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真实励志故事

2018-01-17 09:10:16  阅读 103 次 评论 0 条

  创业向来都是要历经很多苦难的,只有拥有坚强的内心以及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坚持到最后。看看那些创业真实的励志故事,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走向创业成功。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创业真实励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赵红芳今年37岁,家住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由于厌倦了土里刨食的苦日子,从2000年开始,她的丈夫梁晓军就开始创业。然而事事不顺,贩粮食被人骗走了几万元,养鸡遭遇鸡瘟,养鱼又遇上水灾。几年下来,他不仅把积蓄赔精光,还负债4万元。绝望的梁晓军对创业彻底死了心,在村里走到哪儿都感觉抬不起头来,整天昏睡。

  赵红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在翻阅丈夫订的养殖杂志时,被一条消息吸引住了:“狐狸皮、水貂皮、波斯羔羊皮一直是裘皮制品的三大支柱原料,堪称软黄金。在全世界9大种狐狸中,以毛绒细密的北极狐最为出名,其皮毛比北极熊的还保暖,而且色泽亮丽、皮质柔韧,以此为原料制作出的大衣、披肩、床具等,一直是走俏国际市场的奢华商品。”

  这条消息令赵红芳怦然心动,想养殖北极狐。她的想法却遭到丈夫的坚决反对:“我一个男人搞养殖都没成功,你好好在家做饭带孩子吧!”性格倔强的赵红芳被激怒了:“难道女人事事不如男人,只配操持家务,我偏要做给你瞧瞧!”

  经过多方咨询,赵红芳得知,北极狐原本生活在欧美洲最北部的野外寒冷地带。近些年来,我国虽然有人靠养殖这种特殊动物发了财,但他们都是东北、内蒙和河北等地的养殖户。而她居住在气候温热的南方,能养好喜欢寒冷气候的北极狐吗?打听到河北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北极狐养殖基地,她向娘家人借了些钱前去考察。

  在河北怀安县,赵红芳第一次见到了被誉为“雪地精灵”的北极狐,它通体雪白、轻盈灵动,十分惹人喜爱。当天正赶上皮革加工商来收货,老板以每张780元的价格,售出150多张狐狸皮,共收入了12万元钱。这让赵红芳惊讶和羡慕,她和丈夫辛苦种地一年才能挣到三四千元。

  一开始,养殖经验丰富的老场主还对赵红芳有所防范,后来被她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打动,他向她传授了不少养北极狐的“独门秘笈”。临返乡时,赵红芳用2万元钱在这家养殖场买了12只白色的北极狐。

  见妻子把狐狸仔都买回来了,梁晓军只能默许。由于小狐狸价格不菲,赵红芳将其自然视若宝贝。为防止它们跑丢,她干脆把它们关在屋子里养。

  狐狸身上的狐臭很重,赵红芳在河北饲养了几个月狐狸,已经适应了那种怪味。但与北极狐同居一室的丈夫和女儿却苦不堪言,在刺鼻的气味中,两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梁晓军和赵红芳大吵了一架,说狐狸如果不搬家,他就搬走!

  赵红芳只好将12只北极狐赶到了屋后空地上,用栅栏围起来养。原本活蹦乱跳的小家伙们很快变得无精打采了,有的甚至不吃不喝。几天后,就有4只北极狐死了。

  赵红芳既心疼又着急,想到自己在北方打工时曾经有过水土不服的情况,这些北极狐会不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找到答案:北极狐最喜欢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气候,一身厚厚的皮毛是它们御寒的“宝器”。而被她“南迁”到江南的狐狸们却要承受夏末的高温,自然不适应。

  为了帮北极狐降温消暑,赵红芳多喂狐狸喝凉水,但收效甚微。北极狐身上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南方多雨,地面湿气大,狐狸的毛皮中渐渐滋生了寄生虫,从而导致皮肤病,皮毛变差,有的狐狸身上甚至出现一块块脱毛。赵红芳束手无策,梁晓军建议给它们建个凉爽的窝。一番思索后,赵红芳把北极狐的新房选址建在树荫底下。为了让狐狸离开潮湿的地面,她搭建了距离地面50厘米的网状笼子。这样既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也能让狐狸的粪便直接排到地上。地面铺上了水泥,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冲水,既为笼中的北极狐降温,又能清理粪便。北极狐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过得舒适,渐渐恢复了活跃。

