗中蕴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首诗必是一幅感人的画。词作家吉日格楞在创作《天边》这首歌词时,是广袤的草原那无与伦比的美丽感动了他,是心灵深处流淌的音乐旋律感染了他,他饱含感恩,才深情地写出了这首歌词,再由乌兰托嘎作曲,一首向人们展示草原之辽阔、神奇和美丽的天籁之音便呈现在歌迷的眼前,经典永流传。每当我聆听、或吟唱这首歌曲时,宛如是一封游子写给故土的缠绵情书,更像是一幅风光无限的摄影作品。吉日格楞在《天边》中写道:
这仅仅是歌吗?是音乐吗?是,更是一幅饱含牧马人丰富情感的摄影作品。再看台湾音乐人李子恒创作的《细说往事》,如果没有其丰富的社会阅历与对生活的感悟,是绝对写不出这支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歌曲,记得我在西藏腹地羌塘草原上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面对苍茫而广袤的大草原,遥望远方隐隐约约的雪山,再聆听由民谣歌手娟子演唱的这首《细说往事》时,一种强烈的情感如雪山崩塌,岩浆迸发,我仰望苍穹那只飞翔的雄鹰,无言泪流满面。歌中写道: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直抵灵魂深处。至今,那一幕仍存贮在我脑海深处,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故此,带着音乐和诗去摄影是有灵性的。
正是受到音乐影响,我也在校园里现场创作了几首小诗,虽然称不上作品,但我是在用心、用音乐节奏和旋律,用摄影的画面语言去构思创作的,亦诗亦画,亦画亦诗。当我在一古村落用镜头拍摄近千年的古村时,那种历史沧桑感仿佛就是一首流淌了近千年的歌谣,在我耳边萦绕,直抵心房。这时,我才发现仅用摄影画面是无法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感受,更无法宣泄我灵魂深处的情感。于是,我想呐喊,我想歌唱,脑海里开始飘荡音乐的旋律,当晚回到宿舍,再回放一张张摄影画面时,一首《被光阴镂空的古村落》小诗很自然地流淌在指尖上。
张教授授之,说人生有三本书:一是有字之书,先贤著典,二是无字之书,生活之经历,行万里路,读自然造物之美,三是心灵之书,即思想精神,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故此,艺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心灵的造化,无论自己从事那门艺术,都是相融相通的,心通艺通。
一日清晨,我习惯性的戴上耳机聆听自己精心挑选的几首音乐在校园跑步,当跑到广场的林间小道时,看到一片片落叶在微风中荡落,仔细观察,发现落叶轻轻地躺在翠绿的草尖上,当晨曦照射在上面时,宛如一只只小船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犹如一幅精美绝伦的油画。此刻,落叶在我眼里就是流淌在心灵深处的音符,是一首小诗。再利用手机独有的散焦特性,低角度、近距离拍摄,使之产生出另类意境的摄影小品,把摄影、音乐与诗融合在一起。我想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金健林先生在《文学与创作》中所说的“诗之所以为诗,取决于诗歌的构成方式,妙就妙在它自己解释自己”,这就是文学语言的节奏性、多义性、形象性和语境性所决定的,是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的文学表达,也是自我情感的表达。我在《浙大校园的落叶》这首小诗中这样写: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明确自己今后创作的方向与方法,突破瓶颈,突破自我,在摄影中寻找诗,在诗歌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寻找美,用音乐帮助自己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用摄影寻找灵魂的归属,用其他艺术门类碰撞灵魂,修身修为修正果。正如张教授综述,音乐养心悦耳,音乐与灵魂碰撞,生命就在那一刻点燃。与音乐交上了朋友,就等于与一个时代、一个文化、一个人类的文明交上了朋友。诗亦此,摄影亦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