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6、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6、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2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3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3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37、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3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3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论语》
4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4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