  赵红芳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两个多月后,它们身上的绒毛依然稀稀拉拉,和北方饲养的北极狐丰厚的皮毛有着天壤之别。养狐狸看中的就是其皮毛的经济价值,如果皮毛不好,她将前功尽弃。赵红芳想到:北方的寒冷气候可以刺激北极狐的毛囊生长,只需喂很少的动物性饲料,它们就能长出优质皮毛来;而南方气温高,不利于皮毛生长,能不能通过增加饲料中肉类的比例,来改善北极狐的皮毛质量呢?

  江苏金湖县位于洪泽湖附近,鱼产丰富,鱼虾正是狐狸喜欢吃的动物性饲料。赵红芳开始大量收购当地人不屑一顾的小杂鱼,掺入饲料喂北极狐。肉食增加后,北极狐的皮毛还真丰厚了一些,但仍然不像北方狐那样皮毛浓密、油亮。这样的皮毛在市场上仍卖不出好价钱。

  一次,赵红芳在省城宠物市场闲逛,见小猫小狗的皮毛都光亮又丰厚,她当即缠着宠物店老板请教秘诀。原来,老板给宠物喂食猪肉皮。因为肉皮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胶原蛋白,对猫狗来说,有利于沉积皮下脂肪,提高毛皮的光泽度。

  赵红芳马上如法炮制,把猪肉皮和小鱼虾煮熟以后,与碎玉米、青菜混合成饲料喂养北极狐。而且通过自己的摸索,她还在饲料里添加了一些植物油,因为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已北极狐食用后也能提高皮毛光亮度。

  虽然北极狐的“伙食”又是海鲜又是肉皮,但成本并不高。肉皮和小杂鱼在市场上很少有人要,每公斤约4元钱。每只北极狐从小长到大所需的全部饲料费120元左右。

  通过对饲料的精心调配,赵红芳弥补了南方养北极狐在气候上的不足。吃了这样的营养大餐后,北极狐的皮毛果然渐渐变得光亮而丰满。

  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后,赵红芳决定把事业做大。2007年3月,她把卖第一批皮毛所得的钱,以及向自己哥哥借来的3万元,全部用于购买狐狸种,以此扩大繁殖规模。而且,这次她还增加了蓝狐、赤狐和银灰狐等品种。

  北极狐每年可繁殖一次,一般每胎5~8只。两年后,赵红芳养殖场里的北极狐已经繁衍到了200多只。一进腊月,她和丈夫脸上都挂起了笑容北极狐可以打皮了!一张白色狐皮可卖1000元,一张杂色狐皮能卖七八百元。当年,他们卖出180张狐皮,获得15万元。夫妻俩很快还清债务,并再次扩大了养殖规模。

  由于我国的裘皮加工企业大多分布在南方,2010年8月,赵红芳就近与苏州两家裘皮制品公司提前签订了供货协议。当年冬天收获狐狸皮后,由于绕开了中间商贩,她的狐狸皮卖出了更高的价钱。

  这一年,夫妻俩建起了村里第一幢双层小别墅。见赵红芳从“北狐南养”中尝到了甜头,村民们纷纷在她的引导下养起了狐狸。随后,她还开通了免费养狐热线,为各地的创业者提供技术援助。

  2011年3月,赵红芳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在家乡成立了狐皮制品加工厂。她收购村民产的狐狸皮,加工成披肩、围巾和汽车靠垫等质量上乘的皮革产品,远销到杭州、上海和北京等地。一条白狐披肩,批发给经销商的价格1500~2000元;做得栩栩如生的北极狐标本,可卖三四千元。

