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战地记者范长江的亲笔信首次展示(图)《士兵突击》版权引纠纷 作者索要稿酬反成被告1860-1930:英国藏中国老照片在国家图书馆开展青、藏两地着手编纂《藏文大辞典》“四书”成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本科生必修课英国女影星凯拉有望出演名作家之妻(图)
中国网间: 2008-09-25发表评论
日前,《上海市在教师节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的新闻又见诸报端和各大网站版面。余秋雨本人也贴出博客文章,对“大师”这个称谓半推半就,颇有“却之不恭”的风范。
这些年来,余秋雨的名字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某些人甚至形成了一个定式:凡是批评余秋雨的人,无非是想靠骂余秋雨先生出名。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与早些年大学生的狂热追棒相比,余秋雨已经从大众追棒的文化偶像变成公众冷嘲热讽的对象。余秋雨事实上已经沦为人人喊打的“文化沙包”。只要你觉得解气,谁都有理由往这个到处晃荡的“文化沙包”揣几脚,过过瘾。
余秋雨先生拥有一定的粉丝,同时又拥有一大帮咬牙切齿的反对派。喜欢余秋雨文字的人对其顶礼膜拜,奉若神明,爱得如痴如醉;不喜欢余秋雨的,则把余秋雨先生骂得狗血喷头一塌胡涂。有的人看不惯余秋雨的作派,气愤不过,口不择言,动不动就把余秋雨和文革扯上关系,企图把余批倒搞臭。此种过激言论,因为完全脱离了真正的文学论争,变成人身攻击,不但没有骂倒余秋雨,反倒帮倒忙,使余秋雨博取更多“同情”。
平心而论,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写到了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文采和思想性。但余秋雨的散文,主要的通病是把写小说的手法运用到散文上,形成“大伪”,不够“老实”。
大家知道,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对纪实性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一是主张绝对真实: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二是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三是供实用的散文,要严格地写实;供欣赏的散文,允许有虚构的成分存在。
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这一点也应该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余秋雨作品中存在的大伪,就是完全无视散文的纪实性原则,语言做作,感情虚假。余秋雨的文字中通常是一大段一大段故作高深、漫无边际的表述,一本正经讲假话。
他和古远清教授的官司,就是这样。先前我读到余秋雨的文章,大意谓:他告输了古远清,却主动免除了古远清十五万元罚款,岂料,古远清一出法院大门,又对余秋雨破口大骂,世上竟然有如此无耻缺德之人!余秋雨言之确凿,使我对余的人品敬重了几分。
后来我才读到古远清的《庭外审判余秋雨》,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古远清和余秋雨的官司,是庭外和解,根本不是古远清败诉,而是余秋雨知道告不羸古远清,不可能让对方“倾家荡产”,担心自己输了没面子,才提出庭外和解,诉讼费几千元是余秋雨出的,古远清只是象征性地“赔偿”了余秋雨一百元而已!
单听余秋雨先生的一面之词,很[容易得出“余秋雨是文化大善人,古远清是小人”的结论。直到后来看过古远清的文字,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丑陋。
余秋雨动用小说的笔法写散文,文采是有了,却显得虚情假意,漏洞面出,不但经不起推敲,还非常容易引起歧义,招来骂声。余秋雨先生此种司空见惯的行文毛病,使余的散文形成了一个秋雨式的“假、伪、阴”模式,文化品位一落千丈,注定不能走得太远,离大师相差甚远。
“在文化面前,没有人可以当老师。”按照字面理解,余秋雨也许是想强调一下文化这个概念的博大精深。要是这样,还要你余秋雨站在这里胡扯什么?所以,读者只能读到这样的潜台词:只有我余秋雨才有资格做文化的老师;
“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潜台词:我余秋雨早就有资格成为大师;
“含泪劝告请愿灾民”——潜台词:一切眼泪都是真诚的。然而,余秋雨先生大约没有想到,世上还有一种眼泪,叫做鳄鱼泪;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服余秋雨,会对这个光明磊落的文化人义愤填膺、揎拳捋袖开口大骂?无它,看不过眼也。余秋雨的篇什,几乎通篇都充着斥这种阴阳怪气、明恭暗踞令人反感的文字。余秋雨最大的硬伤,就是不懂辩证法,或者说是学辩证法学过了头。他希望通过指向不明的文字表述来让读者读懂“正面的含义”,读懂他的渊博学识,领略其散文魅力,结果却是适得其反,读者读到的往往是“反面含义”,读到典型的余秋雨含沙射影式的“春秋笔法”。
“他游刃有余又毫无斧凿痕迹地讲述着整个中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文化带给他的真实感受与独特体验。笔端流淌出的文字,不仅仅给人以美感,更因其中极强的逻辑性,而使读者一步步地跟随,走向文章最后,并长长地舒口气,赞叹不已。当然,这种逻辑或多或少地染上“余秋雨式”逻辑色彩。但这种逻辑在其大文化容量基础上,产生巨大磁力,将余秋雨认为重要的全部细节、全部主干等,都转给了读者。使我们思考,让我们回味,令我们一步三叹,时时有顿开茅塞之感。”
