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姐,既寓意南京女性,是您的贴心姐姐,又与凝聚的“凝”谐音,有凝聚引领的含义。logo整体以“宁”字为基础,主体为女性微笑侧脸,侧脸形态隐约恰似一位婀娜多姿的女性正挥舞丝带轻盈跳跃,还融合了南京妇联logo元素。象征南京女性知性慧雅、灵动昂扬的非凡神采。
历时数月的抗疫,已经走到了春夏之交。往年的季春时节,是烟花三月的半烟半雨,四月孟夏是绿遍山原白满川。三两好友相约出游,花前柳下把酒言欢,原本是稀松平常的事,如今成了心存侥幸的奢侈。只是今年的清明,路上虽然少了行人,却依旧是落雨纷纷,几欲断魂。人间从未如此期盼着一个幸福平安的四月天!
每当我们站在比人类历史更古老的病毒面前,回顾以往的每一次的血战,值得思考的是:究竟谁是地球的主人?命运将把你我带向何方?未来的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
不仅是险滩急流中殊死搏斗的一线工作者,还有这场疫情波及到的几乎所有人,都在调动自身机体的全部力量与病毒抗争。比起药物,信心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灰心丧气是病魔最大的帮凶,永不言弃才是抵抗力最好的战友。
“愿穿越瘟疫而重生的人,心中永存暖阳与善念!”这是作家毕淑敏写给所有人的祝福。
2003年非典期间,毕淑敏曾深入北京抗疫前线采访,跑遍了佑安医院、朝阳医院、小汤山医院、疾控中心、基层防疫站、外交部、气象中心、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她至今都能回想起SARS那令人惊惧的气味,但也没有忘记每一个白衣天使的身影,那是十三亿人并肩作战的国家历史,更是一段段永难忘怀的独家记忆。
毕淑敏历经八年的沉淀,十二个月的伏案疾书,将十七年前那场肆虐全球的“非典”疫情,化成字字血泪的一本《花冠病毒》。2012年出版,未料到8年后,被惊叹为“神预言”。
这本名为《花冠病毒》的小说虚构了一种来历不明的病原体,在未来的20NN年突袭中国燕市,无数生命被夺去,城市停止运转,人心颠沛流离。身为作家的女主角去到了抗毒的前线,亲眼目睹了民众在生存与毁灭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书里有悲观的人,也有乐观的人。悲观者猜忌、恐惧、贪婪、虚无,始终在崩溃边缘徘徊;乐观者竭力地恢复沉着和镇定,他们有信念,他们还有爱。
没有作家希望笔下的苦难一语成谶,更不会愿意字里行间的肝肠寸断照进现实。毕淑敏绝不是一个预言家,她说自己没有天赋异禀,有的只是一腔热血、一支笔。
病毒并不可怕,人类终会有战胜它的一天,但它考验的是面对极端困厄的人心。要知道受创的精神,比起病体的康复,它更需要积极的能量,像灿烂的阳光普照心中的赤地。
毕淑敏从医多年,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笔尖常带感情,激励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
她想用一本本书,陪伴一代代人,相信陪伴是有力量的。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人学。鲁迅一生笔耕不辍,坚信文学足以改变人民的精神。中国人常说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章要承载的是勇敢、无私、忘我的精神。这本《花冠病毒》,正是承袭了中国文学浩浩汤汤几千年的灿烂传统。
小说在结尾写道:“20NN年9月1日,最后一名病人出院,中国燕市彻底平息了此次花冠病毒感染。”
结语中的“最后”无疑是历经磨难的最后,“彻底”亦是疮痍满目的彻底,即便如此,人们从未放弃过希望,始终期盼着那必将到来的光明。21世纪,世界连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毕淑敏呼吁所有人痛定思痛,重整精神的山河。
2020年春,仅以此书献给为抗疫而战的所有人:愿今日的风雨飘摇,终迎来阳光普照;愿明天你我的笑颜,依旧坚定而明朗!
我是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员谭道明,关于巴西的经济衰退和政治危机,问我吧!
我是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员谭道明,关于巴西的经济衰退和政治危机,问我吧!
我是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员谭道明,关于巴西的经济衰退和政治危机,问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