  充分挖掘出狐狸皮毛的价值后,赵红芳又有了新的想法:每年养殖户都要扔掉大量的狐狸肉,如果能把狐狸肉利用起来,将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虽然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关于促进野生动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包括狐狸在内的54种人工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经过卫生部门鉴定许可,可摆上餐桌。但人们都是为了取皮毛而养殖狐狸,狐狸肉没人愿意吃,因为它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向专家请教后,赵红芳得知,狐狸肉的怪味来自它的臀部,因为它的臭腺就长在此处。她把狐狸臀部的肉去除,而且在加工前用水长时间浸泡狐狸肉,然后再用料酒来烹调,即可使之变得美味可口。

  从2011年6月开始,赵红芳把狐狸肉卖进了一些宾馆、酒店和中餐厅。去除了异味的狐狸肉鲜香四溢,并且很有嚼劲,如今已经成为许多饭店的招牌莱,颇受顾客们的青睐,每公斤售价高达五六十元。

  目前,赵红芳的北极狐养殖规模上千只。除了狐狸皮毛加工、销售狐狸肉之外,她还对外销售狐种,三者相加,每年的纯收入不低于100万元。而更令赵红芳感到自豪的是,在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同时,村民也跟着走上致富路。她先后获得了金湖县“创业女状元”、淮安市“十大致富能手”和“全国致富明星”等荣誉。

  王婷:90后女大学生创业开米线后”济南女孩王婷的开店梦终于实现了。这个位于济阳县城区商业街附近,只有20多平方米的米线店,承载着王婷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以来的梦想。

  不顾家人反对,辞掉实验室的稳定工作,从济南来到济阳开米线店,王婷的理由只有一个“喜欢做饭,也想做给别人吃。”因为天冷,她的手指几年来第一次被冻得肿了起来。

  2012年,王婷从泰山学院化工学院毕业,随后便在济南一家实验室开始工作,收入不高,但工作却十分轻松。在王婷父母看来,女孩能找到这样一个离家近且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还是不错的。

  但谁知,2014年7月,王婷便不顾父母反对辞掉工作。王婷说,辞工作之前,曾和父母提过这事,但父母都不同意。后来,考虑到自己一直想开店创业,还是决定辞掉工作。

  王婷介绍,早在上大学期间,自己便有开店创业的想法,但那时,还没想好用多大的店铺,开什么样的店。直到在济阳偶然找到一间2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

  2014年11月,王婷追随老公第一次来到济阳。在济阳租了房子后,王婷便开始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寻找出租的店铺。因为王婷老公白天上班的缘故,王婷只能靠自己。

  对于济阳,王婷一点都不熟悉。以至于现在,她对于济阳的认知,还仅限于2条道路,纬一路和纬二路。而她的米线店就开在纬一路,竞业园学校东侧。

  王婷说,对于济阳两条道路的认识,还源于最初的走街串巷。“开始时,也不知道哪儿有出租店铺的,就骑着电动车,顺着这两条道路逐个找。”她说,后来对这两条路了解后,她将店铺的位置锁定在济阳两条商业街附近。

  “想着商业街附近,人流量大,做起买卖来也容易些。”王婷说,但找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找到要出租的店铺。这时,王婷就想,“不行就先放弃,在济阳先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再继续找合适的店铺。”

  但谁知,这时,竞业园学校东侧一个要出租的店铺却突然出现了。王婷想都没想,直接就租下了。

  王婷租来的店铺很简单,甚至称得上简陋,一块木板隔离出来的20多平方米的房间。

  “啥都没有,就是一间空房子。”租来的空房子,让最初的王婷有些摸不着头脑。“房间太小了,最后决定开米线店。”王婷说,找房子时想着在麻辣烫和米线店两者之间选一个。

  安装空调、油烟机,购买桌子、凳子下定决心开米线店后,王婷便开始忙活起来。为此,还特意花钱到济南学习了做米线、土豆粉的相关知识。

  开业前一天,王婷怕自己忙不过来,便给自己的好朋友兼大学舍友江鲁平打电话,让其过来帮忙。接到好朋友电话后,江鲁平当天便辞掉工作,和父母简单打了声招呼,第二天便从潍坊赶到济阳。

