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李录是查理·芒格所说的“一生中三个最成功的投资之一”,也曾被外界盛传为芒格“衣钵传人”。我们经常提及的价值投资经典名著《穷查理宝典》就是由李录先生领衔翻译并作序。在最近刚出版的新书中,李录从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现代化的进程,讲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实践。粗略读来,让笔者深有感触的一个观点便是投资者要有“知识的诚实”态度。投资者需要对自己多一点诚实,让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圈更加保守,对未知多变的世界保持敬畏,并时刻保持“空杯”的心态,不断学习,持续精进,养成从多角度、用不同的思维进行深度分析“自我批驳”的习惯。
本文所说的诚实的重点在于个体对于自我,在于主观的“我”对于客观“本我”和客观世界认知的一致性。
哲学上经常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那么,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角色是什么?我们建议:投资者首先应该是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方。配置的方向是支持投资者认可的、能够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和股东回报的在新能源、创新药等领域的创业团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标的公司梦想落地业绩兑现的时候,投资者顺便实现价值成长。微观上看,我们至少应该参照一级市场投资行为定义自己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股东,即公司的所有者。
当认定自己是公司的所有者之后,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便由股价转为更为本质的公司业务前景,从此他们便“心中无股”,也不会再受到股价上上下下的影响折磨。李录在开始进入投资领域的时候,也正是从实业投资的角度找到了“投资的感觉”。在本书中,李录也认为这种感觉来自于个人心理认识的变化,这种认识上的变化,让他的行为开始更像一名“公司所有者”。他说:“一旦我买完了一只股票后,就觉得这家公司真的是我的了。我就觉得买了它们的股票就是我的公司了……”李录用自己的实际转变告诉我们屁股是可以决定脑袋的,尤其是当投资者认识到自己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之后,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兴趣就会自动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也随之增强,进步和成长也就更快。
他同时表示,作为资产管理者,同样要对自己诚实,这样就会对受托的责任(Fiduciary Duty)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会对你做的事情更加专注。从根本上思考每一块钱花费在哪里,它是如何支持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基本面。你会花很长时间去耐心地研究一些事情,直到你确定自己可以对一家公司很多年以后的状况能够进行高准确率的预测。知识的诚实:
知识的诚实(intellectual honesty)这个概念是笔者在这本书中第一次看到。意思是自己要知道自己到底知不知道。求是,格物致知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投资赚钱需要认知逻辑支持。我们认为投资本身就是投资者对于公司、行业研究的认知变现。这个认知就像投资者存于银行的储蓄,市场的ATM机只是一个取钱的设备。如果没有提前存入,怎么能取出钱来呢?笔者前些日子碰到了一位抄作业的投资者,说“我们是跟着XX大咖投资的,他投什么,我们就跟着做,现在也被套牢了,一部分已经割肉”。但笔者认为,这和某知名大咖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人怎么可以把自己的脑袋忽略而去看别人的脸色呢?这种亏损实在是咎由自取。首先大咖有自己的逻辑和能力圈(假设),跌了也扛得住,或许你在跑路的时候他还加仓了,也或许他已经在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时离场。投资者抄作业,就像看别人从ATM取钱,自己躲在隔壁机器上学样,可笑至极。
还有一种情况是价值投资初学者经常会陷入所谓的“价值陷阱”,因为“无知”买入了很“便宜”的公司而痛苦不已。按李录的说法就是“他其实并没有明白自己身上的盲点,如此引发的结果是他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在基本面研究的基础上,赚取企业成长和市场定价错误估值修复的钱。前提有研究,有学习,有调查。有了透彻的研究和严谨保守的估值分析做基础,投资者才会有足够的信心锚定公司,而对公司不了解的人则会“听风便是雨”,遇到大波动便“草木皆兵”割肉出逃。这也正是很多投资者明明买了白马股却赚不到钱的核心原因。
人的认知天生有缺陷,投资者要主动克服。撇开虚荣或懒惰的因素,我们看到坚持对自己保持知识上的诚实也是很难的,其中的原因既有世界的复杂多变,也有心理学、进化论的因素。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专门列出了25 种先天的心理倾向。而我们身上的这些先天的心理倾向有很多硬伤,让我们不能够非常客观、理性地去做判断。我们要善于规避、克服行为学的误区,发现、弘扬人性中的理性光芒,对变化的世界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
世界复杂多变,未知和不确定性永远存在。即使已经做了基础的功课和360度的调研,我们依然要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一定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因子存在。这并不是说我们依然无知,而是说我们的认知一直都有局限性。李录所说的“知识的诚实”和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的“智识谦逊”意义相同,都是在说投资者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信念和观点可能并不正确……或指认识到某一特定的个人信念可能会出错,并且能够适当注意到该信念的证据基础的局限性,以及个人在获取和评估相关信息方面的局限性。
