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的就要怎么回来!背后的故事太感人了

2020-03-08 14:48:04  阅读 102 次 评论 0 条

  “那你一定记得跟她说,要注意安全,不要太晚,晚了我睡了就见不到妈妈了。”

  自杨辉利驰援湖北以来,每天到手机里找妈妈,成为杨辉利女儿罗文然的固定日常。对妈妈的工作,4岁半的孩子懵懂间好像有些明白。“我知道妈妈很勇敢,等她打完怪兽就回家了。”

  采访中,杨辉利称,工作中,什么样的“苦差事”都愿意干,但唯一不敢的是接孩子的电话,有时候听到孩子说想妈妈,她只能忍住眼泪,免得孩子担心。

  杨辉利的丈夫罗伟是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执法支队突击队员。2009年,两人同时考进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同一个班,大学时,志同道合的两人就已相恋。2015年,两人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并先后诞下一儿一女。

  在疫情暴发初期,为了前往一线,杨辉利多次“试探”丈夫。“可能是担心我反对,她总是不经意地问我,好多人都去驰援湖北了,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科里的骨干,我也想去。当时我告诉她,无论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只是要记住一点,怎么去的,就怎么回来。”面对妻子的决定,罗伟二话不说,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与孩子日常起居的担子。

  “我知道一线医护人员会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我更知道她的职业不允许她做逃兵,在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只能唯胜不归。”罗伟说,为了让妻子安心工作,夫妻两人每天坚持打一个视频电话,互报平安。

  “我为能拥有你这样的好妻子感到自豪,你一定要保护自己,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凯旋。”面对丈夫的鼓励,视频那头的杨辉利泛红了眼眶,而她仅仅是轻扭一下头,轻轻说了一声“加油”后,再一次奔赴前线。

  “杨姐,虽然我不在一线,但我将以你为榜样,如你一般,勇挑重担,舍生忘死。”在新建区人民医院向杨辉利学习的动员会上,该院内二科护士长雷志华在心得体会中,郑重写下自己的誓言。

  雷志华说,作为一名川妹子,杨辉利已经七年没有回老家和父母过一个团圆年了。原本她已经定好了1月3日回乡的机票,但事与愿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杨辉利果断取消了机票,毅然奔赴一线。“我记得当时医院里包括她有150多名医务人员报名。科里的姐妹们都劝她,孩子们还小,就不要去了。但杨辉利很坚决,她说,在疫区有千千万万个家庭都需要医护人员,我是党员,我有责任为他们送去护理和关怀。”

  为了“脱颖而出”,杨辉利主动参加各类防护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苦心专研疫病护理要点。她总是说,身处战“疫”前线日,杨辉利收到前往武汉方舱医院支援的通知。

  “其实在疫情之前,就有很多人都知道杨辉利,她一直都是我们护理部的‘台柱子’。”作为杨辉利成长路上的见证人,该院护理部主任陈红满对此深有体会。“她性格爽朗,工作中也很细心,除了正常护理之外,还经常对患者开展心理沟通。”陈红满表示,工作中,时常能听到患者对杨辉利的赞美。

  去年10月,有一位老人因为浮肿而造成行动不便,在医院进行治疗。老人是五保户,亲人又远在外地,无法贴身照顾,为此,情绪一直不太稳定。“那时候,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病房,一边帮老人换被子,一边和她拉家常,到了饭点,还总不忘给老人带一份。”陈红满说,出院时,老人一直拉着杨辉利道谢。

  “在她的护理区内,不管病人年纪大小,都叫她杨姐,他们都说,这样叫起来亲切。”陈红满称。

  “疫情不消除,我们不回家!”在杨辉利的战“疫”家书中,她曾这样写道“待我归来必定春暖花开,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老人们可以自由呼吸,大地一片祥和。”是的,千千万万个杨辉利,如同一道道希望之光,点燃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01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