  同为“90后”的江鲁平,辞职来济阳前,在潍坊一家实验室工作。她说,接到好朋友电话,便立即赶来帮忙了。

  “一天大约有40多个顾客。”记者见到王婷时,这个扎着马尾,手冻得红肿的年轻女孩,正忙着给顾客做米线。无论是购买食材,还是做米线,她都一个人完成。

  米线店进门左手边的墙壁贴了满满的便签纸,便签纸上大多都是顾客留下的祝福语。右边墙壁上有王婷写的无线账号和密码的提示。没有顾客的时候,王婷为了节约开支,不舍得开空调。也因此,她的手指都冻得肿了起来。

  刚开始,江鲁平还在米线店帮忙的时候,王婷和她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出租屋里数钱。“看看今天又挣了多少钱。”王婷想着能快点把投到米线店的本钱挣回来。

  今年1月5日,记者采访时,米线店中只剩下王婷一个人。王婷说,现在米线店慢慢走上正轨,再加上平时也不是很忙,江鲁平走后,自己一个人也基本能忙过来。

  王婷说,因为米线店靠近学校,现在吃饭的大多都是教师,也基本都是熟人带来的回头客。她相信,接下来,米线店会越来越好。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是一个农产品大宗交易的B2B平台。虽然过去4年里,这个公司实现了2000%的增长,但直到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一亩田才第一次为互联网圈熟知。

  三个月前,记者第一次走进一亩田的办公室,那时公司只有1300人,正在大量招人。

  大家拥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甚至连洗手间门口,也放了个屏风,搭建出了个临时工位。来拜访和谈合作的,只能在过道里放两把椅子将就一下。公司唯一的会议室员工基本预定不上,每天都有一些县考察团来这里参观。

  三个月后的今天,记者再次走进一亩田的时候,他们的办公区域扩大了好几倍,在隔壁一个大厦租了好几层的新办公室。员工突破3000人。

  这就是互联网速度。有圈内人士感慨,上一次互联网行业出现如此高速增长的公司还是团购行业兴起时候的美团网。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是一个农产品大宗交易的B2B平台。虽然过去4年里,这个公司实现了2000%的增长,但直到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一亩田才第一次为互联网圈熟知。

  一亩田创始人兼CEO邓锦宏1985年出生,大学毕业后,两次创业失败,两度进入百度。最后创建了一亩田。7月10日,他在极客公园的一次演讲里说:你们每天吃的食材有20%可能就是一亩田提供的。

  2009年,正好百度市场部在做一个乡村信息化的项目,没有人愿意接手,我就接下来了,并把它做成了百度当时最成功的一个公益项目。

  这个项目持续两年,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大量了解和接触农村社会后发现一个现象:我四岁之前在农村长大,但没想到20年过去了,我儿时印象里的农村,跟现在的农村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记得小时候农村还是有很多青壮劳力,现在几乎只剩老人和留守儿童,空巢现象严重,在中国70万个自然村中,不少村庄甚至消失了。

  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不应该是这样的。城市里的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越来越丰富的生活,农村却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世界。

  之所以叫一亩田,是有一次在阳台上仰望星空想出来的,很多人老是记成一亩地,其实田和地有很大区别。地让人想到种植,但田,除了土地,还能让人想到田园,更诗意一点。

  第一个是帮农民团购饲料。现在有很多农资团购网站,当时我做得早了点,农民、经销商和资本的意识没到,大家合作积极性不高。

  第二个方向是鼓励农民在我们网站上填写养殖档案,我们给他发虚拟货币,有两万多个农户填写了档案,但依然难以撼动当时的流通体系。

  三是帮农民卖东西给贩子;四是找大学生村官合作,每个村搞一个网站,让村官来编辑内容,做农村社区;五是帮批发商把农产品卖给饭店的后厨。

  这五个项目都失败了,我们总结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时还没有到来,很多农民都是在早上七点到九点上一亩田,然后就是晚上登录,白天有12个小时农民基本不在网上。但买家恰恰是白天活跃在网上,两批人像平行的轨道,永远碰不到一起。

  只有第六个方向是赚钱的,这就是农产品交易信息的“去哪儿”模式。当时我们这块业务只有一个人在兼职维护,但每个月能带来10万元的收入,主要是会员费和广告费。

  2011年到2013年9月份,一亩田主要靠这个农产品的“去哪儿”模式生存,即提供信息服务,比如用户搜索白菜价格,就能看到一些买家和卖家发布的白菜价格信息。做了几个月之后,我发现每天有好几万人登录我们网站,很多人还提出要委托我们销售或者采购农产品。这就让我们开始思考:除了信息平台定位外,我们能否提供更多的服务?