马克·吐温曾说过,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坚信已知的谬论。如果我们承认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即对自我认知局限的诚实),我们就会在投资前进行调查,反复检查我们的结论,并谨慎行事。而那些自信的人可能会放弃这些做法,当然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那如何判断自己对某个行业、某个公司真的弄“懂”了?市场是验证一个人知识是否诚实最好的考场。李录在书中强调,如果你对一个公司的研究达到“懂”的状态,你就能看得出10年以后它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说自己懂这个公司。
能力圈是笔者个人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感悟最深、受教最深的哲学认识,面对一个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无论其是否足够优秀,我们首先要问:我们自己能不能看得懂,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准确,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在一级市场上,我们经常要判断我们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产业资源来验证创业团队的技术和产品,帮助创业团队提升转化。这里看得懂需要的知识,看得准的需要的判断,帮得到需要的资源就是“能力圈”的核心要素。
李录则强调,能力圈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能力圈有边界,没有边界的能力就不是真的能力。如果你在自己还不明白的时候就做了投资,那你就出圈了,你就陷入危险的境地。为了验证这一点,他推荐了芒格的做法:反过来想,找到自己认识的最聪明的人,看能不能把自己已经“懂”的东西驳倒。这样的做法可以验证、扩展自己的能力圈,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避免陷入“无知”或“一知半解”的风险境地。
在完全诚实的了解自我,对客观世界保持敬畏、谦虚的态度的同时,为弥补认知的缺陷、应对未知的风险,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挑战自我,走出舒适圈,构建能力圈。真正驱动投资回报复合增长的,是知识和思考力的复合增长。只有思考力的增长速度超过资金增长速度,投资资金才会安全有效;对于投资决策,投资者要坚持在自己舒服的能力圈内开展的纪律。
但巴菲特通过自己五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投资人可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当我们的知识、经验不断积累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这样的结果就和知识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一样,呈现出复利的增长的特征。
当然知识的复利效应也需要时间和知识量的积累。李录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真正懂一个行业,弄清楚一家公司,通常需要很多年。但这种方法做投资的好处就在于,知识会不断积累和超越,所以,用这种方式做投资时间越长,结果会越好。
而为了避免思维的老化、僵化和视野的狭窄,笔者对自己的投研要求是走出舒适圈,做适当的拓展。那如何有效地拓展自己的认知?首先,李录建议“让你的兴趣和机会来主导研究”。交易不要跟风,研究也不要跟风。他说,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都不太一样。每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都不太一样。你不需要跟别人多交流。别人的股票和机会是别人的事,与你无关,你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其次,一个人不需要太大的能力圈。一个人一生赚大钱的机会不会太多。正如沃伦和查理所说,在他们五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如果把其中最成功的15个主意剔除,他们的业绩就会变得稀松平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市值从一两千万美元,现在到达5000亿美元赚得盆满钵满,主要靠的这15个主意!最后,一个人能赚到钱,不在于了解得多,而在于了解的东西是正确的。李录在书中强调,如果你了解的东西是正确的,你一定不会亏钱。李录强调正确的知识首先“可以被证实”,有逻辑和事实支持,并有很强的解释力,推导性。
未知东西要比已知的东西更为重要。芒格强调的多学科思维并不是要大家成为多个学科专家,而是要具备多个学科的思维方式和重要理论思想。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融会贯通的格栅就是最佳决策模式,也可以理解为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思考同一个投资问题,如果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样的投资决策更正确。
“眼见不一定为实”,盲人摸象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为了尽可能的克服片面,在做具体的投资调研工作时,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听取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对不同的行业,以不同的逻辑理解事实、理解数据。
笔者多年前也曾以为通过家庭习惯和超市就可以看到酱油的世界,在群里也看到广东人喜欢海天酱油、山东人喜欢鲁花酱油、镇江人喜欢用恒顺酱油、四川人爱用千和酱油、高档的海鲜店用龟甲万,我们在江苏、广东、贵州、成都、青岛、安徽、上海等地调研的确也看到了前述品牌。但,当我们看到美团外卖持续增长,国人在家就餐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家庭直接从超市采购酱油的习惯已经无法描述行业未来的发展逻辑。于是我们掉头走进了餐厅,找到了多位掌勺名厨,才揭开了酱油的未来发展逻辑:餐饮物料的采购权在厨师,厨师常用酱油品类是学校培训开始习惯养成的,而且很难改变,否则会影响菜品和客户。商业餐饮口味较重,酱油用量远超家庭人均消费量。未来随着商业餐饮份额扩大,酱油的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大。从酱油的调研过程,我们复盘的感受是,眼见不一定为实,个体、超市,甚至省市区域局部的信息都很难佐证,要吃透一个行业必须做全面、深入、全方位的调研。
笔者想再次强调:真正能赚钱的,不在于你了解得多,而在于你了解的东西是正确的。而获得正确的知识需要投资者对自己有一份诚实的态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