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金陵古风第一村”化身“网红村”

2020-06-15 05:45:49  阅读 93 次 评论 0 条

  6月13日,是第15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南京每年开展抢救性维修、加固、修缮文物工程近30个。近日,记者跟随南京文旅专家探访多处正在修缮的遗迹,看看这些文化遗产如何被保护和利用。今天(6月11日),记者带大家打卡金陵古风第一村——佘村。

  今年4月,107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出炉,南京市江宁区佘村上榜。走进金陵古风第一村——佘村,首先要到游客中心领取一份导览图,然后按图索骥打卡佘村七古。

  所谓七古,指的就是村里的古宅子、古祠堂、古树、古花、古井、古窑、古铁,它们都有数百年历史,每一个都是关于时光的故事。

  七古中,古宅子——潘氏住宅是村里最具价值的建筑文化遗产之一。据史料记载,明末,潘氏始祖为躲避战火由河南迁徙到佘村。清顺治初年,巨商潘恒才耗时17年建成潘氏住宅,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周密严谨,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

  佘村潘氏住宅,也被称为九十九间半,仅存的六十六间因战乱、火灾,以及年久失修,出现了大面积的坍塌和损毁。2017年开始,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古建筑修复抢救工程正式展开。

  潘氏住宅产权分属30户潘氏后人所有,意见难以统一,修缮工作困难重重。当地政府和文旅部门决定采取回购多少、修多少的模式分步修缮。三年多来,当地投入1600多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了近90%的古建筑修复。

  江苏江都古典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吉春告诉记者:“木材、砖,包括地面的青石板,都是从外地收集过来的老材料。我们有专门做砖雕的、专门做木雕的工匠,按照清时老宅的修旧如故,一步一步把它修复起来。”

  潘氏住宅当中最值得一看的,就是这个老门楼,它象征的是主人的身份。门楼上有狮子滚绣球的石雕,再往上就是非常精美的砖雕,上面刻有天赐纯嘏这四个字,寓意上天赐予的福气。

  另外,门楼上还有七幅图案砖雕,全部取自于戏剧故事,门楼保存之完好,在南京的古宅当中也是非常少见的。

  到今年7月底,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都将全部修缮完工。潘氏住宅将打造成一处建筑艺术博物馆,而潘氏宗祠也将被开发为村史馆和民俗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放。

  保护古村落,见物还要见人,为避免村子空心化、留住烟火气,当地政府出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老房外立面出新、铺设雨污管网、为农家乐配建停车位、打造旅游A级厕所……让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与青山绿水相映衬。2019年,佘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成为乡村游的热门打卡地。

  东南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院院长助理陈建刚表示:“佘村是保护古村落一个较好的探索,刚开始是做一个单纯的文物修缮,到后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一起打造,这样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在意期间,由于协助参与意大利抗疫工作,祁雷先后两次受到锡耶纳市政府表彰。

  一场由“Restoration拾遗”体验工作坊组织的苏州核雕技艺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友人参与。

  许多在华外国人士体会到中国社会的互助温情,也对“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受邀前往当地电台分享抗疫经验。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4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3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07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