  当时也没有国外的模式可以参考,国外不存在这种信息鸿沟。于是我就开着车去农村调研。

  以前在百度,我们去乡下出差都是当地市长、县长接待,住在县里最高级的酒店,吃最好的东西。自己创业后,我每天在农村都是跟农民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跟农民吃住在一起,呆了两三个月。每天教他们怎么上网。农民真的都很好客,包吃包住,拎包入住的那种。

  2013年年底,我发现一个很让我兴奋的数据:每天访问一亩田的用户里三成是通过手机登录的,农民白天在田间地头,也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一亩田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撮合农民和买家进行交易了。

  2014年6月,我们正式尝试做线上+线下的交易撮合模式,直到今天,公司有3000员工,线人,这些人八成是从本地招聘,过去他们都在当地卖房子和快消品,我们给他们远高于当地工资水平的薪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到田间地头,教育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和种植大户去使用互联网工具,教他们怎么用我们的产品跟全国各地的买家聊天和交易。另外,就是当有买家来跟农民做生意的时候,我们的员工帮买家看货,锁定货源。

  现在中国大概有70万个自然村,我们已经覆盖了3万多个村庄,未来我们希望线万个村庄。我认为这是一个临界点。覆盖10万个村子,一亩田的品牌就会让种植大户主动使用我的服务。未来,我们会加大从应届毕业生里去招聘线下人员,国家现在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这恰好也是我们想要的。

  2014年7月,我们一个月只有50万元的交易额,现在一个月已经达到100亿元。日交易额突破3亿元。目前活跃在我们平台上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供应方,包括散户、大户、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如新希望),另一类是采购方,包括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批发商、饭店、超市、深加工企业和出口型企业。

  之前,这两类人发生交易主要是通过很多中间人和经纪人来完成。很多时候甚至连中间人也找不到货。我们的出现消除了所有人的信息不对称,就连中间人和经纪人也是受益方,因为中国大部分农业生产都是散户,都需要经纪人去做工作,才能实现大宗交易。

  一亩田正在让农业交易的所有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假如今天全国有一万个人要买白菜,以前是通过很复杂的多对多的关系完成交易,我们出现后,通过系统的算法,包括价格、品质、规格、距离、天气和信誉等级等,实现双方交易的精准匹配。

  以前投资人对我们不了解,后来找上门来,我们基本是被动融资,连PPT都没有做过,只给他们看了后台数据。当时很多投资公司在抢。先后有六七家机构投资了我们,我们可以说不差钱了。很多机构错过我们,因为每个月我们的价格都在涨,很多人接受不了。也有很多投资人不太了解农业,他们投资别的电商有代入感,因为自己就是消费者,但对于农产品没有代入感,他们就算用我们的App,也提不出优化意见。

  在撮合交易环节之后,我们还会做订单农业和技术输出。订单农业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我需要什么,告诉你,你再去种植。以前是生产之后找需求,以后是按需生产。这就要求我们更深入地介入农业生产,比如我们要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

  现在一些从台湾进口农产品的贸易商也在使用我们的服务。过去这些贸易商要通过多个层次的中间商才能把台湾的农产品卖到大陆。但他们缺乏一亩田这种瞬间把货铺到全国所有批发市场的速度优势。要知道,速度就是农产品流通的生命,延迟一天损耗就很大。

  它会告诉你未来几天内会有多少黄瓜运到某个城市,又有多少东西运出这个城市。

  8月底,我们会跟中国气象局和农业部、农科院等机构合作,推出一个真正的农业大数据产品,主导这个产品的是我们从加拿大挖过来的一个技术团队。这个产品买卖双方甚至是记者都能用上。它会告诉你未来几天内会有多少黄瓜运到某个城市,又有多少东西运出这个城市。这对政府的物价调控会有帮助,过去政府稳定本地菜价的菜篮子工程主要是靠补贴,未来不用补贴了,只需要调控好供给关系就行。