事实上,正是“余秋雨式的逻辑色彩”,丢了余秋雨的分,断送了余先生的大师梦。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辩证法被定义为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和理论——它把世界理解和描绘为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把发展理解为“事物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的结果”,即内因决定、外因影响(促进或延缓)。
余秋雨式的逻辑,就是搞不清楚内因外因的界限,完全从自己的主观原望出发,眉毛胡子一把抓,罗织一切有利的东西为自己服务,把好端端的逻辑搞成了“罗织”。
我在《余秋雨的手电文化》一文中曾批评过余秋雨的辩证之伪。为了方便省事,不妨把它复制过来:
“为了突出都江堰,余秋雨说: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余秋雨把都江堰提到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这就是典型的余秋雨散文的辩证之伪。如果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我看不如说李冰母亲的乳汁“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来得更直接实在。
为了使文章“大气”,不分场合信口开河、无原则地举重若轻,成了余氏散文的一个通病。余秋雨为了美化都江堰的人文意义,居然变本加厉说:“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把一个水利工程,看成是四川人才辈出、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的原因。稍有逻辑常识的人,想来都会哑然失笑。这种穿凿附会,七弯八拐也拐不到的因果关系,只有我们才气横溢的余秋雨先生,才想得出来。下面我列出两个判断句,看看余秋雨的推断荒唐到什么程度:
都江堰——灌溉了四川一带农田——粮食增收——养育了一批杰出的四川人物——写出川行华章;
如果余秋雨先生的逻辑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有了狗屎,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结论:狗屎比都江堰更伟大。因为狗屎少拐了一个弯,单是有水,没有狗屎一类农家肥做肥料,粮食不一定能增产。
如果说台湾的李敖玩文化的时候,是直接吹牛,那么,余秋雨则是间接吹牛。把间接的东西,当作直接的原因来吹嘘,只有余秋雨的手电文化,才能成功地做到。要是告上法庭,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全是都江堰的功劳,法官要是采信这种“证据”,被告不一拳打掉那个混蛋的门牙才怪呢。”
类似上述缺乏逻辑因果关系的文字表述,在余秋雨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也难怪会有那么多批评余秋雨的文章。余秋雨盛产了一大堆半拉子的“名言警句”,都有这样的毛病。一推敲就不堪卒读。
因为不懂辩证法,余秋雨靠的是“在其大文化容量基础上,产生巨大磁力的余秋雨式逻辑”。也可以称之为泼妇的逻辑。我的家乡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乡镇的书记夫人,因为老公的关系,被招工到一个供销社做售货员,此女上班第一天,便问身边的同事:“你老公是做书记还是镇长呀?”。当时,供销社是个非常吃香的单位,能进去的人都不简单。所以,按照这个女人的逻辑,她大概以为,凡是能到这里工作的人,肯定是官太太。同事们用掩面窃笑的方式回应了此种混帐逻辑。余秋雨在使用“大文化容量基础上,产生巨大磁力”逻辑的时候,在获取许多小青年的掌声有同时,相信也收获不少“掩面窃笑”。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因为此种逻辑几乎是无处不在,这就使得他的文化散文陷入了一种掩目捕雀、自欺欺人的窠臼不能自拔。自以为是的高明和忍禁不俊的耻笑,构成了余秋雨散文赏析的两大极端“落差”。
不懂辩证法,使余秋雨的作品给人一种伪善和虚假的感觉,余秋雨先生本人的言行举止,也让天下人诟病。
文学大师不是职称,而是一种来自粉丝的认定。大师不是靠自封,而是学界和读者的认同。一靠学品,二靠人品。道德文章堪称一流者,方可称之为真正的大师。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学界的评价是比较低的,诸多学者教授谈到余秋雨的散文,用的是不屑的口吻。余秋雨拥有的读者量日益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可以想象,得不到学界公认,单靠一小帮青年学生瞎起哄的“大师”,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师吗?
二是人品。余秋雨先生善于抢占文化道德的高地,居高临下,先声夺人,对下面的芸芸众生耳提面命,发号施令。余秋雨先生给人的印象是文质彬彬,一副典型的文化君子的形象。但是,不要以为站在道德的高地就可以指手划脚,不要以为到了文化的码头就可以信口雌黄;不要以为站在君子的角度自己就永远不是小人。没有这回事。
单靠余先生自己的言词还不足以对余秋雨先生的人品作出正确判断。只能是听其言之后,再观其行。余秋雨口口声声说拒绝谁拒绝谁谁的邀请,拒不出席什么什么活动,我们却发现,余秋雨大约是中国大陆上镜暴光率最多的学者,连湖南一个地级市(贪官李大伦做书记)都能请来余秋雨。你看,余秋雨的清高,也就那么个“级别”。余秋雨多次公开宣称要封笔,新书却一本接着一本,你看,这就是余秋雨式的“真诚”。这样的人品,无论你在文章中如何宣称自己超然物外,都没有用。关于余秋雨先生的种种负面新闻,似乎都在印证着余秋雨不够过硬的人品。君子爱才,取之有道。一个文化人利用自己才华挣点钱,无可厚非。问题是,明明自己趋利避害,却口口声声把自己打扮成不食人间香火的文化大神。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一句话,余秋雨先生不象他的论敌骂的那样坏,也不似他本人所标榜的那样好。才华横溢和学识缺陷同在,文质彬彬与道貌岸然共存,这就是真实的余秋雨。
综上所述,伪善的人品和虚伪的文品,使余秋雨不可能跨进文学大师的行列。(网友:黄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