  媒体也可以从中提前知道哪个城市可能某个农产品要脱销,哪个地方的农产品滞销。对于脱销和滞销都可以做出预警。

  其实我们做的就是三件事,一是用大数据来建立一个信用体系,二是用互联网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是用规模来制定行业规则。

  目前公司还处在亏损状态,最大的成本是人力。但公司每个月的收入都在增加,主要来自广告、金融、大数据和物流。其中,广告是卖家和买家投放的。金融是我们跟地方银行比如一些地方邮政储蓄合作,给信誉好的批发商做贷款,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大数据是跟地方政府做一些合作。物流是通过交易大数据解决货车空跑的问题。未来我们还将在农产品的分级和行业标准制定上做许多尝试。

  我们不会去赚农产品差价,也不想赚这笔钱,这些收入应该属于农民。我们的模式是C2C里的B2B,每个用户都是个人,但交易额又非常大。淘宝的一笔交易都是几十几百,我们一单是几万元。

  我们也不会去做B2C,这些生意让给其他公司去做吧。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餐饮企业、B2C网站、微店、超市和淘宝店从我们这里进货。比如乡村基,以前是从经销商进货,现在是从合作社产地发货,一笔订单就要省几百万元。

  我们也不担心巨头进入,基因不对,模式也不同。别的电商进农村,走的工业品下乡路线,目的是寻找原有模式的新市场。他们也尝试做一些农产品上行的工作,但效果不明显。

  一亩田只做一件事:就是农产品上行工作,我们只帮农民轻松买卖农产品,让农民赚更多的钱,让菜不要烂在田里,不要扔在沟里,不要花费过多的物流成本,也不要花费太多的交易时间。农民有了钱,他们才会去别的电商平台购买工业品。

  这几年农业电商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产品流通效率,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但现在有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进入,国家突然有了抓力,政策有了附着点。其次是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小户的土地流转到大户,我们只需要对接大户就行了。

  现在很多大的农场主已经在用无人飞机施肥,用摄像头监控了。尤其是很多现代农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程度,超出我们想象。最后就是冷链运输行业和批发市场的建设,高速公路的修通和物联网等投入应用,各方面的资源都在加码这个市场。我们只是其中一股力量而已。

  目前这个市场发展的最大阻力依然是用户的习惯。很多农民还是不太相信我们,我们让他们下载我们的App,他们觉得我们是骗他们流量,不相信能通过手机这个小屏幕把10亩地的产品卖掉。就跟15年前很多人不敢在网上买衣服一样。

  很多农民依然习惯找经纪人,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过,一旦他通过一亩田赚钱后,他就会彻底成为我们的粉丝。我们的愿景是创造新农业文明,简单说就是让流通更高效,让生产更科学,让食品更安全。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是生产环节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利诱机制和农业规则的重塑解决。比如订单农业,就能让食品安全更加可控和可追溯。

  尽管国家提出鼓励农业电商,推动互联网改造农业,但一些地方政府的一把手理解这个事情还是需要时间。一些县长希望我们去投资建个大楼,拉动下GDP和就业,然后产生税收。他们更关心硬实力的提升,对于互联网这种软实力提升不感兴趣。

  我们很多员工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设计了一种比较大方的利益共享机制,我是大股东,全体公司员工加起来的股份占到了公司第三大股东。我希望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人,能比较迅速地在一亩田实现经济自由,然后再去回报他们走出来的村庄。

  现在围绕农民、农民和农业的创业者很多,除了我们这种模式外,还有的创业者在农资产品、农业技术、农民服务和乡村建设等方面做尝试,甚至有一些很细分的创业项目出现,比如有的专门做穆斯林市场、东北市场和西藏市场的农产品电商。但要真正让沙漠变成绿洲,就要看大家有没有耐心了。我们已经走了四年,但我们觉得至少要过十年才会有回报。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1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